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作者:三口人

重慶談判前夕,一位身份成謎的女傭人"吳嫂"化名鄭群,以"七叔"的代号成為重慶地下黨核心成員。然而,圍繞她的身世背景,似乎充滿了疑雲和謎團。究竟她從何處來?為什麼高家人和趙雲飛都無人識得她的真面目?作為已婚婦女,又為何連女兒都不曾認識?更令人費解的是,她是如何身在重慶、又時而駐延安的?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一. 初窺七叔身世之謎

大家都知道,重慶談判之前,地下黨組織曾派遣一位代号"七叔"的特工潛伏于國民黨高層,為確定談判順利而暗中運作。時隔數十載,這位謎一樣的"七叔"的真實身份終于大白于天下,她竟是一名叫鄭群的普通女傭!

說起鄭群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人一定感到陌生。不過,如果提到她的出身背景,那些熟悉國共内戰曆史的老前輩們便難免會感歎這位"七叔"的家世了得。據查,鄭群的父親鄭萬安是白崇禧手下的中将,哥哥鄭斌則是參謀處的進階參謀。可謂祖上積澱足夠,與趙家、高家等名門望族世代相交。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隻不過,鄭群似乎與這些身份顯赫的親人們的淵源并不太深。史料記載,她17歲那年便前往法國留學,之後一去數年音訊全無。等到1943年,她已是快30歲的人了,卻突然以一名叫"吳嫂"的傭人身份,被高家老太太從鄉間人販子手中買了下來。如此一來,鄭群就這樣悄然進入了高大福家中,開啟了她那神秘且沖突重重的"七叔"生涯。

按理說,一個出身名門、年富力強的鄭群,怎會甘心淪為傭婢?況且高大福和趙家可是她舊識,她身份的轉變怎能瞞得了他們?更令人費解的是,組織上為何要她僞裝成傭人才能進入高家?這一連串疑問無不讓人對這位"七叔"的身世感到好奇與懷疑。

二. 高門貴婦竟無人識她?

自從鄭群以"吳嫂"的身份進入高大福府上為傭,這起初或許隻是一件小事。但漸漸地,一些細節讓人對她的身份産生了重重疑慮。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首先,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是,高家和趙家的人竟然無一人認出了鄭群的真面目。按照史料記載,鄭群自小與趙家世代相交,兩家可謂是杯弓相好的老相識。不僅如此,就連鄭萬安中将和高大福也是同僚戰友,兩家地位顯赫,交往自是頻繁。

這樣看來,鄭群和趙家、高家本是無話不談的老熟人,理應對彼此的面容了如指掌。可就在1943年,26歲的鄭群突然打扮成一名鄉下傭人,悄然進入高家為仆。而高大福及其家人、趙家人卻始終未能認出她的真實身份,直到鄭群被捕後南京方面的情報才揭開了她的身世。

對于兩家人如此生疏,着實令人感到費解。細想當年兩家世代為友,鄭群去法國留學之前,雙方應是形影不離的摯友。縱使隔空12載未見,但都已年過而立,容顔相貌也不會改變太大,趙家人和高家主仆們怎會如此茫然,一點兒印象也沒有?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甚至更令人疑惑的是,據說當年鄭群與高家淵源,也曾密切相識。高家除了與鄭萬安交好,在當年的一些場合,鄭群也親自與高家人有過不少接觸。在當時的環境下,一個女子如此活躍在外,自然讓人印象深刻。可就是這樣一個"老識途"之人,如何會對高家就如一張白紙,毫無半點兒記憶?

是以換句話說,鄭群既然與趙家、高家都有着那麼深的淵源,雙方怎會對她的面容如此視而不見?這種認知上的反差,着實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姑且不論當年兩家人對鄭群的印象是否模糊,單是鄭群對于過往的朦胧和遺忘,便足以讓人質疑她的身份了。

三. 離家多年女兒視若陌路

令人更加質疑鄭群"七叔"身份的,還有她與女兒玲玲之間的疏離關系。按照史料記載,鄭群其實是一位已婚婦女,丈夫王震川也是地下黨一員。為了協助鄭群在高家執行任務,王震川便在高府附近開了一家雜貨鋪作掩護。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照理說,作為一家之主,王震川應當會帶着兩人的愛女玲玲同住在雜貨鋪中。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劇中當鄭群以"吳嫂"的身份被高大福帶進家中時,玲玲對她了無半點兒認識,完全将她視作一個陌生人。

對于一個不過七八歲大的孩子來說,竟然連自己的母親都認不出來,實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就算是在三歲時父母分離,但到了四五歲的年紀,孩子對母親的印象應當也不會全無。即便王震川婉轉說玲玲"從小沒了媽",但作為一個天生的母女,兩人之間自有一種天性的感應和認知。

然而在劇中,玲玲對鄭群卻是一點兒認知都沒有,直接将她當作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就連後來鄭群被捕、遭受殘酷拷打,作為母女兩人竟然也漠不關心,似乎比路人還加疏遠。這難道不足以引起我們的懷疑嗎?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再者,據史料所載,在1943年鄭群進入高家之前,她和王震川确實是一對有女兒玲玲的夫妻。然而在進入高家的這三年間,鄭群作為一名地下黨"七叔"顯然是事必躬親,不可能有太多閑暇時光。可就是這短短三年功夫,她竟然就已經與女兒玲玲生疏到了如此地步?

四. 駐足延安又身在重慶

除了上述種種疑點之外,更令人費解的是鄭群這位"七叔"在任務期間,似乎同時身在兩地。一方面,她在1943年以"吳嫂"的身份進入重慶高大福家中;另一方面,據史料記載,1945年重慶談判前夕,地下黨組織上又将當時身在延安的鄭群派遣回重慶,并與重慶地下黨取得了聯系。

從時間線上來看,1943年鄭群進入高家,到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相隔兩年有餘。在這段時間裡,鄭群作為一名傭人,理應是時刻侍奉在高老太太的身邊,哪裡還有機會前往延安?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史載當年高老太太對"吳嫂"十分寵信,兩人可謂是形影不離。就連後來"吳嫂"被保密局拘捕,高老太太也是吃不消、急得直哭。由此可見,一個微不足道的下人,竟然還牽動了這位貴婦人的心。可想而知,吳嫂作為傭人在高家的地位是多麼的重要和特殊。

一個如此重要的傭人,如何會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離開高家,跑到遙遠的延安去?哪怕隻是短暫離開,恐怕也會引起高家上下的震驚和注意。然而根據史料,高家人對"吳嫂"的出身和行蹤卻是一無所知,直到後來她落入保密局的手中。

由此可見,曆史上顯然存在着一個重大的疑點:鄭群作為"七叔"身份的地下黨員,是如何在1943-1945年這段時間内,同時身在重慶高家和延安兩地的?單憑一個"七叔"之人的力量,想要分身乏術實在是有違常理。

再者,即便是身在延安,一個重要的地下黨員為何還要僞裝成高家的傭人?按理說,地下黨線人應當會安排一個較為隐蔽的身份掩護,而非把自己暴露在如此危險的處境之中。是以從任何角度來看,鄭群這一"七叔"身份都充滿了太多不合理之處,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五. 身份輾轉成謎待解開

縱觀鄭群這位"七叔"的身世,實在是處處充滿了謎團和疑點。從她與趙家高家的淵源,到與女兒的疏離關系,再到駐足延安身在重慶的詭異行蹤,每一個細節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首先是她與趙家高家的關系。按理說,兩家人早就是莫逆之交,鄭群的面容更是應當讓雙方了如指掌。然而事實卻是,當她化身"吳嫂"進入高家時,竟無人能夠認出她的真面目。就連趙家人在與她打過無數次交道後,也未能留下絲毫的記憶。

其次是她與女兒玲玲的疏離。一個母親能夠如此遺忘自己的骨肉,這在常理上實在是難以了解的。更何況,就在短短幾年前,鄭群和王震川還是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那個時候的玲玲怎會對母親沒有半點兒印象?即便是為了任務,作為人之母,也不應該割舍親情到了這種地步。

《信仰》:七叔鄭群身上至少有三大疑點,沒有一個經得起推敲

再者就是她駐足延安、又身在重慶的離奇行蹤了。按照史載,1943年鄭群已以傭人身份進入高家,而1945年重慶談判前夕,她又被派遣從延安回到重慶。那麼在這兩年間,作為高家重要傭人的她,究竟是如何抽身前往延安的?高家人又是如何對她的離開視而不見?

可以說,從頭至尾,鄭群這一"七叔"身份都充滿了太多謎團和疑點。就連當年親身經曆的相關人等,對她的身份也是一無所知。直到後來她落入國民黨保密局的手中,南京方面的情報才揭開了她的真面目。

不過,這份情報究竟透露了什麼内容?鄭群的身世又是如何得以大白于天下?作為一個神秘莫測的"七叔",她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何許人也?這一切的謎底,隻有繼續追查才能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