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場民族團結盛會為何值得期待?

作者:三亞釋出
這場民族團結盛會為何值得期待?

去年八月,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珍珠球測試賽在三亞舉行。 (資料圖檔)

  這是一場綜合性的群衆體育盛會,這是一場全國性的民族團結盛會。

  在這裡,競賽項目、表演項目别具一格,各民族同胞齊聚、多民族文化交融:

  搶花炮反映了侗族、壯族等少數民族群衆的豐收喜悅,高腳競速展現了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群衆的生活智慧,攀椰競速源于海南各少數民族群衆爬樹摘椰子的生動場景……“有趣”“獨特”是它差別于其他運動會的“标簽”。

  這是将于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三亞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

  5月6日,運動會進入200天倒計時。當我們從“标簽”切入,認識它、了解它,會發現精彩遠不止于此,也更明白這場盛會為何值得期待。

  運動競技之美在這裡展現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特色之一,便是傳統。

  本屆運動會共有18項競賽項目,分别是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龍舟、獨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腳競速、闆鞋競速、民族國術、民族式摔跤、民族馬術、民族健身操、攀椰競速;表演項目預計多達160餘項,細分為競技、技巧和綜合三類。

  它們當中,有些于曆史長河中經典再現——

  珍珠球原名“采珍珠”,源于群衆采珍珠時将蛤蚌扔進筐裡的生産活動。這項本已失傳的運動經學者發掘整理和制定規則後,成為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如今,珍珠球融入籃球的比賽方法,用球較籃球略小,“筐”則在球員手中移動,是以也被稱為“移動籃筐的小籃球”。

  它們當中,有些藏着滿滿“童年記憶”——

  比如秋千這一童趣,作為正式比賽項目,不僅可以站着蕩,還可以雙人蕩,除了比誰蕩得高,還要比誰觸鈴多。再如陀螺這一風行大街小巷的“國民童趣”,正式比賽中不僅要比陀螺旋轉時間,還要找機會将對方的陀螺擊打出比賽區域,完美诠釋“力與技的交融”。

  它們當中,有些傳承古時的生活場景——

  射弩,在古代是人們狩獵謀生的技巧,現在則成了強身健體的運動。摔跤,從古至今在不同地區發展出不同形式,如今有6種共同組成運動會民族式摔跤項目,分别是搏克(蒙古族式摔跤)、且裡西(維吾爾族式摔跤)、格(彜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絆跤(回族式摔跤)、希日木(北韓族式摔跤)。

  此外,龍舟、獨竹漂、押加、高腳競速、民族國術、民族馬術等項目也在傳承中創新,不斷适應時代發展要求和各族群衆實際需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梳理本屆運動會的項目,既能發現各民族各美其美的個性,也能感受到中華民族美美與共的包容;既展現了運動競技之美,也彰顯着各族人民群衆生活之美、文化之美。

  民族團結之花在這裡綻放

  14秒、13秒……在海南五指山市,運動員邢新新一次次地徒手爬上椰子樹,挑戰自己的極限。她将參加本屆運動會的新增項目——攀椰競速。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覃漢華在接受《中國民族報》采訪時表示,攀椰競速項目展現的是一種力争上遊、奮鬥不息的精神,“它不僅是海南的特色項目,也是我們各地、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一種體育精神”。

  運動競技,因其展現的體育精神而更加吸引人、感染人、激勵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也是如此——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蘊含着各民族共同參與、共同傳承、共同發展的精神内涵,是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的重要載體。

  舉辦運動會,目的不僅是讓運動員在競技中展示風采,更在于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展示、傳承發展——

  1953年以來,運動會已成功舉辦11屆,參賽人數從漢族、蒙古族、回族等13個民族的近400人發展到覆寫56個民族的近萬人,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分别從5個和3個增加到18個和160多個。

  這是大陸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體育盛會,也是各民族運動員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見證和推動了中華民族大團結,持續助力中華文化綻放光彩。

  民族團結是大陸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立命之本。本屆運動會以“團結奮鬥、揚帆征程”為主題,旗幟鮮明地将“團結”作為主題主線。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都來源于各民族的生産生活和節慶活動,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記憶。

  全民協作之力在這裡凝聚

  本屆運動會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前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民族體育盛會,也是黨的民族工作的一項重大活動,是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族工作、關心少數民族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展現。

  規格、規模前所未有,換言之,對東道主的考驗同樣前所未有。對此,海南省、市各級多元度發力、促軟硬體提升——

  賽事組織方面,2023年11月舉辦的海南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對标運動會進行了一次全要素、全流程演練,檢驗場地設施、鍛煉工作隊伍;2023年8月至12月,三亞完成了10個項目測試賽;今年6月,三亞還将舉行7個項目測試賽,對測試賽反映出的問題逐項整改,提升競賽組織工作水準。

  場館建設方面,本屆運動會均使用已有的場館場地,按照滿足比賽需求的原則進行适當改造。運動會執委會将毽球場地調整至三亞中瑞酒店管理學院綜合館,場地面積更大,功能設施更優;秋千場地從大茅遠洋生态村山頂處調整至木屋營地,以減少風力影響。

  志願服務方面,運動會執委會面向高校招募1萬名志願者,經過崗前教育訓練後将配置設定到迎賓、禮儀、引導、會務等工作崗位。

  活動開展方面,本屆運動會還将精心打造開閉幕式、民族大聯歡、體育文化展等大型活動,建構全方位交流互鑒平台。

  進入200天倒計時,意味着籌備工作進入沖刺階段。5月6日,三亞舉行動員大會,對下一階段工作作了動員部署,提出“六個一流”的辦賽标準,從競賽組織、接待服務、開閉幕式演出、賽會宣傳、安全保障、城市環境等方面,舉全市之力,用一流服務辦一流盛會。

  四海一家,相約天涯。祖國南北,運動員、教練員備戰正酣;南海之濱,東道主精心籌備。這場将于11月開啟的“民族團結的盛會,群衆體育的盛會”,值得期待,必将精彩。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