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牡丹月裡來

作者:東鄉縣融媒體中心

在中國,有很多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但在臨夏又多了一個人們約定俗成的節日:牡丹節。每到5月,随着牡丹花的綻放,城鄉處處人們以花會友、以詩論花。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臨夏人自古就有栽培牡丹的傳統,家家庭院遍植牡丹,辛苦一年精心培育的牡丹要開了,這時候每家都要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裡來賞花。花開之前早已約好了,備上酒菜,在花園裡擺開酒席,一邊刮蓋碗茶,一邊拉家常,一邊聊情誼,更有甚者擺開攤場,吹拉彈唱,在花海中載歌載舞……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偶有沒種植牡丹的人家,5月對他們來說成了到處觀賞牡丹的好時節。三五成群、結伴同行,除觀賞市區的各大牡丹園林之外,還訪遍各鄉鎮牡丹好家的珍稀品種。此時也有許多慕名而來賞花的外地遊客,在各公園和百裡牡丹長廊遊玩欣賞、拍照留念,與遠方的朋友分享花的芳容。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臨夏牡丹曆史悠久,為曆代文人所稱道,其中清人吳鎮對河州牡丹有這樣的描繪:“枹罕花稱小洛陽,金城得此讵尋常。”“牡丹随處有,勝絕是河州。”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牡丹作為花卉之王,在臨夏随處可見,已滲透于臨夏人的生活中。牡丹是富貴和諧的象征,臨夏人的華堂之上,常挂一幅牡丹富貴圖,以示良好祝願。在臨夏磚雕和葫蘆雕刻中,以牡丹為主題的作品比比皆是。常見古建築的磚雕、彩繪上牡丹更是大唱主角,成為地方特色之一。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來

近年來臨夏市努力建立魅力花都·公園城市,而牡丹就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臨夏市已建成百裡牡丹長廊、河州牡丹文化公園等牡丹觀賞地,讓市民在閑暇之餘,一睹牡丹傾城之美,感受古河州牡丹的絢麗爛漫。

牡丹月裡來

牡丹月裡浪牡丹、吃牡丹宴、飲牡丹酒、唱牡丹曲。牡丹月裡花為媒,戀人們在這花浪起伏中如蝴蝶一般,淺笑嫣然,并傳來陣陣花兒:

“青石頭青來,藍石頭藍,

花石頭根裡的牡丹。

阿哥是孔雀,虛空裡旋,

尕妹是才開的牡丹……”

牡丹月裡來

啊!我故鄉的牡丹,你為平淡的歲月,塗抹上浪漫的色彩;你讓枯燥的生活,充滿了蓬勃的生氣。你是臨夏人牡丹月裡最美的靓麗風景線。

記 者:吳雪皎 通訊員/攝影:趙永正

編 輯:李 娟 馬斌

主 編:覃 霞 責編:範海東

總監制:陳克義 監制:姬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