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端局現原形!張鎮麟G3全場低迷,媒體人細數三大缺點

中原標準時間5月7日,遼甯男籃在客場遭遇滑鐵盧,以82比98不敵廣東男籃,系列賽大比分被拉至1比2,形勢變得岌岌可危。在這場關鍵戰役中,備受矚目的年輕前鋒張鎮麟的表現讓人憂心忡忡,他的資料和場上發揮均出現了大幅度下滑,成為賽後熱議的焦點。

高端局現原形!張鎮麟G3全場低迷,媒體人細數三大缺點

賽後,知名籃球媒體人麥穗豐在社交媒體上深入剖析了張鎮麟狀态不佳的原因,直指其技術缺陷的“痛點”。麥穗豐認為,張鎮麟在高強度對抗下的結合球能力,即控運能力,未能達到職業比賽的要求,這是他表現掙紮的主要根源。簡單來說,就是他帶球突破時的控制和應變能力還不夠“硬核”。

高端局現原形!張鎮麟G3全場低迷,媒體人細數三大缺點

張鎮麟的身體素質在同齡人中堪稱一流,速度與力量兼備,這讓年輕的他在成長路上過于依賴這些天賦,通過第一步的爆發力和強壯的身體優勢來突破得分,而忽視了細膩的控球技術和處理球能力的打磨。青少年時期的他,或許隻需一個簡單的加速就能甩開防守者,但這在成人級别的比賽中就行不通了。對手一旦封堵了他的突破路徑,要求他減速尋找其他進攻方式時,張鎮麟就會顯得手足無措,心态也跟着受影響,表現自然越來越不盡如人意。

高端局現原形!張鎮麟G3全場低迷,媒體人細數三大缺點

特别是在國際賽場上,面對菲律賓的那場比賽,張鎮麟多次選擇中距離跳投而非沖擊籃下,這一行為引來了廣泛的質疑。但麥穗豐給出了更為深入的解讀:這或許是張鎮麟在高壓之下,基于自我能力評估後做出的無奈選擇。他明白自己在持球突破方面的短闆,擔心在關鍵時刻因控球失誤葬送機會,是以選擇了相對“安全”的中投政策。

高端局現原形!張鎮麟G3全場低迷,媒體人細數三大缺點

回到CBA的舞台上,張鎮麟雖然偶爾會有亮眼表現,比如在廣州龍獅的那場精彩比賽,他依靠空切、快攻和三分球展現了自己的得分手段,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他依然回避着持球進攻的問題。他的出色表現更多建立在隊友的配合和個人無球跑動之上,而非自主創造得分機會。

高端局現原形!張鎮麟G3全場低迷,媒體人細數三大缺點

在系列賽的第一場,張鎮麟狂砍34分,但這并非他一夜之間解決了持球攻的問題,而是對手廣東隊在内線防守上的調整給了他突破的空間。然而,随着比賽深入,廣東隊加強了内線的保護,尤其是周琦的回歸,讓張鎮麟的突破路線被嚴密封鎖,甚至在與實力看似不如自己的對手對位時,也顯得頗為吃力,這一切都暴露出他持球進攻能力的不足。

高端局現原形!張鎮麟G3全場低迷,媒體人細數三大缺點

麥穗豐的分析,并非對張鎮麟個人的苛責,而是指出了一種普遍存在于中國年輕前鋒中的現象:青年時期憑借身體天賦橫掃千軍,但在職業賽場的“高端局”中,缺乏紮實的持球進攻能力成為制約他們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高尚、曾凡博等人的經曆,也是類似的教訓,他們同樣在青年隊時期風光無限,但進入成年隊後,由于運球突破能力的缺失,最終隻能退居二線,成為定點射手或是快攻終結點,成長的天花闆觸手可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