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塞爾維亞的“幸福路”,看中歐“雙向奔赴”

作者:華聲線上

中新網5月9日電 (記者 管娜)彼得羅尼耶維奇是匈塞鐵路塞爾維亞項目部的一位工程師,69歲的他生活在塞爾維亞一座名叫澤蒙的小城,每天要在澤蒙與諾維薩德之間通勤。

以前,去諾維薩德需要1小時40分鐘,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開通後,他隻需要45分鐘即可抵達目的地。

彼得羅尼耶維奇把快捷的通勤稱為幸福“雙城生活”。這條鐵路也成為當地群眾眼中的“幸福之路”。

彼得羅尼耶維奇的“幸福通勤”,隻是中歐合作成果的一個小小縮影。

鋪就民心相通的“幸福路”

中歐班列滿載貨物穿行在亞歐大陸,在中歐之間架起陸路通道,“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照進現實,中國企業在塞爾維亞修建的澤蒙—博爾察大橋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作“友誼橋”,考波什堡光伏電站将為匈牙利帶來更多清潔能源……中歐合作務實成果不斷顯現。

從塞爾維亞的“幸福路”,看中歐“雙向奔赴”

資料圖:“金華号”法國專列從鐵路金華南貨運站鳴笛啟程。 馬錦标 攝

“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和企業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這個架構下,中歐在基礎設施、産能合作、貿易金融、民心相通等多個方面,取得了沉甸甸的成果。”北京外國語大學歐盟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

目前,中歐互為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2023年,中歐貿易克服全球貿易低迷等不利影響,總額仍高達7830億美元,中歐雙向投資存量超過2500億美元。《中國歐盟商會商業信心調查2023》顯示,超過90%的受訪歐洲企業計劃将中國作為投資目的地。

崔洪建認為,盡管受到世界經濟複蘇乏力以及地緣政治沖突的影響,中歐的經貿合作仍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接下來,雙方需要努力突破貿易上的一些瓶頸,進一步增強戰略互信,更多、更好地促進貿易發展。”

跨越亞歐大陸的“雙向奔赴”

在熱切的期盼聲中,2024年5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的專機從北京起飛,穿雲破霧,飛往萬裡之外的法國首都巴黎。

從塞爾維亞的“幸福路”,看中歐“雙向奔赴”

當地時間5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巴黎,開始對法國進行國事通路。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應法國總統馬克龍、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匈牙利總統舒尤克和總理歐爾班邀請,5月5日至10日,習近平主席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通路。

這是近5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通路歐洲。在目前動蕩加劇的國際形勢下,中歐關系具有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關乎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崔洪建表示,這一選擇背後,有三個重要考量:

一是為增強中歐關系的穩定性。2023年中歐關系實作企穩回升,雙邊關系變得越來越重要,今年中歐雙方仍需共同發力,在維護穩定的基礎上繼續向前。

二是歐洲需要與中國加強合作。崔洪建認為,目前世界變亂交織,歐洲面臨一系列挑戰,其加強與中國合作的需求不斷上升。

三是推進大國關系良性互動。在運籌大國關系的層面上,中方希望能夠進一步加強和歐洲的協調,共同推進大國關系的良性互動。

不難看出,中國國家元首年度首訪選在歐洲,既顯示了歐洲在新時代中國外交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又反映出歐洲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強烈願望,這是一場跨越亞歐大陸的“雙向奔赴”。

崔洪建進一步指出,“此訪将會進一步擴大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積極面,為中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的關系産生積極的示範效應。”

從塞爾維亞的“幸福路”,看中歐“雙向奔赴”

當地時間5月6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五星紅旗和塞爾維亞國旗在城市主要道路上沿街排列。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相向而行,尋求“最大公約數”

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其關系未來如何發展,牽動着全世界的目光。

中歐雙方應該如何相向而行,達成各領域共識的“最大公約數”?

對此,崔洪建表示,正是因為中歐間存在不同,雙方的合作才有了更多可能性。是以中方近年來一直強調和歐方要相向而行。

“隻有相向而行,才能夠進一步激發雙方合作的意願和智慧,找到更多合理的解決方案,幫助雙方在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加強合作,讓雙方關系行穩緻遠。”崔洪建說。

在具體表現上,崔洪建概括了兩個方面:

其一,在共同利益上,中國的大門越開越大,不斷堅定歐洲企業對中國發展的信心。

其二,在承擔共同責任上,例如解決地區沖突問題、應對全球挑戰、為未來的世界變化共同制定規則等方面,中歐都展現出更多的相向而行的意願。

這會進一步成為雙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同時,也會成為雙方未來加強合作的正向指引。

站在百年變局的大背景下,中歐關系的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更加凸顯。

從塞爾維亞的“幸福路”,看中歐“雙向奔赴”

當地時間5月4日,法國巴黎街道挂起中法兩國國旗。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崔洪建認為,當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倡導多邊主義與推行保護主義兩種力量在互相博弈。中法、中歐之間不斷加強對話和合作,有利于國際格局演變中建設性力量的增長。

中歐在包括堅持實作多極化發展、堅持多邊主義等問題上強烈且清晰的共識,進一步促進中法、中歐更好地發展雙邊關系,也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動力。(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内容的準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分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檔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是以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删除相應内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