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皇帝為什麼死也不逃跑!

作者:趣說曆史

崇祯皇帝為何選擇死守北京而不南逃,背後有着複雜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因素。在1644年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大明王朝已經處于風雨飄搖之中,而崇祯皇帝所面臨的困境,更是令人扼腕歎息。

崇祯皇帝為什麼死也不逃跑!

首先,崇祯皇帝面臨的直接問題是财政枯竭。明朝末年,北方頻繁的天災人禍,加上李自成農民軍的起義和清軍的不斷侵擾,使得朝廷的财政壓力達到了極點。每年軍費支出占國庫收入的兩倍之多,而東林黨人在朝堂上雖高喊振興吏治、革除積弊的口号,實則中飽私囊,對東南富裕之地的稅收極力阻撓,導緻國庫空虛。在李自成圍攻北京時,崇祯皇帝甚至拿不出一百萬兩白銀的議和條件,這無疑顯示了明朝财政的窘迫。

崇祯皇帝為什麼死也不逃跑!

其次,崇祯皇帝在軍事上也遭遇了重大挫折。松山之戰中,陳新甲力主急進速戰,結果導緻大明主力全軍覆沒,十萬精兵喪命。這使得明朝在軍事上遭受了巨大打擊,也加劇了朝廷的财政負擔。而南方雖然尚有兵力可調,但由于國庫空虛,崇祯皇帝已經無力支付調兵的軍費。

崇祯皇帝為什麼死也不逃跑!

除了财政和軍事問題外,崇祯皇帝還面臨着朝廷内部的嚴重黨争。東林黨人在朝堂上占據主導地位,他們利用自己的勢力阻撓議和、排擠異己,使得崇祯皇帝在處理内外交困的局面時更加困難。同時,東林黨人還利用自己的輿論影響力,對崇祯皇帝進行道德綁架,使得他無法輕易做出南逃的決定。

崇祯皇帝為什麼死也不逃跑!

最後,崇祯皇帝個人性格的缺陷也對他做出不南逃的決定産生了影響。他性格剛愎自用、刻薄寡恩,在用人上往往隻憑自己的喜好和判斷,導緻朝廷内部人心渙散、離心離德。同時,他對于自己的統治能力和明朝的未來也缺乏信心,這使得他在面臨困境時更容易選擇逃避而不是勇敢面對。

綜上所述,崇祯皇帝選擇死守北京而不南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面臨的财政、軍事和内部黨争等問題使得他無法輕易做出南逃的決定。同時,他個人性格的缺陷也使得他更容易選擇逃避而非勇敢面對困境。最終,崇祯皇帝選擇了自缢于煤山,與大明王朝一同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