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了50萬輛車後,蔚來自認為的護城河是什麼

作者:虎嗅APP
造了50萬輛車後,蔚來自認為的護城河是什麼

出品丨虎嗅汽車組

作者丨李銘揚

頭圖來源丨蔚來

5月9号,蔚來在合肥工廠舉辦了第50萬輛車的下線儀式。從第一台傳遞到第50萬輛,他們用了6年時間。下線儀式後的媒體采訪中,蔚來創始人李斌感慨:風風雨雨、跌宕起伏,挺不容易的。

造了50萬輛車後,蔚來自認為的護城河是什麼

圖檔來源:蔚來

當然,50萬輛下線隻是一個階段性裡程碑,達到這個标準的新造車勢力,之前有過,之後也還會有。而李斌之是以感慨這麼深,最主要的原因是:蔚來走了一條和其他新造車品牌,不太一樣的道路。

多數時間,他們都在無人區探索未知的業務邊界:建設Nio Power換電站、打造蔚來App使用者社群、造Nio Phone手機、把Nio Day釋出會辦成了春晚……

一系列創新确實推動了整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但創新和探索背後是要承擔着巨大的壓力、巨大的成本、以及巨大的風險。

“不靠譜、隻會燒錢、随時倒閉、2020年最慘的人……”這些圍繞李斌與蔚來的說法,常見諸媒體。

造了50萬輛車後,蔚來自認為的護城河是什麼

圖檔來源:蔚來

這次迎來了50萬輛下線後,李斌和總裁秦力洪認為,他們逐漸找到了節奏感,也建立了蔚來的護城河。護城河到底展現在哪裡,筆者将李斌和秦力洪兩位的發言,總結為三點:

1、高端品牌的心智定位

2、銷售能力 + 柔性生産能力

3、體系化服務能力

李斌認為,高端品牌不是一個單獨的概念,更像是一種感覺,核心是圍繞着技術、産品、服務、社群。但還有兩點非常重要:要有原創的精神,要有全程的體驗。

前面筆者也提到了,蔚來的一系列探索,讓公司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和風險。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探索也确實讓他們成為了行業的先驅。

後面入場的其他電動品牌,哪怕再怎麼對外宣傳:自己也要做使用者型企業、也要玩使用者營運/社群、打造充電補能體系,但其實也很難逃出蔚來的叙事模式。李斌現場說了,總有人批評蔚來能力不行,但其實問下汽車獵頭就知道,其他友商開了多高的package價碼到蔚來挖人。

造了50萬輛車後,蔚來自認為的護城河是什麼

圖檔來源:蔚來

關于蔚來的護城河,秦力洪也補充了一點:那就是他們的銷售能力和柔性化生産能力。蔚來的車型家族型譜中,ET7、ET9主打商務,ES6、ES8可供家庭使用,ET5(t)主打年輕運動,三類車型,風格不同,使用場景不同,目标使用者人群也不同,擺在同一家店裡,對于職員的銷售服務能力是個很大的考驗。

不僅是銷售,蔚來有這麼多款車型,每款車型又開放内外飾配色、各項配置等一系列選裝,訂單化生産方式,又決定了每個月的訂單數量在動态變化。以上種種,對于生産線有着相當大的考驗。

如何讓生産使用率相對平穩,銷售收到訂單的同時,産能也能跟上,蔚來吃過虧,但造了50萬台車後,秦力洪認為:他們的柔性生産能力已經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而第三個護城河,秦力洪則認為是蔚來的體系化能力。這個體系化能力,筆者總結為兩點:更成熟的銷售管道+更多的充換電服務站點。

而後兩點最直接的受益者,不僅是蔚來,更是他們的第二品牌樂道。

秦力洪提到這樣一組資料:從第一輛ES8傳遞開始,兩年過後,他們才像爬坡一樣建立了200個換電站。而現在樂道第一年面世,就有1000個換電站等着用。

搶占高端市場,蔚來希望敢為天下先。但挑戰主流大衆市場,李斌則說,他們希望敢為天下後。

造了50萬輛車後,蔚來自認為的護城河是什麼

圖檔來源:蔚來

他的政策以及方法論是:前期先通過高端市場,在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組織能力方面打下基礎,然後在合适的時機,用後發制人的模式,再參與到非常殘酷的大衆市場競争中,會更有勝算。

筆者對這一個政策,深有感觸。因為在2018年前後,各家新造車花團錦簇,争相開放,蔚小理剛開始傳遞,威馬、拜騰、高合還躍躍欲試。

但一位投資人朋友率先不看好威馬,最核心的一個邏輯是:威馬第一款車就切中了10~20萬售價區間,競争最激烈的主流大衆市場。拼成本效益、拼成本均攤、拼采購議價能力,一家新造車永遠幹不過上汽、吉利、比亞迪這樣的大規模車企。如今威馬的倒閉,确實也印證了這一點。

先定位高端,随後向下搶占主流市場,一定比先低端再拼命玩品牌向上,成功機率大得多,這就是品牌的鉚定效應。

為了真正地了解主流大衆使用者、了解家庭使用者,李斌請來了迪士尼背景的艾鐵成擔任樂道總裁。李斌的邏輯是:迪士尼擅長為家庭使用者創造快樂,也最懂家庭。雖然跨界,但底層邏輯相通。

造了50萬輛車後,蔚來自認為的護城河是什麼

樂道總裁艾鐵成,圖檔來源:蔚來

談到樂道和蔚來是否會内部打架、互搶市場佔有率時,李斌非常坦誠地承認:說一點影響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他相信:雷克薩斯和奧迪,競争不過奔馳、寶馬,不是因為母集團豐田和大衆。樂道、蔚來,兩個品牌的互相影響,他有信心控制好。

李斌打趣地說道:樂道之是以叫這個名字,來源于合家歡樂、持家有道。他和團隊都清楚:絕大多數的中國使用者其實沒有固定車位,充電依然存在麻煩,也更在意能耗支出,這才是樂道品牌要解決的痛點。

至于如何诠釋“合家歡樂、持家有道”,李斌最後埋了一個彩蛋,就看5月15日的釋出會,能給大家帶來多少驚喜了。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