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奧斯曼帝國命運

作者:域外史記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奧斯曼帝國命運

圖源/網絡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不斷地丢失,有的相繼獨立,有的被英國和法國拿走了。當時奧斯曼帝國有想過要改革 試圖想要将國家現代化,以便和歐洲更有效的競争,隻不過這個事情在當時沒做成,是在後來土耳其凱末爾時期才做成的。

在19世紀後期的時候,由新奧斯曼人進一步推動奧斯曼帝國的改革。這個在奧斯曼帝國曆史上被稱為第一次立憲時期,其中包括1876年憲法的編寫和奧斯曼議會的建立,他們逐漸的把西方的憲政 民法 教育和工業發展的模式引入到他們的國家。在整個地區,比如鐵路和電報獲得了建設,學校和大學也獲得了開放。一批新的軍官 教師 律師等等 這樣的行政官員也就陸陸續續的出現了。

這些人出現後,便挑戰了伊斯蘭學者的傳統上司地位。一般在伊斯蘭國家,尤其是在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将伊斯蘭教定為國教的國家所實行的法律都是伊斯蘭教法 叫沙裡亞法。這個沙裡亞法的解釋權是在教義解釋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伊斯蘭教的教義又是對穆斯林日常生活和行為規範的一種極大的限制。起到了一個規則性的作用。

哪解釋教義的人是誰呢?解釋教義的人是伊斯蘭的學者,這些人教階都比較高。

是以說第一次立憲時期很快就結束了。因為遭到了保守勢力的反對。

當時奧斯曼帝國專制的蘇丹阿蔔杜勒哈米德二世廢除了議會和憲法,并且支援獨裁統治,阿蔔杜勒哈米德在之後的30年,完全是靠自己的各種各樣的政令進行統治的,是以逐漸遭到人民群衆的不滿了,是以就有很多人站起來反對他的統治。對此蘇丹阿蔔都勒哈米德二世還幹了很多極端的事情。

到這裡我們要提到一個大名鼎鼎的黨,叫做青年土耳其黨。這個青年土耳其黨在1908年成功奪取了政權 并且開始了第二次立憲時期。使得奧斯曼帝國1908年舉行了多員和多黨的競選。

當時青年土耳其黨分裂成兩個黨,就是親德和支援集權的聯合進步委員會,和親英且支援下放權力的自由協和黨。前者是由一群野心勃勃的軍官和激進的律師聯合組成的。

兩個黨經過了權力鬥争,最後聯合進步委員會勝出并且建立了軍政統治。當時的塔拉特帕夏成為了首相,不過在奧斯曼帝國呢,首相被稱之為大維切爾,而聯合進步委員會當中有一位叫恩維爾帕夏的軍官成為國防部長。

并且在整個帝國建立了德國資助的現代化計劃。安維爾帕夏選擇和德國結盟,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就把奧斯曼帝國帶入到了德國的節奏當中。當時的德國也确實非常的先進,比如經濟實力 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都很厲害。

原先奧斯曼帝國和英國結盟其實是為了制衡俄羅斯。但是由于英國要求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巴爾幹戰争戰敗以後,将其正式首都埃迪爾内轉交給保加利亞。

如此一來,土耳其人群情激憤就視英國不再是盟友,而是叛徒。這樣一來就斷送土耳其人對英國的支援。也就直接導緻青年土耳其黨分列成了兩個黨。像親英的自由協和黨他不能勝出,主要是涉及到主權的問題,因為這誰都接受不了。

經過第二次憲政改革的奧斯曼帝國就徹底倒向了德國。與此同時中東地區又出現了新的一股風潮,就是伊斯蘭信仰的複興運動,其中要提到一個大名鼎鼎的人,就是這個人的思想包括後來的很多舉動,對于現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恐怖組織影響非常大,他的名字叫默罕默德伊本阿布多瓦哈比,他的思想後來就演變成了19世紀伊斯蘭原教釋主義的一個教派叫做瓦哈比派,瓦哈比派和當時處于中東地區的沙特家族一起合作,就促成了沙特阿拉伯的建國。

早期的奧斯曼帝國還能有效地壓制沙特家族的勢力,消滅第一沙特王國。但是奧斯曼帝國自身的衰落以及沙特王國和英國等歐洲國家的結盟,無可避免的就削弱了土耳其人在阿拉伯地區的影響力。

公元1878年,奧斯曼帝國逐漸步入末年。作為塞普勒斯條約的結果,就是英國從奧斯曼手中接管了塞普勒斯,雖然塞普勒斯人最初是歡迎英國人統治的,希望他們能夠帶來繁榮 民主 民族解放 民族自覺 國家獨立等等。很快他們發現這就是做的一場夢,因為當地人不僅沒有獲得他們想要獲得的權利,同時更多的權利是集中在英國委任的最高專員和倫敦政府的手裡。

并且對塞普勒斯的老百姓苛以重稅,與此同時奧斯曼帝國的戰敗和盟軍對于安納托利亞的瓜分,引起了土耳其人的反抗,在土耳其國民運動領袖凱末爾的帶領之下,土耳其在土耳其獨立戰争當中打敗了列強的入侵。

在1923年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那作為開國元首國父凱末爾就開始了土耳其現代化和世俗化的一個程序。廢除了哈裡發國,解放了婦女,強制推行西方的服飾和使用基于拉丁字母和新土耳其語字母來代替阿拉伯的字母,并且廢除了伊斯蘭教的法庭,實際上也就廢除了伊斯蘭教法 沙裡亞法。

從曆史嚴格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繼承了中東地區的原來的統治了,但是這樣的改革,實際上就放棄了對于阿拉伯世界的統治 土耳其就決心脫離中東,文化上成為歐洲的一部分。

另外一個改變中東曆史格局的重要的變化就是發現石油了,首先是伊朗在1908年發現石油,緊接着1938年,沙特阿拉伯也發現了石油,這就波及到整個海灣國家了,利比亞、阿爾及利亞、葉門、蘇丹、巴林、卡達、阿聯酋等國全都發現了石油。

事實證明,中東擁有世界上最容易提取的原油儲備,雖然說從儲量來講的話,委内瑞拉是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委内瑞拉的石油都是重質石油,要是把重質石油變成各種各樣的化工産品的話,成本就太高了,它不像中東地區全是輕質石油,采油的成本低。同時煉油的成本也低,作為科技革命最重要的産品,所有在中東地區在當時20世紀初開采出來的石油全都賣了。就促進快速發展的汽車工業和其他的産業的發展,這也就讓石油國家的國王和酋長們變得非常非常的富裕。

使他們能夠鞏固權力,也使他們樂于維護當地的西方霸權。

那對于中東的石油依賴以及英國影響力的衰退,就提升了另外一個大國對于中東的興趣,那就是美國。

原先石油生産和提取都是西方公司壟斷的,但是石油資本和共享權的本土國有化運動,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出現,就確定了權力平衡導向阿拉伯國家,畢竟油是在人家土地上的,即使是你這外國資本有技術有勞工有裝置,我就是不讓你開采石油。爛也得爛在我這裡,你是什麼辦法都沒有的。

而石油财富的大量激增也帶來了一個負面的影響,就是有錢了,日子都過得好了,國家政府都不願意進行相應的經濟改革 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了。

這就導緻中東地區雖然說變得越來越富有了,但是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逐漸和世界的先進的文明程度拉開了距離。

到1914年的時候,開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前面我們說了奧斯曼帝國是親德的,包括那個國防部長恩維爾都是非常親德的,是以奧匈帝國和德國結盟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時英國看到奧斯曼帝國現在已經虛得不得了。還和德國結盟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出主意試圖勸奧斯曼帝國退出戰争。

但是在1915年加裡波利的直接攻擊失敗之後。英國将目光轉向了利用民族覺醒,讓這個阿拉伯 亞美尼亞還有叙利亞來對抗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英國就找到了哈希姆家族來幫助,漢志王國的國王侯賽因本阿裡就順勢而起,發動了阿拉伯大起義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了,那由英國上司的盟軍也赢得了戰争并且奪取了大部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這時候的奧斯曼帝國就隻有土耳其能夠苟延殘喘了。戰争改變了英國和法國在中東地區的參與,由于土耳其和沙特構成的中東國家體系也就逐漸形成了。

是以說到現在為止,為什麼土耳其在中東算五大國之一,因為它有曆史積澱,其實它實力也很雄厚。

到了1918年,當奧斯曼帝國被阿拉伯起義和西奈半島巴斯坦戰役被英軍擊敗以後,本來阿拉伯人是看到了獨立和重新獲得自己領土的機會。但是沒有得償所願,因為英國人和法國人背叛了阿拉伯人。

英國人和法國人秘密簽訂了一個塞克斯皮科協定,把中東地區瓜分為各自的勢力範圍,英國在1917年就宣布了貝爾夫宣言,承諾支援國際猶太複國主義運動,在曆史悠久的猶太家園,巴勒斯坦重建國家。

當奧斯曼帝國被分解的時候,阿拉伯人在大馬士革就宣布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軍事和經濟上都太過于弱小。無法和歐洲列強對抗,周邊的很多政權也逐漸淪為英法保護國了。

像叙利亞就成為了法國的保護國,作為國際聯盟托管地,基督教的沿海地區就劃分成另外一個法國的保護國。就是大名鼎鼎的黎巴嫩,伊拉克和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托管地,伊拉克成為伊拉克王國,由侯賽因本阿裡的費薩爾被任命為伊拉克的國王,而伊拉克國内大量的庫爾德人 亞述人和普庫曼人,曾經都得到過英國人的保證,說允許你們民族擁有自己獨立的國家,但是現如今看來全都是畫大餅,大忽悠。

此文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