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作者:卓越文史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文|卓越文史

編輯|卓越文史

●—<前言> —●

在長江周邊一帶,有這樣一群人,每天啥也不幹就在江面上溜達。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如果有人溺水他們會立馬去撈,看起來見義勇為的行為卻要收取高達一萬八的報酬。

甚至有過一周撈出七八十具屍體的驚人數字,如果家屬不給錢他們就不給屍體,這種“挾屍要價”的行為被衆人大罵“沒良心”、賺“黑心錢”。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可面對謾罵,他們卻說自己掙不了多少錢。

那麼錢究竟到了誰的口袋?這個職業是否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暴利?

●—<撈一具屍體将近兩萬?> —●

2015年,對于鄧鋼明一家人來說,原本應該是喜氣洋洋的。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大兒子剛剛舉辦完婚禮,步入了人生的新階段。

可誰曾想,就在這歡樂時刻,一聲驚雷炸響了鄧家的天空——小兒子鄧樹超意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投江自盡。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他們知道鄧樹超一直郁郁寡歡,但絕沒想到他會走上這條絕路。

悲傷、自責、懊悔,所有複雜情緒在這對可憐的老人心頭交織糾纏。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萬般無奈之下,鄧鋼明夫婦隻能着手準備後事,盡快讓兒子的靈魂獲得安甯。

可當他們拜托專業人員打撈屍體時,卻被獅子大開口索要一萬八的打撈費用。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原本以為可以很快将孩子打撈上岸,給他最後一程體面。

誰曾想,這筆高昂的費用,成了他們走上最後一程路上的絆腳石。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雙方經過三天的談判,價格降至8000元,但對鄧鋼明夫婦來說,仍是一個天文數字。

無計可施,鄧鋼明隻得求助當地派出所,希望警方能做個和事佬,幫忙說合理話。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好在警方終于在雙方之間斡旋到了一個比較合理的價格——5400元。

雖然這個數字對農村家庭來說仍是筆巨款,但為了孩子安息,也隻能勉為其難接受了。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但這一事件立馬就被傳到網上,不少網友痛批他缺乏人性和同理心。

而楊玉海卻說,看似很高的費用,其實最後落在自己手裡的也就幾百塊錢。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這番話或許讓人多了幾分了解。

畢竟撈屍也是一項極其危險和辛苦的工作,他們也是在賺取微薄的生活費。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而在那個特殊的情境下,雙方都處在一種無奈的境地,都有各自的無可奈何。

這起事件,令人不禁想起了曾在長江邊發生的那起著名悲劇:三名英勇的熱心人,為了救人而不幸罹難,但遺體竟被撈屍隊挾屍要價。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信源參考:《被指挾屍要價打撈隊長:撈屍30年一直被感謝》——法制晚報2015.12.10

●—<“不給錢就不給屍體”> —●

當時幾個大學生外出遊玩,看到有個小孩不慎落入水中,他們二話不說,縱身躍入激流。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救援行動讓三名大學生陷入了水中漩渦,他們的同伴們焦慮萬分,四處尋求幫助。

就在這時,有豐富打撈經驗的王守海出現在附近。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王守海一聽有人落水,立即放下手頭的牌局,拿起工具駛船前往。

他在洶湧的江水中小心翼翼地搜尋,終于一一将三具年輕而無辜的遺體打撈出水面,這原本本該是一件值得紀念的救援壯舉。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一通電話戛然而止了王守海的行動。

他的老闆指令他先不要歸還屍體,先問家屬要錢,錢到賬才能把屍體撈到岸上。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每具屍體一萬二千元,否則不準将屍體移交。

雖然王守海本懷善意,希望這些英勇犧牲的孩子能早日安息。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但迫于上司的威壓,他不得不違背自己的意願。

當時恰有一位路過的熱心市民,目睹了王守海在江面上毫無表情地拽着遺體的震驚一幕。

沒過多久,網民們對王守海如此無情地對待英勇獻身者表示憤慨和譴責。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接下來的幾天,王守海過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那張照片像滾雪球般在網上不斷擴散,輿論的壓力使得他再難重拾往日的名聲。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他無緣無故成了過街老鼠,被周圍人指指點點,視為敲詐勒索犯。

直到後來,長江大學的宣傳部門介入調查此事,事情的真相才最終水落石出。

原來王守海隻是陳波公司的一名臨時勞工,從事這種高風險的打撈工作,實際所得的報酬隻有區區530元。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而始作俑者陳波則是看準了家屬們絕望時的軟弱無助,獅子大開口勒索高價,并把鍋全部甩給了王守海。

陳波很快是以被警方刑事拘留,但王守海卻再難挽回往日清白的名聲。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信源參考:《老人32年江裡撈起400具遺體:看得多了 一輩子沒哭過》——新京報2013.12.21

●—<善良不應被诋毀> —●

這個職業承受了太多的流言蜚語,雖然有黑心資本家的存在,但也不能否認那些真正想為人民服務的善良之人。

陳松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他的父親從事的也是這個職業,他子承父業也算是對父親在天之靈的交代了。

而在他這麼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拯救過無數個破碎的家庭。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最多的一次,是在重慶發生的特大洪災,他一個人就救了高達七十具屍體。

除了他還有一位優秀的職業撈屍人陳陽喜。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在這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陳陽喜親手從水中尋回了400多具遺骸,每一次作業都是對生命尊嚴的深刻尊重。

陳陽喜深知,每一次打撈都是一次對逝者家屬心靈的撫慰。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他的事迹激勵着更多人關注水上安全,也提醒我們,生命的離去雖然無法避免,但尊重和了解總是可以傳遞的。

正是有了像他們這樣敬業的打撈人員,許多家庭才能在失去親人的同時,感受到一絲慰藉和溫暖。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信源參考:《法媒走訪長江撈屍人:最多一周打撈過70具屍體》——杭州網2016.4.18

●—<結語> —●

這份看似簡單卻充滿風險和重壓的工作,既缺乏物質回報,也往往會引來周圍人的非議和異樣眼光。

撈一具屍體18000元,一周撈70具屍體,撈屍人叫苦:真沒掙啥錢

但正是有了陳松和陳喜陽這樣的無名英雄,長江流域的國營打撈隊才能長期運轉,将每一具逝去生命安全接力回到家鄉。

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诠釋了一種神聖而莊嚴的使命感,為人們樹立起最美的打撈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