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風絮,夏初臨。又到一年“紅五月”,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是每天都會出現的一抹紅色的光,是不可或缺又極易被忽視的一個身影,他們就是有着大愛情懷的紅十字志願者。
你在哪裡遇到過“志願紅”?
紅十字救護教育訓練課上,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現場,社群紅十字服務站,困難群衆家、廣場、公交、捐血站……“志願紅”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中國紅十字會成立120周年暨“5·8紅十字博愛周”到來之際,環縣紅十字會就湧現出了一批先進“志願紅”,他們用一顆滾燙的心,溫暖着無數個需要幫助的人,譜寫着一曲曲生命贊歌。他們,身在各行各業,但大愛無處不在。
吳志強是環縣人民醫院急救醫務工作者。工作之餘,吳志強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業中。2017年加入環縣紅十字志願服務隊,共參加志願服務30餘場次,普及急救知識80餘場次。被慶陽市紅十字會評為“2023年度紅十字系統優秀志願者”。
吳志強常說:“一根蠟燭點燃另外一根蠟燭,自身不會損失什麼,隻會讓周邊變得更亮。”
自加入紅十字志願隊伍以來,吳志強始終在傳播和發揚紅十字精神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充分利用本職工作的專業特長,針對縣内人民群衆對應急知識與急救技能知曉率普遍偏低的現狀,通過“專業-志願-公益”的科普宣傳模式,深入校園、企事業機關、基層醫院等場所,開展了大衆科普、巡講、醫療扶貧、急救文化建設等志願者活動。
“作為紅十字志願者,我深感自己責任和使命的重要性,并始終認為‘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醫者精神與‘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在志願服務活動中,吳志強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全縣廣大群衆在突發事件中的“自救、會救、敢救”知識及能力,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将紅十字精神進行廣泛傳播,向社會傳遞更多溫暖。
而作為一位充滿愛心的幼稚園老師,馮鋒對紅十字志願服務活動更為執着。作為環縣紅十字宣傳傳播志願服務隊隊長,自2019年開始,馮鋒積極參與了多項紅十字公益活動,充分發揮紅十字在應急救護教育訓練中的主體作用,推廣普及應急救護知識與技能。先後組織和參與各學校紅十字初級救護員教育訓練和大型活動志願者20餘次,教育訓練1000餘人次,成功招募200多名志願者,指導志願者實名注冊100餘人次。被慶陽市紅十字會評為“2023年度紅十字系統優秀志願者”。
“我希望更多的人員參與到紅十字志願服務中來,不斷優化紅十字資源,逐漸提升紅十字宣傳與傳播的效能,更好地推動紅十字事業發展。”馮鋒告訴記者,無論是志願服務的“溫馨每一刻”,還是應急救護的“黃金4分鐘”,對普及群衆性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都産生了較好的宣傳傳播效果,提高了廣大市民群衆自救互救能力,他認為,紅十字事業是一項需動員全社會廣大群眾參與的造福全人類的偉大事業。
什麼是“紅十字”精神?
“人道、博愛、奉獻”這簡單的幾個字,今天已然成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引領社會新風尚的一面旗幟,新時代環州大地上到處閃爍着紅十字靓麗的底色。志願者們聞令而動,聽令而行,一座座志願服務的堡壘火速部署、一面面志願服務的旗幟高高飄揚、一幕幕志願服務的瞬間讓人感動。
近年來,環縣紅十字會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援和省、市紅十字會的正确指導下,主動把“紅會所能”融入和服務于“黨政所需”、“群衆所盼”,努力建設更具凝聚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群衆身邊的紅十字會”,以實際行動傳播“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用愛心傳遞溫暖,用行動表達暖意,不斷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了解,2023年環縣紅十字會積極參與“三救三獻”工作,為洪澇災害地區發放救災物資,緊急采購抗旱水管42000米;大力推進應急救護教育訓練“五進”工作,先後深入企業、機關機關、學校(園),對企業員工和機關職工、教師、家長、駕駛員開展救護員教育訓練38期2774人、普及教育訓練15期8143人,發放急救包2774個,救護員教育訓練教材2774冊,應急救護普及讀本8143冊;人道關愛救助覆寫面不斷擴大,利用博愛送萬家活動資金5萬元,購買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對180戶困難群衆進行了生活救助;先後募集資金152.42萬元,資助學校5所,對家庭困難的92名學生實施了助學幫扶,并先後在“世界紅十字日”、“世界捐血日”、“器官捐獻者日”開展了3次廣場宣傳,編制宣傳冊3000冊、宣傳單10000份,實作無償捐血900餘人(次),登記造血幹細胞、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289人;公益募捐成效顯著,共籌募公益物資、資金總計達到694.2萬元。
環縣紅十字會副會長梁娟表示,他們将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紅十字宣傳點,開展主題宣傳和志願服務活動,廣泛傳播紅十字運動知識的價值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宣傳縣紅十字先進典型和動态成效,傳播正能量,展示新形象,有效提升紅十字工作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