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作者:初心以變8h1s

1953年,東北軍區空軍即将舉行一場重大演習,空軍司令員劉震和蘇聯顧問切爾多夫将軍決定親臨現場視察。這次出行,由年輕飛行員林虎駕駛一架小型運輸機護送。然而,飛行途中發生了一起危險事故,飛機發動機出現嚴重故障,眼看就要墜毀于群山之中。危難時刻,林虎沉着應對,劉震亦信任有加,甯靜自若。

最終飛機在千鈞一發之際平安着陸,蘇聯顧問激動萬分,高呼"烏拉"慶祝。這場空中遭遇讓林虎與劉震結下了怎樣的患難之交?在這次危機中,雙方又分别展現了怎樣的從容應對和互相信任?接下來這段歲月裡,林虎和劉震之間又經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一、林虎與劉震結下不解之緣

林虎的祖籍在山東,其父親闖關東後在哈爾濱一家俄羅斯人家中做長工,并與那家的俄羅斯女傭人結為夫妻,林虎由此出生。家境貧寒,林虎幼年喪母,後被一山東老鄉收為養子。10歲時,林虎離家出走,加入八路軍,從此開啟了革命生涯。

林虎從八路軍小戰士一路成長為新中國空軍的骨幹,1945年随部隊轉戰東北後進入航校學習飛行。1949年應召參加開國大典空中閱兵,1950年調入南京新組建的第四混成航空兵旅。同年10月,林虎奉命前往沈陽,加入劉亞樓組建的第三航空師,出任副團長。

1953年初,林虎第一次見到當時的空軍司令員劉震,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那是在一次飛行訓練中,劉震親臨現場視察。他并未打擾林虎的指揮,而是耐心觀察了兩個小時。事後,劉震親切交談并給予了寶貴意見。林虎将劉震的教導牢牢記在心中,成為多年來指導他人的箴言。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此後不久,林虎就與劉震結下了患難之交。1953年6月,東北軍區空軍将在鄭家屯靶場舉行大規模演習,劉震和蘇聯顧問切爾多夫将軍決定親臨視察。這次出行,林虎受命駕駛一架小型運輸機護送。然而在飛越鐵嶺到四平的山區時,飛機遭遇發動機故障,眼看就要墜毀于群山之中。

危難時刻,林虎沉着應對,巧妙選擇沿河谷階梯式下滑,燃料幾近告罄之時終于看到鄭家屯的簡陋機場。蘇聯顧問一路上着急失措,不停用俄語和中文向林虎喊叫,給予建議,反而加重了林虎的焦慮。劉震立即安撫了蘇聯顧問,讓林虎自己處理,并表達了對林虎的信任。

最終在千鈞一發之際,飛機安全着陸。當時蘇聯顧問情緒激動萬分,高呼"烏拉"。而劉震則面色從容,對林虎豎起大拇指贊許有加。從此,二人結下了患難之交,彼此都留下了極為深刻印象。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二、林虎與劉震兩次空中遇險

1952年12月初,林虎和一名飛行員受命将兩架戰鬥機飛往沈陽進廠修理。完成任務後,他們随身攜帶降落傘,準備乘火車傳回安東基地繼續參加戰鬥。

12月8日,林虎接獲突然通知,要求他們立即前往東塔機場,準備乘坐運輸機傳回。抵達機場後,林虎發現他們将搭乘的正是劉震的專機。原來,劉震此行帶領數名同志前往安東,準備在晚上8時設宴歡送回國的蘇聯空軍部隊。這樣一來,林虎和隊友正好能搭上這班"順風車"。

林虎等人登上了一架裡二型運輸機,預計一個小時即可飛抵安東。然而,起飛不久,天空中就下起了鵝毛大雪,能見度極差,雲層也很低矮。飛機剛剛升高百餘米,就進入了濃密的雲霧之中,遭受劇烈的氣流沖擊,左右搖晃。

雖然遭遇惡劣天氣,但劉震并未表現出絲毫緊張,從上機後就與林虎及其戰友閑聊,詢問部隊的情況。當談及訓練任務時,劉震循循善誘地指出了林虎的一些不足,林虎虛心納谏,記在了手冊上。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突然,機艙内的警鈴大作,飛機劇烈颠簸,林虎急忙通知機組人員就位準備跳傘。劉震見狀大聲呼喝:"同志們,堅持住,一切聽林虎的!"

原來,飛機進入了一股強烈氣流區,飛機身體向一側嚴重側傾,幾乎處于仰沖狀态。飛行員奮力操縱,但情況一直未能改觀。林虎當機立斷,指揮全體人員穿上降落傘做好跳傘準備。就在千鈞一發之際,飛機突然擺脫了氣流區的影響,重新恢複正常飛行。

由于濃霧和暴雪的影響,飛行員完全失去了方向感,林虎下令沿海岸線飛行尋找哨位。他們循聲音飛抵北韓東部海岸,終于在瀕臨燃料耗盡前找到了熟悉的地标,從容駕機傳回安東基地。

這次險象環生的遭遇,讓林虎和劉震在空中曆經生死,加深了彼此的信任。林虎對劉震指揮若定、臨危不懼的從容大有感觸,也讓劉震進一步認識到了林虎的機智沉着。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在飛越山區時,飛機突然發生嚴重故障,發動機出現劇烈振動,眼看就要墜毀于群山之間。林虎當機立斷,沿着河谷采取階梯式下滑,在燃料幾乎用盡時,終于看到鄭家屯機場的蹤影。

一路上,蘇聯顧問焦慮不安,不停用俄語和中文向林虎喊叫各種建議,反而加重了林虎的心理壓力。劉震立即安撫了蘇聯顧問,讓林虎自己處理,并表達了對他的信任。最終,飛機在千鈞一發之際成功降落,雙方才終于松了一口氣。

三、劉震對林虎的關懷與信任

劉震與林虎結下不解之緣後,對林虎多有關懷和賞識。早在1954年,劉震就撥冗為林虎操辦婚事。

那年春節後不久,林虎突然接到上級通知,說劉震盼他盡快結婚,可他一時還挺為難的。當時林虎剛滿25周歲,雖已是副團職空軍飛行員,但對婚姻之事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方面條件所限,無力承擔結婚開銷;另一方面連女方人選都沒有着落。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好在劉震體恤下屬,十分着急為他解決婚姻大事。在其直接關注下,軍區轄屬某部協助為林虎物色了人選,并給予補貼舉辦簡樸婚禮。因着劉震諸般照應,林虎這才如願以償、喜結良緣。

1958年8月,林虎出任東北航空兵一師師長,指揮部隊參加了著名的"金門戰役"。當年8月23日至9月初,我空軍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制空、封鎖、掩護和直接打擊金門島等任務。其中林虎率部連續10天堅持對金門島狂轟濫炸,為戰役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震事後親筆嘉獎林虎:"指揮有方,臨陣若定,攻守相宜,保家衛國,盡顯出同志愛黨愛國愛民主力争無産階級革命事業勝利的優良傳統作風和革命氣節。"

到了1964年春,劉震又為林虎操持了一樁大事。當年2月召開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身為廣東代表的林虎應邀發言,表達了空軍部隊決心堅決貫徹黨的軍事路線、加強高技術戰略準備的堅定決心。當時場下響起了熱烈掌聲,而最為興奮的當屬劉震。會後,劉震不僅給予林虎充分肯定,還多次在會議和公開場合表揚了林虎的講話。

退役後的劉震,竭力為林虎多方牽線。1977年,林虎在上海軍事學院進修期間,遇到一件小事令其備受打擊:上海市一家大飯店拒絕為林虎接風,理由是軍銜太低。林虎深感被擺了一道,抱憾而歸。但很快,劉震便獲知了這一消息,立即着人安排專人接風并緻以誠摯歉意。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對于劉震,林虎無不懷着無限敬佩與感激。他憶及與劉震的往事時常流露出喜愛與眷戀之情:"我生平最親近最敬佩的上級上司就屬劉震同志了,每每想起他,心中總有一股親切之情油然而生。"

1962年,林虎奉命随中國空軍出國考察,在歸國途中得知劉震已因病去世,未及見上最後一面。多年後,林虎在北京衛戍區革命烈士紀念館凝視着劉震的遺像,久久伫立,淚水奪眶。在他心目中,劉震不僅是最親切的長官,更是一位令人永懷的好上司、摯友。

四、劉震臨終囑托 林虎追随有年

1962年5月4日,劉震因患膽囊癌病重入院。當時林虎正随中國空軍出訪多國,獲知噩耗後萬分悲痛。

5月28日,劉震病危時林虎趕回國内,前往北京看望摯友。不料一進門,就看到劉震面容紅腫,口鼻已插上呼吸管。林虎強壓住内心的悲傷,對劉震說:"震哥哥,我林虎來看你了!"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劉震雖已神志不清,但聽到林虎的聲音還是勉強睜開雙眼,凝視了林虎良久。林虎幾乎哽咽,一時說不出任何語言。終于,他掏出一本小冊子,對劉震說:"震哥哥,這是我在國外為你買的禮物,你要是康複了,我再詳細給你講解。"

劉震聽後費力地點了點頭,随即又陷入昏迷。這次見面,林虎無話可說,深懷愧疚之心。臨走時他嗚咽着雙膝跪地叩謝,悲哀地說:"震哥哥,我應當早點回來的,真是對不住你了!"

6月1日劉震病情加重,下午時分精神恍惚,含混不清地對身邊人說了一句話。林虎得知後立即趕到醫院,發現劉震已神志不清。他上前握住劉震的手,哽咽着說:"震哥哥,我林虎來了,你剛才說了什麼,我沒聽清楚。"

劉震似乎聽到了林虎的聲音,突然間精神一振,用盡全身力氣說:"林虎,聽着……堅持革命理想……堅持黨的路線……堅持馬列主義……"

林虎聽後哭成了淚人,緊緊握着劉震的手說:"震哥哥,我一定會堅持革命理想,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馬列主義真理的!"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6月8日上午8時,劉震安詳離世,享年66歲。林虎悲恸萬分,守靈至晚上11時方肯離開病房。

随後林虎代表空軍部隊全程參與了為劉震舉辦隆重的治喪儀式。6月9日,劉震遺體暫安靈地革命烈士紀念堂。11日上午,林虎等數百位親朋好友和空軍官兵列隊送别。下半旗志哀,軍樂團奏起哀樂,林虎等人一路鞠躬淚别,直至火葬場。

劉震去世後,林虎将其臨終囑托銘記于心,堅持革命理想,緊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時常緬懷兩人的情誼。1964年2月,林虎作為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發言時,就曾借機全面闡述了自身決心堅決貫徹黨的軍事路線、加強高技術戰略準備。當時,座下響起了陣陣熱烈掌聲。

直至1977年,劉震已離世十餘載,林虎仍時常追憶與其相處的點點滴滴。那年夏,林虎在上海軍事學院進修期間,遭遇一家大飯店拒絕為其接風,理由是其軍銜太低。林虎一時無語,深感受到了冷遇。然而,不久前劉震手下的親信便獲悉了此事,立即着人安排專人為林虎接風,并向其誠摯緻歉。在林虎的心目中,劉震永遠是一位令人敬佩又親切的好上司、好戰友。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五、林虎晚年重遊生死場景 緬懷革命情誼

劉震離世後,林虎一直銘記他的臨終囑托,堅持革命理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直至退役後的晚年,林虎時常重遊當年與劉震一同經曆生死場景,追憶兩人的革命情誼。

1981年秋,年過花甲的林虎懷揣着久違的思鄉愁緒,再次來到了北韓。他首先前往安東,重遊當年與劉震駐守的空軍基地。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一幕幕往事史實從林虎的腦海中浮現:1952年年底,他和劉震在遭遇惡劣天氣時一同駕機冒險航行;次年夏季,兩人又在飛越群山時一度陷入燃料耗盡的危機......

這一切,都讓林虎對劉震剛正不阿、臨危不懼的革命品格更加欽佩。他回憶起兩人曾在危難關頭互施關愛、彰顯英勇無畏的革命情操,不禁對劉震發自内心地表示了無限懷念。

告别安東後,林虎又專程前往距離更遠的沈陽,探訪當年曾連同劉震一起駐守的沈陽基地。沿途,他細細咀嚼着每一個地名,每一處遺迹,仿佛都能喚起一段珍貴的回憶。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抵達沈陽後,林虎循着記憶中的路線緩步前行,最終來到了一處位于郊野的機庫。看到那熟悉的建築群,他禁不住熱淚盈眶,久久凝視才漸漸平複下來。在林虎的記憶裡,這裡曾是他和劉震共同駐防的根據地,每每出擊都要在這裡集結。

為了更好地重溫舊憶,林虎特意找到當年的老會友們一一叙談。他們紛紛追憶起劉震身先士卒、關愛部屬的動人情景,無不對這位已故的老上司表達了由衷的祝福和緬懷之情。

走馬觀花般遊覽北韓東部各地後,林虎于1982年秋天再度傳回祖國。不過,他對故地的眷戀之情并未就此停止。1983年春節過後,林虎便再次踏上了北韓之行。

這一次,他直接來到了自己曾與劉震兩次空中遭遇險境的沿海一帶。首先他循着記憶中的航線,重遊當年他們在濃霧和暴雪中被強氣流沖擊、飛機幾乎失事的那片海域。然後,他又前往當年曾步步走向"最後一公裡"的山間地帶,尋訪當時燃料嚴重損耗、生死存亡的具體地點。每到一處,他都如數家珍地向陪同人員講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林虎駕機護送劉震遇險,安全降落後,陪同的蘇聯顧問大喊烏拉

在那些曾經遭遇生死考驗的場景中,林虎對劉震永不動搖的革命意志、臨危不亂的沉着指揮愈發由衷推崇。他說:"劉震同志當年在危急關頭一直鎮定自若、保持清醒頭腦指揮,展現了一位無産階級革命家勇于戰勝一切艱險困難、戰無不勝的革命氣概。"

重遊故地後,林虎也到劉震出生和安葬的地方掃墓祭奠。站在劉震的墓前,他内心五味雜陳。他懷念這位生前對自己諸多關愛、臨終還囑托要堅持革命理想的摯友;他由衷敬佩劉震革命意志堅定、臨危不亂的優秀品質;他祝願這位老戰友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靈魂永垂不朽。

直至人生的最後時光,林虎對劉震的懷念也未曾停歇。他時常對身邊人絮叨起兩人患難與共的情景,諄諄囑咐後人永遠不要忘記革命先輩們的豐功偉績。1986年9月,年逾古稀的林虎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凝視着劉震的畫像長時間凝思,最終淚流滿面。看着林虎的模樣,在場者無不為之動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