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米價格大跌,烤肉店把玉米當燃料惹争議:浪費糧食還是助農?

近日,一位市民在和家人吃烤肉時,發現了一家烤肉店用玉米粒做燃料的情況,把此情況發到網絡上後,迅速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大家都知道,夏天是吃烤肉的季節,烤肉常見的燃料有煤炭或者電烤,而用玉米粒做燃料的情況不是很常見。

據該市民說,他在吃烤肉的過程中,發現在烤爐的一個槽子裡,放了不少玉米粒,剛開始還以為是做爆米花用的,詢問服務員後得知,這些玉米粒原來是烤肉的燃料。店員還稱這是特色,用玉米粒烤出來的肉具有玉米的清香。

對此,網友們的看法不一。有網友認為,這種做法不可取,糧食不能作為燃料,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而有些網友認為,這屬于市場行為,并不是浪費,農民賣掉玉米能變現,隻要不賤農就可以。

玉米價格大跌,烤肉店把玉米當燃料惹争議:浪費糧食還是助農?

小麥青儲事件和玉米做燃料事件

這件事發生之前,也就是4月中下旬時,小麥青儲的事宜也再次被大家所熱議。一邊是小麥還未成熟就被割掉當作青儲,一邊是玉米粒不做飼料當成燃料,很難不把兩者放在一起比較。

2022年4-5月份時,一則小麥青儲的新聞,不僅引起了農戶們的關注,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當時有一部分農戶認為,青儲小麥的收益,已經超過小麥賣籽粒的收益,應當允許贊成。而另外一些農戶認為,小麥作為口糧,不能當青儲,關系到糧食安全問題。

最終,農業相關部門給出結果,嚴禁出現割青毀麥行為,并對此做出嚴格的處罰,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玉米價格大跌,烤肉店把玉米當燃料惹争議:浪費糧食還是助農?

而此次玉米粒做燃料事件,從目前來看,農業部門從業人員表示,不提倡店家用糧食當燃料,該做法不可取,暫時還沒有嚴厲禁止的倡議。

玉米和小麥不一樣,小麥是口糧,而玉米主要用于飼料以及工業用途(玉米也可做酒精,也是燃料用)。

小麥關系到糧食安全問題,如果多數農戶都去賣青儲,當年小麥的産量勢必會下滑,或将導緻面粉價格上漲,各種面食食品價格也會水漲船高,進而帶動其它的日常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後續不堪設想。

從2006年國家開始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一直到2024年依然在實行(今年是1.18元/斤),最低收購價實施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單從這點看,小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玉米從2008年開始,大陸也啟動了最低收購價政策,但是,在2016年,玉米最低收購價政策取消,改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玉米價格由市場定奪,價格走勢也逐漸走向大起大落。

玉米價格大跌,烤肉店把玉米當燃料惹争議:浪費糧食還是助農?

玉米收購标準有嚴格的要求

在本次玉米做燃料事件中,有店員說,一些農戶用玉米作飼料喂雞喂鴨用不完,品質也達不到收購要求,他們買來用做燃料是幫了農戶。那麼什麼樣品質的玉米能達到收購要求呢?

有些企業把玉米分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也有企業把玉米分為一般玉米、優質玉米和超優質玉米。分類标準主要參考4個方面,分别是水分、雜質、黴變、容重。

比如,單從水分的角度來說,有些企業把水分不超過14%的稱為超優質玉米,不超過14.5%的稱為優質玉米,不超過15%的稱為一般玉米。

雜質方面來說,雜質不超過0.5%的稱為超優質玉米,不超過1%的稱為優質玉米,不超過2%的稱為一般玉米。

從黴變方面來說,黴變含量不超過2%的稱為超優質玉米,不超過3%的稱為優質玉米,不超過5%的稱為一般玉米。

此标準也會根據不同企業的要求有所變化,有些企業要求相對嚴格,有些企業要求相對寬松一些。舉一個深加工企業最新收購玉米的标準:

水分 ≤14.0%,不扣量;14.0 %<水分≤ 15.5%,超1扣1.2 ;水分 > 15.5%,拒收。

雜質 ≤1.0%,不扣量;1.0 %< 雜質 ≤ 3.0%,超1扣1;雜質>3.0%拒收,并肩雜質>0.5%拒收。

生黴粒 ≤3.0%,不扣量;3<生黴粒 ≤5.0%,超1扣1,生黴 > 5.0%拒收。

容重低于630拒收。

玉米價格大跌,烤肉店把玉米當燃料惹争議:浪費糧食還是助農?

為何有人能說今年玉米賣不出去?

有一些網友說,自家的玉米還一直存放在家裡,也沒人下鄉來收,往年這時候,村裡面每天都有很多糧販,今年卻完全不一樣,幾天也看不到一個下鄉的糧販,這是咋回事?

從糧販的角度來說,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賺取差價,在收購農民玉米的基礎上,每斤加上幾分錢賣給大貿易商或者糧庫。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不掙錢,甚至出現虧錢,也就沒人去下鄉收購玉米了。

而今年的玉米市場行情,就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不僅對于糧販,也包含貿易商們,對于今年玉米價格走勢“看不清”。

按照往年的玉米價格走勢,進入4月份後,玉米價格就開始大幅度的上漲了,而今年情況恰好相反,玉米價格不僅沒漲,還出現了持續下跌的走勢。在4月份時,基層玉米價格還能在1.10-1.15元/斤左右,而到了5月份,多地基層玉米價格已跌至了1元/斤左右。

正是由于不斷下滑的玉米價格,讓下鄉收糧的糧販減少了,可能今天收購價格為1.05元/斤,到了第二天就降到了1.04元/斤。與其冒這個風險,不如不去收玉米,不掙錢也比虧錢強。

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一些農戶覺得,自家的玉米賣不出去了。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對于目前家中還有玉米沒賣的農戶們,還是認為目前玉米價格較低,不舍得去賣,惜售情緒較重。

畢竟去年10月份玉米剛收獲時,玉米價格還能賣到1.25-1.30元/斤左右,如今隻有1元/斤左右的價格(2022-2023年玉米價格最高時,超過了1.50元/斤),落差比較大,還在等待着玉米價格大漲。

玉米價格大跌,烤肉店把玉米當燃料惹争議:浪費糧食還是助農?

國内玉米充足,為何還要進口玉米?

從目前玉米市場供需來分析,供應充足,而需求有限。一方面養殖業比較低迷,養殖戶補欄意願不強烈,對于玉米需求較少。另外一方面, 部分地區深加工企業開工率也不高,再加上玉米價格變化較快,不會大量囤積玉米,而是采取随采随用的政策。

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資料,2023年,全國玉米産量5776.8億斤,比上年增加232.8億斤,增長4.2%。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全年進口玉米數量2714萬噸,遠超720萬的進口配額限制。2022年也進口了2062萬噸玉米,2021年更是進口了2835萬噸玉米。

一邊是國内玉米收購少,一邊是大量進口玉米,就會令人不解,為何要這樣做?

針對此問題,農業農村部在今年1月份時,就給出了相應的解釋,大陸實施的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内,確定産能、适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利用國際糧源适當彌補緊缺品種産需缺口、改善品種結構,對糧食保供穩價發揮了重要作用。

用4個字來回答就是保供穩價,通過相對較低的價格進口玉米,增加市場供應,穩定市場價格,保障糧食安全。

玉米價格大跌,烤肉店把玉米當燃料惹争議:浪費糧食還是助農?

玉米粒做烤肉燃料為何有不少贊成者?

回到開頭的事件,有一些種植戶對此做法表示贊成,原因之一就是需求方增多,有利于提高玉米價格。

目前玉米價格想要止跌轉漲,就要改變供需,當市場供大于求時,價格持續下跌。反之,當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會上漲。

在養殖業低迷、深加工企業需求少的情況下,如果在餐飲業能夠消耗大量的玉米,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了玉米市場的需求,對于玉米漲價是好事。

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