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好中塞鐵杆友誼的使者”!赴塞中國留學生的心聲

作者:海峽網絡

2024-05-09 19:55

來源:中國網

連結已複制

字型:小大

當地時間5月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貝爾格萊德,應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邀請,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通路。習近平主席乘車從機場赴下榻飯店途中,旅塞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以及塞爾維亞群眾自發等候在道路兩旁,揮舞中塞兩國國旗,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當時,來自天津外國語大學、正在貝爾格萊德大學交流學習的11名中國留學生就在歡迎的人群中。

“當好中塞鐵杆友誼的使者”!赴塞中國留學生的心聲

當地時間5月7日晚,旅塞華人華僑和留學生以及塞爾維亞群眾自發等候在道路兩旁,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圖源:新華社

“五星紅旗、紅色歡迎條幅、紅色電子螢幕,歡迎的現場被濃濃的‘中國紅’所覆寫。遠遠望見習近平總書記在車裡向我們揮手,那一刻,我們心中無比激動和自豪。”回想起歡迎現場的情景,天津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2021級塞爾維亞語專業學生孫嘉迪依然興奮不已。

“當好中塞鐵杆友誼的使者”!赴塞中國留學生的心聲

5月7日晚,貝爾格萊德亮起“中國紅”。圖源:新華社

“我們是去年9月來到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進行一年的交流學習。一踏上這座美麗城市,立刻就感受到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中國文化中心、中塞友誼廣場、孔子大街等,每一處都流露着‘塞鐵’的深厚情誼。習近平主席到訪前夕,貝爾格萊德的主幹道早早地挂上了中塞兩國國旗,城市地标處也張貼了熱情洋溢的歡迎條幅,更是将這份鐵杆情誼推到新高潮。”雖然已是當地時間淩晨3點,但孫嘉迪在電話中跟記者聊起赴塞感受時依舊侃侃而談。

“當好中塞鐵杆友誼的使者”!赴塞中國留學生的心聲

位于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的中國文化中心建築及孔子像。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塞期間與時任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共同出席中國文化中心奠基儀式。如今,中國文化中心開設中文、傳統樂器、書法、太極等課程,成為當地群眾了解中國和體驗中華文化的一個視窗。圖源:新華社

“當好中塞鐵杆友誼的使者”!赴塞中國留學生的心聲

5月5日,習近平主席到訪前夕,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格内克斯塔上懸挂的巨幅五星紅旗。圖源:新華社

“5月7日,習近平主席在塞爾維亞《政治報》發表題為《讓鐵杆友誼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這幾天,我們和身邊的塞爾維亞同學、老師都在學習這篇文章。中國人講,‘朋友以義合’。塞爾維亞人說,‘朋友是生命中最好的财富’。我們從文章中讀懂中塞鐵杆友誼的深刻内涵。”孫嘉迪告訴記者。

留學生張雨萱在塞爾維亞交流學習時發現,大部分當地人都非常願意學習和了解中國文化,尤其是對中國的美景、美食特别感興趣。“我不止聽一位塞爾維亞朋友說過‘中國的美食實在太棒了’‘中國的風景實在太美了’!對于初學中文的當地人來說,這簡單的兩句話就足以表現出大家對中國的喜愛。”

“當好中塞鐵杆友誼的使者”!赴塞中國留學生的心聲

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塞爾維亞青年正在學習中國傳統樂器——古筝。圖源:新華社

習近平主席在《政治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我們要打造立體多元的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格局,加大教育、體育、文化、旅遊等合作,為青年創造更多機遇,讓中塞友好薪火相傳。

“我們要牢記習近平主席的諄諄教誨,學好專業知識,發揮語言專長,做一個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複合型人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當好中塞鐵杆友誼的使者。”張雨萱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