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突曝大消息

比亞迪突曝大消息

正商參閱

2024-05-08 09:31釋出于北京正商參閱官方賬号

比亞迪突曝大消息

車主的最強福音,來了。

新能源行業近日突傳利好,比亞迪有大動作了。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最新披露,已對比亞迪财險關于報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和費率的請示作出回複。“同意比亞迪财險在安徽、江西等地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費率浮動系數。”

“以後買新能源車險,再也不用看保險公司的臉色了。”該消息一出,很快引爆網絡,大量車主表示,“希望比亞迪的鲶魚效應能把保費盡快幹下來。”在一位分析人士看來,比亞迪此番動作将給新能源行業撬出“前景市場”。相關資料顯示,随着國内新能源車銷量暴增,車險保費規模2023年創出曆史新高,承保口徑保費收入突破9000億元大關。如今,比亞迪殺入車險不僅會擾動保險業固有格局,也會給新能源行業的邊界拓展帶來更多可能性。

而比亞迪則成了全球獨有把汽車生态玩成閉環的車企,“真·為夢想之息”。

一 

比亞迪,又制造了全球新能源史的高光時刻。

近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披露的一則消息帶來震撼——“同意比亞迪财險在安徽、江西等地使用全國統一的交強險條款、基礎保險費率和相應費率浮動系數。”這意味着,作為一家新能源車企的比亞迪正跨越圍欄。得知比亞迪涉足新能源車險,網絡率先不淡定了。

網友表示,“論創新還是要看比亞迪”、“希望比亞迪的鲶魚效應能把保費盡快幹下來”、“買新能源車不用擔心後顧之憂了。”一位業内人士表示,比亞迪财險獲批,是新能源行業邁出的一大步。前段時間,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受邀參加“哈佛大學第二十七屆哈佛中國論壇”曾指出,“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超41%,擁有全球最具底蘊産業鍊與最大消費市場。”

消費者喜愛新能源加速滲透的同時,與新能源有關的安全問題備受熱議。消費端,新能源車險是買車人繞不過去的檻,也是保險公司最不情願“買單”的産品。至少保險公司,不會平白無故給車主“買單”,羊毛出在羊身上,它們盯準保費,“不出險,保費一漲再漲”。

由此,“投保難、投保貴、投保虧”是新能源車主來自靈魂深處的痛。年初,有車評媒體人表示,“應重視新能源車險問題。”其實,對于新能源車險,監管部門高度關注。早在今年1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财産保險監管司就向各大保險公司下發《通知》,要求,“商業保險公司不得拒保新能源車的交強險,商業險願保盡保,同時要求保險公司全面排查整改。”

保險公司一邊整改,一邊把新能源車險當作業績增長動力。資料顯示,2023年,車險保費規模創出曆史新高,承保口徑保費收入突破9000億元大關。其中,新能源車險增長勢頭迅猛。另據券商測算,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将達4541億元,為車險市場新引擎。

面對這塊蛋糕,保險公司在合規基礎上提出“苛求”,弄得新能源車主啞巴吃黃連。這次比亞迪财險獲批,無疑給新能源行業釋放好消息,車主終于不用“苦新能源車險久矣了”。

最開心的要屬比亞迪車主,其在比亞迪APP上就能找到車險入口。非比亞迪車主、網友也在歡呼雀躍,比亞迪代表的并非“自己”,它的鲶魚效應會開啟新能源行業的嶄新一頁。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新能源車主的最強福音,要感謝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高瞻遠矚的投資政策。

國内新能源滿是騙補、割韭菜的2016年,鮮為人知的是,王傳福就已經開始思考保險業務了,由于國内新能源行業尚不成熟,“前端造車的坑很大”,保險隻是增值服務,王傳福決定邊走邊看,圍繞汽車生态循序漸進。2023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全球第一,王傳福抓住契機,拉着比亞迪豪擲36億元買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易安财險,後更名比亞迪财險。

彼時,易安财險處境十分艱難,背負4.62億元債務,幾近破産。當媒體以為,這家公司要死了的時候,傳來比亞迪接盤的聲音。據銀保監會公告顯示,比亞迪全資收購了易安财險100%股權。這件事也曾引發争議,易安财險此前主業是網貸,“比亞迪要不務正業?”

更名的比亞迪财險,沒有着急開展業務,導緻公司淨虧損1991.51萬元。虧掉1991.51萬元,對淨利潤300億元的比亞迪來說,似乎不算大事,王傳福顯然在等一個改變未來的契機。

2023年底,比亞迪财險吹響進軍保險業的号角。外界恍然大悟,“原來比亞迪想殺入車險”,當然,一切要等監管回複。王傳福還是“挺大膽”。要知道保險可不是誰都能涉足的,長久以來,保險業格局平穩,比亞迪打車險主意“無異于虎口奪食”。但在新能源賽道,保險公司操作“不專業”,想一口吃下蛋糕有難度,比亞迪的優勢是在新能源行業“很專業”。

站在更高角度,新能源車險有機遇,有荊棘,要探路者、創新者。比亞迪财險獲批,對新能源行業、車險市場的價值不言而喻。至于車主、網友關心的“比亞迪能否把保費幹下來?”需拭目以待,用一位比亞迪車主的話說,“保費降低不是夢,比亞迪實作了多個夢想。”

的确,在實作夢想方面,比亞迪多年來從不說大話,稱得上“真·為夢想之息”。

十多年前,比亞迪還是一個“不受國人待見”的車企時,王傳福就喊出了,“要用技術改變世界,創新造福人類。”為此,他給自己畫了“三張大餅”,慢慢吃進嘴裡。第一張是,太陽能電站夢;第二張是,新能源車夢;第三張是,儲能電站夢。這“三張大餅”飽受質疑,嘲諷如海嘯,網友動不動就拿“BYD車标”開玩笑,王傳福不急不躁,披荊斬棘十多年。

是以,再看比亞迪殺入車險,正好驗證了王傳福說過的話。“要用技術(自主研發、刀片電池、智能平台、造車品質)改變世界,創新(給車主提供人性化的車險服務)造福人類。”

不得不說,放眼全球還沒有一個車企能像比亞迪一樣,把汽車生态玩成了閉環。

前面提到,新能源車主最強福音要感謝王傳福高瞻遠矚的投資政策,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比亞迪先人一步、做大做強,建立新能源行業生态、産生鲶魚效應的關鍵是,股權投資。

王傳福高瞻遠矚的來源,很大程度上是對股權投資的深刻了解。當年,比亞迪成長靠的便是股權投資。隻不過是來自個人投資加持,因為那會VC/PE概念還不流行,“機構化投資”未成趨勢。可王傳福記住了,股權投資對公司乃至行業的作用,于是這些年王傳福把精力用在兩件事上:第一件,持續打磨公司核心業務;第二件,投資勾勒“汽車生态版圖”。

與其它網際網路大廠,雜七雜八投資的邏輯不同,比亞迪始終圍繞與車關聯的生态做投資。

天眼查APP顯示,比亞迪保持低調,除了比亞迪半導體、地平線、智元機器人等幾個熱度較高的項目外,它們悄悄投了超50家公司,領域涉足整車、零部件、模具、動力電池、交通裝置、稀土、光伏、銅锂礦、軟體、資訊技術服務、AI、機器人、晶片半導體等。

上述投資充分反哺了比亞迪的核心業務,它們再用核心業務賺來的錢接着投資。

政策上,比亞迪投資實作了閉環,可汽車生态卻差了一環,這一環即金融服務裡的保險業務。車險是汽車生态閉環的最後一關。把這關拿下,比亞迪汽車生态閉環形成,壁壘難被撼動。

更重要的是,比亞迪财險獲批徹底打開了新能源行業的想象空間,上一波“内卷”卷出了高成本效益的車、冰箱電視、智能駕駛,下一波“内卷”便宜實惠的車險還會遠嗎?

檢視原圖 300K

  • 比亞迪突曝大消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