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敬“天使媽媽”

作者:大衆網東營

視訊加載中...

大衆網記者 許洪勝 劉歡 東營報道

李豔青是利津縣利津街道衛生院的一名護士,也是一位母親,身負兩份神聖的使命,用自己的行動诠釋着生命的尊嚴和母愛的偉大。

李豔青的護理之路

每天當黎明的曙光灑滿大地,李豔青早已開始了忙碌而充實的一天。她穿梭在病房之間,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為患者提供精心的治療和護理,用最真誠的态度和最溫暖的微笑為他們帶去希望和安慰。

緻敬“天使媽媽”

1994年7月,李豔青畢業于山東醫科大學衛生學校護理專業。年輕的李豔青懷揣着夢想和使命,踏進了利津街道衛生院的大門。從那時起,她便與這片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三十年來,她始終堅守在崗位上,為無數患者帶去了健康和希望。

作為一名基層護士,李豔青的工作并不輕松。2009年5月,利津街道衛生院啟動城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工作,根據居民分布情況,李豔青和同僚們分成幾個小組進機關進小區給居民建檔。2010年全縣啟動農村居民建檔工作,随着工作量逐漸加大,為轄區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開展健康公益活動、組織老年人查體、慢性病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工作已經成為日常。

緻敬“天使媽媽”

通過多年的不斷努力,她積累了豐富的社群工作經驗,服務規範爛熟于心,考核标準研究透徹,業務技術大大提高,逐漸成長為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帶頭人、項目考核專家。

在院上司和同僚們的關心幫助下,本着“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李豔青刻苦鑽研業務知識,熟練掌握各項臨床操作技能,積極學習各項新技術、新業務,時刻注意保持無菌觀念,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在醫療實踐過程中,嚴格遵守醫德規範,規範操作,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及搶救記錄。

任基層副主任護師以來,完成著作2篇、論文1篇、科研課題1個、科學技術成果2個。

相冊裡的歲月印記

然而,當她回到家中,她又化身為另一個角色——慈愛的母親。她用同樣的耐心和關懷,給予孩子最堅定的支援和最深沉的愛。

記者注意到,在李豔青家中的書架上,整齊地擺放着幾本精心制作的相冊。這些相冊不僅外觀典雅,而且内容豐富,充滿了生活的色彩和回憶的溫度。

當記者輕輕翻開這些相冊,一頁頁泛黃的照片映入眼簾,每一張照片都捕捉了孩子的成長瞬間,無論是孩子第一次上學的懵懂,還是第一次出去旅遊時的開心,都被李豔青用相機定格下來。

緻敬“天使媽媽”

更為動人的是,每一張照片下方,李豔青都用她那娟秀的字迹,記錄下了孩子當時的成長情況和她作為母親的心情。這些文字如同附在照片上的靈魂,讓每一張照片都仿佛活了起來,講述着一個又一個溫馨的故事。

“孩子小時候工作忙,但我基本上也會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就想記錄下他的成長過程,留作紀念。”李豔青輕聲說道。

緻敬“天使媽媽”

歲月如梭,那個曾經咿呀學語、蹒跚學步的小寶貝,如今已經長大成人,步入了大學的校園。看着兒子如今的模樣,李豔青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滿足。“孩子現在已經上大四了,學業比較忙,我們平常隔幾天就打電話,也比較想他。”

作為護士,李豔青守護着生命的尊嚴和價值;作為母親,她傳承着愛的力量和希望。“未來,我将繼續以護士的專業和母親的愛心,去關愛每一個人,去呵護每一個生命。也向所有同樣身為護士和母親的女性們緻敬!願我們都能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更加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和機遇。”李豔青堅定地說。

責編:康夢芸

審簽:趙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