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朱元璋能夠從一個貧寒子弟蛻變成明朝開國皇帝,顯然是天時地利人和下才能有的奇迹。而坐擁天下之後,朱元璋也有了新的巨大的焦慮,那就是讓“怎麼才能讓老朱家千秋萬代地傳承下去”。

為了達到這目的,朱元璋不惜廢除宰相制度,增加自己的工作負荷,隻為了能夠強化皇權。同時,他又請名儒為皇子們講解四書五經、教授治國之道,還讓功臣徐達等武将教授皇子們武藝,使他們能夠在兼修文武的情況下,長成一個優秀的人。

比如朱元璋的長子,也就是皇太子朱标在這樣的教導下,除了缺乏殺伐果斷的霸氣之外,各方面就都基本符合朱元璋對大明儲君的标準了。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此後,朱元璋為造福子孫,還殺了大部分開國元勳,避免了功高蓋主的現象的出現。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皇太子朱标會早于他離世,而他身死後,明朝的帝位之争也注定沒有停歇的時候。

其中,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的繼位就是曆經坎坷,而他身上也存在了600年來至今無解的謎團。

朱标身死,朱棣謀位

朱标是朱元璋的長子,母親是孝慈高皇後馬氏。在朱元璋尚未稱帝,還是吳王的時候,朱标就已經被朱元璋作為繼承人看待,被立為了世子。

後來,在朱元璋的安排下,朱标開始跟随宋濂學習經傳,受到了悉心的教導。而朱标表現出來的仁厚品性和突出才能,也讓朱元璋對他更加認可。可以說,朱元璋不管是吳王時期還是後來成為明太祖,都沒有過舍棄朱标、另尋繼承人的想法。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朱元璋稱帝之後,第一時間确定了朱标的皇太子身份,顯然,他放出的訊号就是朱标是釘闆釘釘的接班人。而當時的朱标性格仁慈寬厚,對弟弟十分友愛,在秦王、晉王、燕王、周王等人中有着最高的威信,後者也沒有太多想要挑戰他地位的想法。

而朱标從小熟讀儒家經典,在朝中也受到諸多文臣的支援,而武官方面也不會質疑朱元璋的決定,對朱元璋所選擇的接班人心存善意。這使得朱标在皇位繼承一事上沒有經受太多的磨難。

然而,沒有人能想到,就是這麼一位鐵闆釘釘的繼承人,最後會因為風寒去世,進而掀起明朝皇位繼承的風雲變動。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朱标去世時年僅38歲,而朱元璋此時已到了65歲。親手送走自己培養多年的皇太子,對朱元璋來說無疑是一件痛徹心扉的事情,多年來的努力也功虧一篑。

在遭受此番打擊之後,處于暮年的朱元璋越發少了以往的果決,在重新選擇繼承人一事上,也顯得尤為沖突和焦慮。這也使得朱元璋四子朱棣對皇位有了更大的野心。

朱棣是朱元璋所有兒子中,除了朱标以外最為出類拔萃的一個。自小就在跟随父親南征北戰的他,于軍事上也展現出了突出的能力,駐守北平後更是所向披靡、揚名沙場,得到了朱元璋的器重。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朱标還在世時,眼見朱元璋決心之強,朱棣也沒有想要挑戰父親和哥哥的想法,但朱标死後,朱棣就再也掩蓋不住自己的野心。朱元璋正是因為知道這樣,才在糾結良久下後立下朱标長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并于死前立下“諸王臨國,毋得至京”的遺诏。

然而,就在朱棣雖然不服氣但也打算安穩度日的時候,已經登基的朱允炆卻多疑了起來。他以罪廢周王、湘王、代王、齊王、岷王的方式,引起了朱棣的深深忌憚和反抗之心,因而這對皇室叔侄就開始了正面的對抗,并最終以朱棣取勝和登基稱帝作為告終。

新一輪叔侄相争

朱棣成為明朝第三任皇帝之後,勵精圖治的管理天下,并取得了“永樂盛世”的偉大功績。與父親朱元璋一樣,朱棣也希望自己的血脈能夠一直牢牢坐在皇位之上,将老朱家的光輝繼續發揚光大。為此,他在培養繼承人一事上也投入了很大的心血。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盡管他看重的繼承人也就是太子朱高熾最終順利登基,但卻以登基一年因病離世的“成就”讓朝臣複刻了朱元璋當年的焦慮。

更不用說,朱棣怎麼也不能想到,他之前經曆的事件,會在他的長孫朱瞻基身上再次重制。隻是當時朱棣是叔侄相争中的皇叔,而朱瞻基将是新一輪叔侄相争中的皇侄。

朱棣還在世時,在長子朱高熾和次子朱高煦中更為屬意前者。朱高熾雖然先天身體條件不太好,有肥胖的體态和不太利索的腿腳,但他“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的品行,讓朱棣對他非常滿意。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相反,次子朱高煦則“生性狡黠、狠愎”,引發朱棣對其的深深擔憂,就連朱元璋在世的時候,都沒有對這個皇孫給過什麼好臉色。

然而,朱高煦雖然人品不太好,但在帶兵打仗一事上卻非常有天賦,立下過不少的功績。而也是正因為如此,他才一直都是沒有隐藏自己的真實性情,在京中為所欲為,對性情溫厚的兄長朱高熾更是頻有挑釁之舉。

可以說,如果不是朱棣壓着,且在死前就将朱高熾推上帝位,最終坐上皇位的還不一定是朱高熾。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而朱高熾性情仁厚,對這個弟弟的很多行為也都沒有另做他想,甚至在朱棣死後,對這個弟弟有多善待,多次對他進行了嘉獎。這也使得朱高煦誤以為朱高熾是在懼怕着他,行事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朱高熾在還是太子的時候,身體健康方面的情況就不太理想。成為皇帝之後,更是因為繁重的事務壓垮了身體,登基一年就因病離世。

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此時繼位的人毫無疑問會是太子朱瞻基。但有朱棣殺侄奪取皇位的事例在前,有強大野心的朱高煦也決定要與朱瞻基展開皇位的争奪。

朱高熾去世之前,朱瞻基奉其指令,前往南京拜谒朱元璋的皇陵。是以,在聽聞朱高熾的死訊後,朱瞻基不管是出于吊唁父親的需要,還是立即登基稱帝的需要,都要立刻傳回京城。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而朱高煦就是打算要在朱瞻基回京的路上将其截殺,以便順理成章地搶過皇位。

然而,盡管朱高熾始終沒有正确認識朱高煦的為人和野心,朱瞻基還是對這位叔叔的品性和行事有充足的了解的。預感到朱高煦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在返京的路上也提起了最大的警惕之心。

按照正常的程式,朱瞻基本應該在回京之後才接受遺诏,但為了避免事情陷入更為糟糕的情況,他在中途抵達良鄉的時候,就接過遺诏,成為了鐵闆釘釘的第五任皇帝。

而返京的途中,他也通過計謀順利躲過了叔叔朱高煦的追殺,在這場叔侄相争中輕易地奪得了勝利。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顯然,朱高煦這位皇叔全然沒有朱棣這位前皇叔的實力,而朱瞻基的能力也要遠勝于以前的朱允炆。

至今未解的謎團

從朱瞻基和朱高煦的争奪中,顯然是朱瞻基占據了絕對優勢,而他能夠成為最終赢家,也與他順利躲過朱高煦的追殺有着至關重要的聯系。

關于朱瞻基沒有傳回京城便在良鄉接受遺诏,以及他如何知曉朱高煦的行動以至于躲過其追殺,這期間究竟是他的計謀還是父親朱高熾事先就為他安排好的計劃,都引發了人們的深深好奇。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謎團重重,600年來至今無解

然而,這一謎團曆盡600多年仍未能有解開的可能,而曆史的軌迹也已經按部就班地往前走去,再無回頭探尋的可能。

結語:

在面對強悍的皇叔的時候,朱瞻基的做法顯然要比朱允炆的做法來得更加妥當。後者主動作死,前者避其鋒芒,先行在良鄉接受遺诏,登基稱帝,後又仔細分析朱高煦的行動,巧妙避開其追殺,留得性命回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