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

作者:卓越

三國曆史長卷中,蜀漢後主劉禅的形象常被描繪為無能和軟弱。然而,在他的生命故事中,有一段被後世傳頌的智慧片段,那就是他在投降後寫下了3個字,這3個字不僅保全了他的性命,還在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那麼,這3個字是什麼呢?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

公元263年,蜀漢與曹魏開戰,正當戰事陷入膠着之時,魏将鄧艾偷渡陰平道,兵臨成都城下。劉禅在文武官員的哄動下,選擇開城投降,建立43年的蜀漢就此滅亡了。

劉禅投降後,魏國實權人司馬昭卻沒有殺他,封他為安樂公,此舉讓許多魏國大臣不解。原來劉禅投降時寫下的 一個“中山寨”字牌,成為他逃過一劫的關鍵。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

投降之時,劉禅已經做好了被誅殺的準備。作為亡國君主,他明白自己的結局往往很凄慘。但出人意料的是,司馬昭沒有加害他,反而禮遇有加。這讓一些魏國大臣感到匪夷所思,紛紛勸司馬昭處死劉禅,防止其卷土重來。司馬昭卻不為所動。

後人得知,劉禅投降後在宅邸大門上挂了一個“中山寨”的牌匾,正是這三個大字成為他苟延殘喘的關鍵。當魏臣們不解其意時,司馬昭讓大家将這三字倒過來念,他們才恍然大悟——“在山中”。原來這是劉禅向司馬昭傳達自己歸隐深山,無心公權力的資訊,希望司馬昭放他一馬。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

這一招正中司馬昭下懷。作為政治家,司馬昭更看重對手是否對權力構成威脅。劉禅這番舉動正顯示自己早已心死江山社稷,對權力不再眷戀,進而消除了司馬昭的疑慮。

再加上劉禅一系列自貶舉動,終于讓司馬昭對他卸下戒心,進而保住性命。否則以司馬昭的狠辣手段,斷無會放過這個隐患。從這點來看,劉禅當時的保命之舉可以說大智若愚,既展現政治手腕,又彰顯生存智慧。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

劉禅作為亡國君主,能保全一命實屬不易。他深谙大勢已去,為百姓打開城門,自己則吞下投降的羞辱,不計前嫌,全力讨好司馬昭。他也明白,想要活命就不能有任何政治野心,是以他一系列自謙到盡頭的舉動,成功說服司馬昭放他一馬。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

劉禅在洛陽的餘生相對平靜,他被封為“安樂公”,雖然失去了帝王的尊嚴,但至少保全了性命。“中山寨”這3個字,表達了他已經歸隐山林、無心政治的決心。這個舉動讓司馬昭對他放下了戒心,成為他逃過魏國政治仇殺的關鍵。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
劉禅投降後寫下3字,司馬昭不敢殺他,群臣疑惑,司馬昭:倒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