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作者:枕夢子
本文内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

黎明的曙光還未完全照亮庫茲涅佐夫号的甲闆,一場關乎未來的試驗正在緊張籌備之中。1989年11月2日,這一天注定要被載入蘇聯海軍的史冊。在航母的飛行甲闆上,蘇27K戰鬥機就位,準備進行它的首次航母滑躍起飛。

然而,這次試飛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設計師西蒙諾夫臨時決定,将噴氣導流闆焊死在45度的角度。這一決策充滿了風險,但他堅信這是必要的。

為什麼要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改變導流闆的角度?高溫氣體的反沖會對飛機的進氣道造成何種影響?改動後的導流闆是否能承受即将到來的極限測試?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庫茲涅佐夫号航母的戰略意義

庫茲涅佐夫号航空母艦,作為蘇聯海軍建設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自1980年代末開始承擔起了蘇聯海空聯合試驗的重任。這艘航母不僅象征着蘇聯的軍事實力,也是蘇聯海軍戰略轉型的關鍵工具。

在冷戰期間,随着全球海上力量對抗的日益激烈,蘇聯迫切需要在其海軍艦隊中配備能夠在航母上起降的現代化戰鬥機,以保持與西方強國的競争力。為了達到這一戰略目标,庫茲涅佐夫号開始了一系列的海空聯合試驗。

這些試驗不僅測試了飛機的技術性能,也檢驗了航母的運作和支援能力。在衆多參試的戰鬥機中,米格29K和蘇27K成為了最終的主要競争者。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米格29K是一款輕型戰鬥機,以其靈活性和較短的起飛距離著稱,而蘇27K則是一款重型戰鬥機,以其卓越的航程和載彈量受到青睐。

試驗的開始階段,兩款飛機都進行了基本的航母起降操作,包括簡單的起飛和降落。飛行員需要在航母的狹窄甲闆上精準控制飛機,而地勤人員則負責確定飛機的快速翻轉和維護。在這一過程中,兩型戰鬥機的表現各有千秋,但還沒有明顯的勝出者。

随後,試驗的難度和複雜性逐漸增加。進行了一系列模拟戰鬥任務,測試飛機的戰鬥操控性和武器系統的可靠性。這些任務在模拟實戰的高壓環境下進行,要求飛機能夠在複雜的海上條件下執行精确的攻擊。同時,對飛機的耐久性和維修簡便性也進行了嚴格測試。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技術挑戰與創新應對

1989年11月2日,庫茲涅佐夫号航空母艦上的氛圍緊張而充滿期待,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圍繞着即将進行的一次關鍵航空試驗展開。當天,兩款競争型号的戰鬥機——米格29K和蘇27K——都計劃進行一系列複雜的起飛和降落測試。

然而,在測試開始前不久,一個關于蘇27K的重要技術調整突然被提出并迅速實施,這一改變即将對整個試驗流程産生重大影響。問題出現在蘇27K的噴氣導流闆上。原本,導流闆設計為在起飛時保持60度角,以確定飛機從航母甲闆上安全、高效地起飛。

然而,在飛行前的最後一刻,負責飛機起飛系統的工程師西蒙諾夫發現,60度的角度可能導緻高溫氣體從發動機噴口反彈進入飛機的進氣道,這種情況可能會降低引擎效率,甚至可能造成起飛失敗。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西蒙諾夫迅速召集了航母上的工程團隊和飛行測試團隊進行緊急讨論。在探讨了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後,他決定将導流闆的角度調整至45度,認為這一角度更有利于控制高溫氣流的方向,進而確定飛機的安全起飛。

這一決定雖然是基于安全考慮,但卻需要對導流闆進行實際的實體改動。改動工作由航母的機械工程師團隊負責實施。由于導流闆的原始設計并不支援在45度角固定,工程團隊不得不采用臨時的方法——使用鋼管将導流闆焊接固定在45度位置。

這種改動不僅技術挑戰大,而且對現場的工程技能要求極高。焊接工作在緊張而倉促的環境中進行,每一步都必須確定精确無誤,任何小小的失誤都可能影響飛機起飛的安全。

焊接工作最終耗時一個半小時,這不僅影響了當日的飛行測試計劃,也給航母上的其他活動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工程團隊在完成焊接後,還必須進行快速的檢測和測試,確定改動後的導流闆能在實際起飛中發揮作用,而不會引發任何新的技術問題。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起飛制動器的故障與應急處理

在導流闆角度調整完成後,所有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即将進行的起飛測試上。普加喬夫作為蘇27K的試飛員,準備在經過緊急技術調整的航母上進行一次關鍵的起飛示範。随着飛機就位,所有系統似乎都已經準備就緒,但未曾料到的是,一個關鍵的技術故障即将發生。

普加喬夫啟動了飛機的引擎,随着引擎聲漸漸增強,飛機開始沿航母的甲闆滑跑。起飛制動器,一個設計用來在飛機加速前鎖定其位置的裝置,此時應當在飛機達到必要速度時釋放,確定飛機可以安全、迅速地離開甲闆。

然而,就在普加喬夫操作飛機加速時,起飛制動器卻意外地未能釋放。這一故障立即引起了航母甲闆上控制人員的極大關注。飛機的引擎已全力運轉,但制動器的鎖定導緻飛機無法前進,隻能在原地持續加速。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飛機的輪胎與甲闆間的摩擦産生巨大的熱量,而制動器本身也因持續承受巨大的動力輸出而過熱。飛機在甲闆上異常加速持續了長達14秒,這一時間遠超設計的6秒極限時長。

正常情況下,飛機應在幾秒内完成加速并起飛,但現在,它被固定在甲闆上,引擎全力運轉而無法前進,形成了極端的測試條件。這種情況對飛機的水冷系統造成了巨大壓力,水冷系統負責冷卻飛機引擎和相關系統,以防過熱導緻機械故障。

随着時間的推移,水冷系統由于無法有效散熱,溫度持續攀升。系統中的冷卻液開始沸騰,壓力迅速增大。飛機的儀表闆上,警報系統開始連續發出警示信号,訓示水冷系統的壓力已達到或超過安全極限。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維護人員和工程師緊急介入,嘗試進行遠端診斷并指導地面團隊進行應急處理。最終,在持續的高溫高壓下,水冷系統的一個連接配接管道未能承受壓力,發生了爆裂。

冷卻液随之噴出,熱蒸汽和液體四處飛濺,部分冷卻液甚至接觸到了熱的發動機部件,産生了更多的蒸汽和熱氣。這一爆裂導緻了進一步的機體損傷,飛機的部分外殼因高溫而變形,一些電子系統也因短路而失效。

場面一度極為混亂,飛機終于在地勤人員的緊急操作下,将起飛制動器強行釋放。普加喬夫駕駛着嚴重受損的蘇27K勉強完成了起飛,但飛機已經無法繼續正常飛行。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蘇27K的非正常起飛與技術優勢展現

在經曆了起飛制動器故障和導流闆調整帶來的一系列緊急情況後,普加喬夫勉強将蘇27K飛離了庫茲涅佐夫号航空母艦的甲闆。雖然飛機受損嚴重,但西蒙諾夫,作為該型号的主要工程師,仍堅持認為蘇27K具備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進行操作的能力。

在航母的指揮中心内,西蒙諾夫面對專家組,詳細解釋了蘇27K的設計和安全特性,強調即使在不利的技術挑戰面前,飛機依然能夠安全起飛和着陸。專家組對此進行了激烈的讨論。

一些成員對繼續使用蘇27K進行試驗表示擔憂,他們擔心若再次出現類似的技術故障,可能會危及飛行員的安全。然而,西蒙諾夫提供的資料和之前的測試記錄顯示,蘇27K在設計上考慮了多種應急情況,包括特别增強的結構和改進的冷卻系統,以适應高強度的飛行需求。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最終,專家組決定給予蘇27K一個繼續參與試驗的機會,這主要是基于它的高性能标準和對緊急情況的适應能力。這一決定雖然包含風險,但也提供了一個驗證蘇27K在實戰條件下性能的絕佳機會。

随後的試驗安排了一系列更為嚴苛的測試,包括重載起飛和夜間着艦。重載起飛是為了測試飛機在最大起飛重量下的性能和穩定性。飛機被裝載了額外的燃料和模拟武器,以達到設計上限。

普加喬夫在飛行團隊的密切協作下,對飛機進行了詳盡的檢查,確定所有系統都在最佳狀态。在一個清晰的夜晚,蘇27K進行了夜間着艦的測試。

夜間着艦被認為是航母操作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之一,因為飛行員必須依賴儀器和有限的視覺提示精确地着陸在航母的狹窄甲闆上。普加喬夫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僅依靠航母的着陸燈光和飛機上的儀表,成功地控制了蘇27K進行了幾次精确的接觸和着陸。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蘇27K的量産與服役

經過一系列緊張且充滿挑戰的測試,蘇27K在1992年初被正式標明為艦載機,并開始在共青城的制造廠投入量産。這款飛機被重新命名為蘇33,标志着它在設計和功能上的進化。

蘇33的量産過程是蘇聯軍事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同時也展現了蘇聯在冷戰後期對其海上力量進行現代化改革的決心。共青城制造廠的生産線在蘇33的量産計劃下迅速展開作業。工廠内部的生産線被特别調整,以适應這種新型戰鬥機的生産需求。

每架蘇33的組裝工作都要經過嚴格的品質控制和測試,確定每一架飛機都能滿足蘇聯海軍對艦載戰鬥機的高标準要求。生産過程中,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密切監控着各個元件的裝配品質,從引擎到電子系統,每一部分都必須確定符合軍用标準。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蘇33戰鬥機的設計融合了蘇27K在實戰測試中表現出的優異性能,如卓越的飛行動力、高效的操作能力和強大的生存能力。這些飛機裝備了先進的航電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能夠在各種複雜的海上和空中環境下執行戰鬥任務。

特别是它們的夜間作戰能力,經過之前的夜間着艦測試,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和改進。到1992年年底,共青城制造廠共計生産了24架蘇33戰鬥機。

#頭條創作挑戰賽#

參考資料:

  1. 蘇33戰鬥機[J].航空工業經濟研究,2006(1):F0004
蘇27K首次航母滑躍起飛,設計師指令焊死導流闆,14秒後一聲巨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