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作者:林藥師線上解藥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要知道,肥胖已經是全世界的公共衛生難題,而在大陸,也有超過半數的居民存在超重或肥胖的情況。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肥胖與年齡有關?

從全球的肥胖研究情況來看,肥胖與年齡确實存在一定的關聯。

随着年齡的增長,體重會逐年上升。特别是在15到60歲這一年齡段,肥胖率與年齡成正比。然而,當年齡超過60歲以後,肥胖的發生率又逐漸下降。而一項調查顯示,25歲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後,肥胖率會飙升。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另一個研究資料則顯示,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總體患病率會有所差異。在24-29歲之間,肥胖率增加;在55-59歲年齡段間的中年男性及65-69歲年齡段的老年女性中達到峰值。

這種情況可能涉及多個方面。

随着年齡的增長,人體的代謝機能會有所下降,特别是在40歲以後,人體的各項機能逐漸減弱。如果此時運動量不足或者飲食習慣不合理,加上肌肉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流失,很容易導緻代謝率下降,使得脂肪不斷堆積,進而形成肥胖。此外,家族遺傳、個人生活方式以及社會因素等也會對肥胖産生影響。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然而,雖然年齡是肥胖的一個影響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年齡增長就一定會導緻肥胖。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适量運動、充足睡眠等,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肥胖的發生。

總的來說,肥胖與年齡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但年齡并非唯一的決定因素。在預防和控制肥胖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采取綜合性的措施來維護健康的體重。

肥胖與情緒有關?

對于許多人而言,情緒狀态與飲食習慣之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當面臨壓力、焦慮或抑郁等情緒困擾時,人們往往會發現他們的飲食習慣也在悄然改變。有時,這種變化表現為過度進食,尤其是傾向于選擇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我們稱之為情緒性飲食。

而另一些時候,則可能表現為食欲不振,導緻營養攝入不足。而情緒、壓力也會對體内的激素水準造成影響,進而增加脂肪的蓄積,最終導緻肥胖,甚至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研究顯示,長期處于抑郁狀态的人,其肥胖的風險也相對較高。這并非偶然,而是情緒不穩定導緻的飲食行為改變所緻。當情緒低落時,人們可能更傾向于通過食物來尋求短暫的快樂或安慰,而這樣的飲食習慣往往是不健康的。

此外,長期的壓力狀态同樣會對人體産生負面影響。它不僅會導緻人們的心理狀态惡化,還可能引發體内激素水準的波動。這種激素水準的改變會進一步影響身體的代謝過程,使得脂肪更容易在體内堆積,進而增加了肥胖的風險。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肥胖不是一天造成的,同樣,減重也不能一蹴而就。

首先,要設定合理的目标。

為了盡快達到理想體重而設定過高的減重目标,容易打擊到自己的信心,繼而難以堅持。是以,要注意細分自己的減重目标,比如每周減重1kg。

其次就是要行動起來,合理飲食與科學運動相結合,同時保證規律作息。

世界防治肥胖日:認識肥胖的危害與科學的減重之道

飲食上要注意調整結構,以低脂、低能量、适量蛋白質等為原則,增加新鮮蔬果的比重,避免進食油炸食物,烹調方式也盡量選擇蒸、煮、炖。其次,運動是減重中的關鍵部分。運動方式方面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但要控制好運動量、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循序漸進。而規律作息不僅能幫助減重,還有助釋放不良情緒。

結語

減重沒有捷徑,有需要的人還是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

參考資料:

[1] 世界防治肥胖日|不是錯覺:過了這個年紀,長胖真的更容易……

[2] 減重!為什麼有人越“減”越重?|科普時間

[3] 511(我要腰)世界防治肥胖日 不再負“重”前行

#世界防治肥胖日##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減肥##減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