天天看點

哮喘防治“避坑”指南:這九個誤區需警惕

作者:大河健康報

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發炎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臨床表現為反複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典型症狀,常在夜間及淩晨發作或加重,多數患者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緩解。揭開哮喘的誤區,提高患者對哮喘的認知,是管理和控制哮喘的重要基礎。一起來看看哮喘常見的認識及治療誤區吧。

【誤區一】隻咳不喘不是哮喘

【解讀】實際上,臨床中還存在着無喘息症狀也無哮鳴音的不典型哮喘,包括:①以咳嗽作為唯一或主要症狀的咳嗽變異性哮喘(CVA);②以胸悶作為唯一或主要症狀的胸悶變異性哮喘(CTVA);③無反複發作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的表現,但長期存在氣道反應性增高的隐匿性哮喘。通過醫生對患者可變氣流受限的客觀檢查(肺功能等檢查)明确診斷為不典型哮喘時,依然需要按照哮喘的規範化治療來治療不典型哮喘,以控制病情的反複和肺功能的下降。

【誤區二】哮喘可以根治

【解讀】兒童哮喘在經過科學治療,經過生長發育期後可以達到完全控制的目的。哮喘不能根治,但是哮喘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能夠達到完全臨床控制。目前對哮喘療效的評估分為完全臨床控制、部分臨床控制和未控制三部分。完全臨床控制指的是白天、夜間沒有症狀,不需要用急救的藥物,肺功能達到個人正常水準的80%以上,也就是說達到完全臨床控制的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學習,沒有影響。但一定強調的是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科學的用藥,不能覺得症狀減輕了以後自行停藥。

【誤區三】症狀好轉就停藥

【解讀】哮喘是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以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堅持規範治療。病情緩解後應繼續使用長期控制藥物,定期評估哮喘控制水準,适時調整治療方案,直至停藥觀察。也就是說哮喘患者是不可以随意停藥的,應在呼吸專科醫師通過進行肺功能檢查、氣道發炎評估達到停藥标準後,方可停藥。同時也不得忽視停藥後的管理。

【誤區四】哮喘可以自行用藥

【解讀】哮喘屬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病情容易反複,如果沒有規範的治療,可能會導緻病情反複,發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源性心髒病,且預後效果較差。是以哮喘需要通過長期規範的治療,積極控制症狀且避免誘發因素引起哮喘,患者遵照醫囑用藥和停藥。

【誤區五】激素副作用大,不願遵醫囑用激素

【解讀】由于哮喘誘因多種多樣,一次普通的感冒,或者一杯冰可樂,又或者加班熬夜,都有可能誘發哮喘,是以長期、規律吸入激素,是最常用、最安全的哮喘治療方法。這裡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吸入激素。吸入激素的用量以微克計算,而口服給藥的劑量以毫克計算,1毫克=1000微克,比比看到底哪個量更少!吸入激素屬于局部用藥,口服用藥屬于全身用藥,再想想看到底哪個副作用會更小!規範使用吸入激素,并且吸入後及時漱口(主要預防口瘡的發生),極少出現全身性的不良反應。這裡值得注意:哮喘患者常備的急救藥“萬托林”是一個短效的支氣管擴張劑,不含有激素,屬于臨時緩解藥,是不能長期有效的控制哮喘的。

【誤區六】治療要用抗生素

【解讀】哮喘患者的氣道發炎可不是我們平時血正常裡白細胞高了的發炎。這裡的發炎指的是嗜酸性發炎,一般和過敏相關,我們通過呼出氣一氧化氮的檢測,直接檢測哮喘患者大小氣道的一氧化氮濃度(健康人群中氣道一氧化氮濃度很低)來指導患者激素的使用,而不是抗生素的使用。當然,如果有證據提示哮喘患者合并或者繼發了呼吸道的感染,那麼該用抗生素的時候我們也會果斷使用的。

【誤區七】做肺功能檢查沒有必要

【解讀】有的患者會認為做肺功能檢查是多餘的,實際上,肺功能檢查在哮喘的診斷中是最有價值的名額之一,它不僅對哮喘的診斷與評估很有價值,也是醫生在治療時判斷疾病嚴重程度和治療效果的重要參考。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對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查以評估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及藥物劑量等。

【誤區八】哮喘患者不能參加體育運動

【解讀】不可否認,在臨床上運動的确是哮喘發作的一個誘發因素,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體育運動都容易誘發哮喘,哮喘患者适當參加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還可以提高生活品質。體育運動可以選擇天氣适宜時進行,運動量适度,避免寒冷天氣及劇烈的運動項目。為防止運動誘發哮喘,除按正規長期的哮喘治療用藥外,可在運動前15分鐘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萬托林),不但能預防運動誘發哮喘,還能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誤區九】治療哮喘不能中西醫混合

【解讀】很多患者喜歡中醫的就希望隻用中醫治療哮喘,喜歡西醫的就不願嘗試用中醫藥來治療哮喘,這是一個治療的誤區。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哮喘臨床效果更理想,還可互相彌補兩種療法的不足,對患者康複更加有利。

了解了這些防治誤區,在平時的生活中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注意加強營養、适當有氧運動、換季時注意保暖,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受涼感染;更為重要的是,遵醫囑規律且正确用藥,定期門診随診,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對哮喘有一個正确的認識并進行合理的治療,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哮喘防治“避坑”指南:這九個誤區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