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作者:冰河6N6M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華為重返巅峰,蘋果遭重挫,國産手機格局将重塑?

近日,一組資料引發業内熱議。IDC最新季度報告顯示,華為手機出貨量在中國市場大幅反彈,時隔兩年重新殺入前五,與小米并列名。這無疑是華為在遭遇"晶片禁運"重創後,邁出的重要一步。

細數這份報告,不難發現華為手機出貨量同比大增76.1%,可謂增長迅猛。究其原因,離不開華為新品P60系列和Mate X3折疊屏系列的出色表現。資料顯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華為僅次于蘋果,位居。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這樣的成績,實屬來之不易。回顧過去三年,華為可謂遭遇重重打擊。2019年5月,美國商務部将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美國企業向其出售晶片等産品。此後,谷歌也宣布将停止為華為手機提供安卓系統技術支援。

面對重重阻力,華為一度陷入困境。據了解,在被制裁前,華為手機在國内市場占有率曾高達38%,可謂遙遙領先。然而到了2021年,這一數字僅為8%,可見跌幅之大。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就在外界普遍認為華為手機将就此沒落時,它卻再次卷土重來。2022年,華為釋出首款自主作業系統鴻蒙手機,并在今年推出多款新品,成功扭轉了頹勢。

業内人士,華為能夠重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晶片、作業系統等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正是憑借這些"國産替代",華為才得以在被制裁後繼生存發展。

華為的反擊遠未結束。目前,其5G手機何時重新上市仍存在不确定性。有報道稱,華為10月将推出首款5G手機,但華為方面随後予以否認,稱這是"假消息"。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曾明确表示,要看到華為5G手機需要獲得美國商務部的準許。這意味着,華為5G手機的複蘇之路仍任重道遠。

華為的崛起也給其他國産手機品牌帶來了沖擊。資料顯示,在華為低迷期間,小米搶奪了約5000萬流失的華為使用者。但如今華為重返前五,這些使用者是否會"回流"仍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同比下滑17.5%,與華為形成鮮明對比。這或許預示着,小米未來将面臨來自華為的嚴峻挑戰。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回顧華為手機的發展曆程,不難發現這家公司一直在不懈努力,以期實作自主可控。早在2012年,華為就開始研發鴻蒙作業系統,可謂志向遠大。

當時,鴻蒙系統最初的設想是用于物聯網裝置,而非手機。但随着美國對華為實施制裁,鴻蒙系統的定位發生了轉變,成為華為手機的"救命稻草"。

2022年,華為終于推出首款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Mate 50系列。與安卓系統相比,鴻蒙系統在分布式技術、跨終端體驗等方面有着獨特優勢。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比如,使用者可以在不同裝置之間無縫切換,實作多屏協同;再比如,鴻蒙系統對硬體的适配性更強,能最大限度發揮硬體性能。

鴻蒙系統也存在一些短闆。例如生态應用數量有限、對老使用者的适應成本較高等。但從長遠來看,隻要華為持投入,這些問題終将迎刃而解。

經過多年努力,華為終于在晶片設計、制程工藝等領域取得突破。其最新的麒麟9000晶片,性能已經相當出色,與蘋果A系列晶片隻有一線之隔。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有了自主可控的作業系統和晶片,華為手機才得以在被制裁後繼生存。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之是以能夠重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來在核心技術領域的不懈投入。

盡管華為手機出貨量反彈,但其前景仍存在諸多不确定性。首當其沖的,就是5G手機的複蘇之路仍任重道遠。

一方面,華為5G手機何時重新上市存在很大變數,需要獲得美國政府的準許;另一方面,即便5G手機重新上市,其在國内市場的競争形勢也将異常嚴峻。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在華為被"遏制"的這幾年間,國内手機市場早已洗牌重組。資料顯示,2023年上半年,OPPO、vivo、榮耀和蘋果分别以17.7%、17.2%、16.4%和15.3%的市場佔有率,穩穩占據前四名。

這幾家手機廠商已在華為缺位期間,分食了其在國内市場的大份額。如今華為5G手機要重新殺回來,無疑将遇到來自它們的激烈反撲。

蘋果作為國内高端手機市場的"老大",其地位也将受到華為的擠壓。從目前的情況看,華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僅次于蘋果,排名,可見其實力不容小觑。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一旦華為5G手機重新上馬,其在高端市場的競争力必将進一步增強。屆時,蘋果在國内高端市場的領先地位也将受到嚴峻挑戰。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在過去幾年,這個市場由于缺少了華為這個"重量級選手",格局相對穩定。

但如今,随着華為卷土重來,加之其他品牌的崛起,未來的手機戰局将變得撲朔迷離,激烈程度也将空前提升。

對于消費者來說,品牌之間的惡性競争固然無益。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是由于如此,消費者才能獲得更多更好的選擇。

華為跌倒,蘋果吃飽:時隔三年,華為重回中國第一

隻有通過不斷創新,手機廠商才能在這場白熱化的競争中生存下來。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手機産品将會變得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