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心!這些網紅減肥方法,可能害了你

作者:葉先生
當心!這些網紅減肥方法,可能害了你

文/趙斌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如今,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長,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

市面上的減肥産品、減重機構五花八門,有需要的人群應當如何科學減重?減重後的反彈又該如何應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與代謝外科主任醫師、北京市減重與代謝外科質控中心主任張鵬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獨家專訪時提醒,網傳的一些所謂減肥藥物風險很大,照搬他人方案不僅可能效果不好,還會損害身體。

别拿“發福”不當回事

什麼是醫學意義上的肥胖?張鵬表示,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健康與否的标準是BMI(Body Mass Index)指數,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²。

一般情況下,健康體重正常範圍是BMI值介于18.5-24之間;BMI值低于18.5屬消瘦狀态,24—28為超重,超過28則屬于肥胖症;在肥胖症中,28—32.5是輕度肥胖症,32.5—37.5為中度,大于37.5就是重度肥胖症,超過50是極重度肥胖症。但對于專業運動員等特殊群體,這個數值不是絕對的,還要綜合含脂率等多個名額綜合判斷。

不過,也有人雖然BMI值已經超标,但體感并無不适。這種情況不能掉以輕心。

張鵬認為,肥胖往往會并發多種疾病,比較常見的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征等。同時,超标體重還對全身健康造成影響,譬如下肢關節磨損、壓力性尿失禁、胃食管反流、心肺功能減退、心腦血管疾病等,肥胖還甚至與至少13種惡性良性腫瘤相關。從體重超标那一刻起,對身體的傷害已然開始,隻是明顯不适症狀出現時間早晚而已。

談及發胖的原因,張鵬表示,從醫學上可以把肥胖症分為兩種:

一是原發性肥胖,主要由于不良飲食及生活方式所緻,絕大多數肥胖症患者均屬此類;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肥胖症,這類肥胖症很少,由内分泌疾病、長期服用某些藥物或先天基因突變所導緻。

正确認識肥胖,明确其根源,才能科學應對,減少肥胖給健康帶來的傷害。

錯誤減肥方法損害健康

據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Obesity and Metabolism(IF:5.8)》于2023年釋出的内容,按照超重和肥胖的BMI(體質指數)分類标準,大陸1580萬成年受試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肥胖已經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張鵬表示,對于超重和肥胖的治療,采取分層政策,如果僅是超重狀态,并未達到肥胖症程度,多數人經過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增加運動,可使體重降低甚至回歸正常。但如果達到肥胖症程度,也就是超出标準體重達10公斤以上,就屬于疾病,需要到醫院接受醫學治療,由專業減重醫生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科學而安全的減重治療。按照現代醫學減重治療理念,目前可以分為三種治療手段:

一是營養治療。在醫生指導和監督下制定低熱卡飲食方案,保證足夠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水分和膳食纖維。根據個人身體健康情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個性化的“16+8”限時飲食“5+2輕斷食”“地中海飲食”“生酮飲食”等手段。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同,照搬網絡流傳方案或者别人方案,不僅可能減重效果不好,還有可能引發營養不良、内分泌紊亂等一系列問題,損害身體健康。

二是藥物治療。其核心在于有效和安全,關鍵是規範使用國家藥監局正式準許的藥物。目前國家藥監局正式準許用于減重的藥物有奧利司他、利拉魯肽3.0mg和貝那魯肽,還有一些減重藥物在臨床試驗階段,尚未獲得正式準許。這些藥物一定要在減重專科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網傳的一些所謂“脂肪炸彈”“甲狀腺素”等意圖通過增加消耗來減肥的藥物風險很大,一定不能盲目嘗試。

三是手術治療。一般針對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尤其已經因肥胖而導緻其他疾病的患者,會建議手術治療。目前減重效果可靠、安全性有保障、在全世界範圍内施行最多的手術方式有胃袖狀切除術和胃旁路術。目前這類手術都是微創手術,僅在腹部做3到5個直徑0.5—1厘米的小孔,就可完成手術,是以又稱為“鑰匙孔手術”。同時告誡大家,不要盲目追求“孔”少,而更應注重腹腔内手術的精确操作。這麼小的孔,對于絕大多數人并不會留下明顯手術疤痕。

減重誤區不隻反彈

減重後反彈是無數“減重人”的困擾。

張鵬表示,體重循環反彈對身體非常不利。每次減重時會流失一定肌肉,而體重反彈時會以脂肪反彈為主,是以反彈以後體脂率會增加,對身體造成傷害更大。尤其是反複減重、反複反彈,更容易導緻脂肪肝、胰島素抵抗等。

是以,減重務必争取一次成功,并長期維持,原則上在減重成功後千萬不要放縱,至少在兩年内要嚴格監控體重,一旦發現體重增長趨勢要立即采取措施調整,否則反彈會失控。

減重的誤區,除了反彈還有很多。譬如減重方法不當,身體會快速進入類似手機省電模式的保護機制,而使得各種減重方式無效。

張鵬提醒,對宣稱有減重功效的食品、保健品要非常謹慎地對待,原則上也要在減重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尤其是一些含有瀉藥的産品,長期服用可給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同時要避免在不正規的機構接受減重指導,譬如一些宣稱按減肥重量收費的機構,風險難以評估。

談及減重避免踩坑的訣竅,張鵬表示,最好的方法就是到正規醫療機構的專業代謝減重科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科學減重。以北京友誼醫院的代謝減重科為例,開設了由内分泌、營養科、外科、耳鼻喉等多科室醫生組成的多學科聯合(MDT)門診,患者就診時,會由多學科醫生一起,給出科學的整合診治方案。

然而,很多地方尤其縣級醫院并沒有代謝減重科,那應該怎麼辦?

張鵬表示,現在越來越多醫院開設了減重治療多學科門診或減重專科門診,專門進行醫學減重診療。如果到還沒有開設此類門診的醫院就醫,也可以選擇内分泌代謝科、營養科等科室就診。

來源:國是直通車

編輯:高琰瑭

責編: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