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扒井沿的蛙
編輯|扒井沿的蛙
躺在醫院裡的楊少華,皮包骨頭,動彈身子還得有人挪動。
可下了床的楊少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抽華子、打麻将,隻要是消遣的活動那是一個不落。
2024年,郭德綱51歲,楊少華已經92歲了。
比老郭将近大一輪的“老少華”,冒着高血壓,心腦血管複發的危險,依舊是玩心不滅。
人家90多歲喝茶養生遛鳥散步,他90多歲抽煙喝酒大口吃肉。
哪怕身體不适住進ICU,手裡握着的酒杯卻堅挺依舊。
網友每每看着他把住院當成家,躺床上骨瘦如柴,青筋乍現的虛弱狀态。
都很不了解為何平日裡不把透支身體的“壞毛病”改掉。
可話又說過來,如果你了解楊少華,或許才知道他本性如此,誰勸也沒用。
他并非相聲裡說的最好的,但的的确确是相聲裡玩得最花得。
何謂童年
對楊少華來說,他的童年生活非但不快樂,反而充斥着為生活奔波的忙碌和艱辛。
他出生在1931年的北京,時代動亂,民不聊生。
父親很早便撒手人寰,留下母親一人養活幾個孩子,負擔可想而知。
也是以,在家裡排行老四的楊少華,從記事起便跟在母親身後靠撿垃圾維持生活。
由于成長過程中沒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楊少華十幾歲的時候還像個幼童,骨瘦如柴。
不過那年代的小孩大多數都這樣,他看起來也并未太過顯眼。
13歲那年,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楊少華進入西單鞋廠做學徒,終于能吃口飽飯。
鞋廠旁邊是家茶樓,忙裡偷閑的楊少華總愛守在門口,聽那些登台獻藝的人唱曲兒說相聲。
對他來說,那些人表演時的專注癡迷,是他從未體會過的狀态。
他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站上舞台,成為人人叫好的名角。
可在那之前,還是得先吃飽飯才行。
在鞋廠工作了幾年後,楊少華終于逐漸長大。他明白了什麼是夢想,對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更高标準的追求。
一番思索過後,楊少華還是堅持加入了那家茶社,哪怕隻能在裡面跑堂打雜。
可有天賦的人到哪都不會被埋沒,在空閑之餘,楊少華總會根據記憶中那些人的模樣,自己躲到一旁說相聲。
他說的頭頭是道、感情充沛,還真有那麼點藝術氣息。
沒過多久,相聲大師郭啟榮便發現了這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楊少華順勢拜了郭啟榮為師,如饑似渴地學習知識。十六歲那年,他便已經能夠一人登台演出。
這一說便是四年,楊少華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長成了成熟硬朗的20歲青年。
他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台風,說起相聲來也更加自然穩妥。
郭啟榮對有這麼個徒弟十分欣慰,不留餘力地教導他真功夫。
在18歲那年,楊少華和妻子朱志英相識。
對方常去茶樓聽他說相聲,溫婉賢惠的模樣十分可人。
而楊少華也在日複一日的會面中動了心,憑借一張巧嘴很快便将美人拿下。
婚後,朱志英很快為楊少華生下長子楊威。
說相聲作為副業,轉來的收入養活他自己還岌岌可危。為了養家糊口,楊少華不得不找個班上。
他在朋友的推薦下進入了天津大明鋼廠工作,還因為會說相聲很快加入了工廠内的文工會,成為其中的文藝骨幹。
一次偶然,給了楊少華真正成為一名相聲演員的絕佳機會。
老天賞飯吃
為了豐富勞工們的娛樂生活,大明鋼廠時不時便會請來一些知名演員表演節目。
一次,天津南開曲藝團來到大明鋼廠,如往常般進行表演。
可不知怎的,男演員穆祥林的狀态完全稱不上好,又是卡殼又是忘詞兒。
見狀,察言觀色功夫一流的楊少華立馬自請上台,幫穆祥林補台救場。
有了他的幫助,對方漸漸找回狀态,甚至發揮的更加出色,帶來了一場精彩無比的演出。
而楊少華這一幫忙,也被南開曲藝團的上司發現了他的亮點。
如滄海遺珠般,楊少華終于有了機會散發自己的光芒。
他從大明鋼廠調出,加入了南開曲藝團,真正成為了一名相聲演員。
剛加入曲藝團的時候,楊少華和相聲名家馬三立的兒子馬志明搭檔,成為了一對兒組合。
一個說一個捧,二人精湛的相聲功底給衆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們在津門曲荟中接連表演了《戒煙》、《地理圖》等經典節目,全都大受好評。
不過,這個組合也隻持續了三年時間,二人便因為表演風格不同分道揚镳。
說是這樣,其實也有一部分原因出在楊少華身上。
他自己是憑本事走到今天,對馬志明這樣的“關系戶”極其看不上。
一來二去的,二人之間的沖突積攢的越來越深,不分開也沒辦法繼續合作。
那之後,由于種種原因,楊少華再次被下放到工廠勞動。他不願放棄相聲這門功夫,走街串巷的進行表演。
最差勁的時候,楊少華被觀衆們轟下台兩次,第三次才獲得掌聲。
不僅如此,由于他的表演太過精彩,觀衆們連續要求他返台四次,說了四段!
經此“一戰”,楊少華的名聲終于打了出去,他也變成了相聲界小有名氣的“大師”。
重回北京之後,楊少華已經年過半百。朱志英接連為他生下四個孩子,生活的壓力漸漸變大。
通過朋友介紹,楊少華結識了相聲大師侯寶林,還跟對方合作為他捧哏。
他住在侯寶林家裡,仿佛回到了當初向郭啟榮求學的日子。那種不知疲倦的狀态,讓侯寶林看了都大為震驚。
閑暇之餘,楊少華總會琢磨怎麼才能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
受其他大家影響,他在演出時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要借鑒别人的表演方式。
侯寶林為他指點迷津的同時,也會經常跟楊少華交流讨論。
有了大師的幫助,楊少華在50多歲的時候竟然二次拓寬了眼界,重新認識到了相聲的意義和内涵。
那之後,楊少華和趙偉洲搭檔,表演了《枯木逢春》、《危言聳聽》、《最佳顧客》等知名相聲作品。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要數《枯木逢春》。
這是二人的初次合作,楊少華也在這次表演中創造出了“蔫哏”的表演手法。
這時的楊少華,頗有些大器晚成的意思。
随着年齡的不斷增長,他的知名度也終于達到頂峰。
“灑脫”的晚年生活
要讓楊少華說自己這麼多年來最大的成就,那肯定是培養出了小兒子楊議接班。
他在2022年帶着楊議參加了全國電視相聲大賽,楊議不負衆望的拿下了一等獎。
上陣父子兵,有了楊少華的幫助,楊議很快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夕陽紅》、《賀歲片》、《腦筋急轉彎》等知名作品,相信但凡對相聲較為關注的聽衆們都有所了解。
次年,他們父子二人表演的對口相聲《肉爛在鍋裡》還拿下了相聲大賽的一等獎,而楊議的實力也終于獲得了觀衆的認可。
盡管是長久以來的執念,可還是直到2018年,86歲的楊少華才首次登上春晚舞台。
他在獨幕喜劇中飾演了一位急着存款的老人,雖然跟相聲無關,可還是讓楊少華欣喜異常。
在全國觀衆面前露臉,這是他這麼多年來最大的願望。
三年之後,楊少華還登上了央視元宵晚會的舞台,表演了猜燈謎節目《送春聯》。
在演出之外,他幫楊議在天津創辦了自己的相聲社,真正有了自己的“廠牌”。
楊少華對小兒子的偏心肉眼可見,是以其他幾個孩子也不甘示弱,把父親當成了推銷的最佳助手。
他的三兒子楊倫是開飯店的,生意不好的時候便把楊少華推出來在路邊賣便當。
老爺子目光呆滞行動顫顫巍巍,卻依舊要在兒子飯店的開業典禮上登台剪彩。
不僅如此,楊倫還試圖帶着父親搞直播賣貨,趕上這股富裕的東風。
他稱自己這麼做隻為了讓父親樂呵樂呵有點事做,可真正原因誰又能清楚呢?
不過,早些年,楊少華一直跟小兒子楊議一起生活。
每逢楊議登台演出或參加活動,現場定能看見楊少華為他坐鎮。
父親的幫助讓楊議賺的盆滿缽滿,他的行事也愈發嚣張。
為了彰顯自己的文藝氣息,楊議花7000萬建了私人美術館,卻不到半年便被舉報涉嫌違建。
他的豪宅足足有3000多平,價格更是無法想象。
但自從楊少華大病一場住進ICU後,楊議便很少出現在父親身邊。
隻有楊倫端着自家飯店的奢華大餐擺在父親桌前,似乎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孝順良善。
不過,從醫院出來後的楊少華依舊多次參與聚會,大魚大肉毫不忌口,酒杯也從不離手。
他将灑脫二字貫徹到底,似乎從不為自己的身體考慮。
結語
回望楊少華的一生,無可否認他在相聲界曾有的光輝成就。
妻子早逝後,他一人将幾個孩子拉扯大,也确實是位負責的父親。
抛開如今幾個孩子對他的态度不提,或許楊少華本人也願意在自己生前能多給點幫助。
唯願老爺子身體健康,能再多享受一陣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亦能再多吃幾口大魚大肉,多喝兩杯美妙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