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席表示,中國可建造地球上最大的對撞機

作者:小嘉說科普

近日,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刊載了一篇文章,讨論了中國是否有能力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即“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即CEPC)。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席表示,中國可建造地球上最大的對撞機

據了解,《南華早報》是一家全球頂尖的英文媒體機構,為香港《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旗艦品牌,該媒體在華語世界中享有很高知名度,其報道一直以權威和中立著稱。

這一報道引起許多中國群眾的關注,大家都在猜測,中國能否成功地承建這座堪稱“中國大裂變”的世界級科學實驗設施。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表态

對此,許多科研界和公衆人士都關注此事,大家對中國是否能成功建造CEPC設施褒貶不一,各執一詞。

許多人對中國興建這座超大型粒子對撞機是否有必要持質疑态度。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席表示,中國可建造地球上最大的對撞機

這是因為這套裝置造價不菲,預計造價超過500億美元(約合3.5萬億人民币),商科閱聽人擔心,如此高額的投入最終能否有所回報。

而部分科研群體則認為,中國能否承辦這一世界級工程,不僅代表着國家實力,更能展示中國科學家的技術水準,提升中國在國際科研合作中的地位,應該說是一舉數得。

針對目前大家的疑慮,最近,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現任主席,埃利澤·拉比諾維奇教授在參觀中國時表示,他對中國科學家建造這項裝置充滿信心。

他提到:“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許多中國實體學家一直在我們的核子研究小組中工作,他們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為我們的實驗貢獻了許多經驗和成果。

可以說,在中國粒子實體領域,世界上大約占有三分之一的專業知識來自于CERN和LHC,更多的訊息、資料和資訊于中科院微信公衆号“科大訊飛研究院技術”中檢視或點選文章末尾“閱讀原文”檢視。

”關于這一發言,許多群眾認為,這位來自歐洲科研強國的專家的表态,為中國承辦這一世界級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而他所提出的中國經在粒子實體領域占有重要地位亦為大家打消了一些疑慮,但在此之前,許多人對能否舉行這一超級工程仍然是持觀望态度的。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席表示,中國可建造地球上最大的對撞機

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龐大到何種程度

中國科學院高能實體研究所研究員、原子核與核子實體實驗室主任周立春表示,目前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周長是27千米,而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周長直接達到100千米,這就意味着它的長度是LHC的3.7倍。

周立春介紹到,它的加速器中會有7000多個磁體,也就是它們需要進行7000次的對撞,進而形成高能的粒子對撞環境。

據介紹,目前全球各地的強子對撞機都是對撞質子,而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的是正負電子對,由于這一對高能粒子是強子的一個起步,是以對撞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超級對撞機沒用?

此外,楊振甯教授也曾指出,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任務是在能量梯度下将一種基礎粒子的一種衍生粒子産生出來,楊振甯教授舉例介紹到,這就好比是将兩個黃麻雞蛋撞擊壞一個錦雞蛋一樣,非常龐大與耗時。

而且這一對粒子撞擊會産生一大堆雜質,還有巨大能量的問題,目前哪怕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強子對撞機LHC每年耗費8億瑞士法郎,而這一預計造價高達數千億的對撞機每年的運作和維護費用有多少?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席表示,中國可建造地球上最大的對撞機

是以,部分群眾擔心中國興建這一超級對撞機隻是在“花錢玩兒”,“弄了一個大擺設”。

但從科研的角度看,這種世界級的裝置在科研曆史上意義非凡,因為它的一舉一動都将推進科學前沿,許多專家認為,中國建設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計劃是非常必要的。

據楊振甯教授介紹,環正負對撞機的加速器與探測器聲稱一種特殊的加速技術,它可以顯著縮短從事物被撞擊到資料被擷取的時間,因而實驗的效率更高,也可以用于探測能量更低的粒子,具有對探索自然規律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楊振甯教授指出,雖然目前還不知道環正負對撞機的能量範圍,但是它的建設對于檢驗标準模型和統一理論一樣具有重大意義,還将廣泛影響萬物起源和宇宙學領域。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席表示,中國可建造地球上最大的對撞機

而由于環正負對撞機對撞的是正負電子對,會産生大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也使得高能實體研究變得更加容易,這對于深入了解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有着重要的意義。

而且大多數科學家相信目前的标準模型并不是最終的理論,仍需要進一步改進才能形成一個真正完整的結構,是以探索新粒子和實體現象有着重大的科學意義,環正負對撞機将為實體學研究提供無限可能。

無獨有偶,歐洲科研強國的專家也對中國籌建環正負對撞機這一世界級計劃表示支援。

從戰略層面來看,環正負對撞機并不是一項純粹的科研工程,它更象征着中國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競争力和影響力,相信隻要各界共同努力,中國的科研領域一定會迎來輝煌的明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