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僑連中法,60載友誼寫新篇

作者:中國僑網
僑連中法,60載友誼寫新篇

當地時間5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巴黎,開始對法國進行國事通路。

僑連中法,60載友誼寫新篇

巴黎街頭,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生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從凡爾賽宮到故宮

人文交流腳步不停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雙方将合作舉辦貫穿全年的數百項精彩活動,涵蓋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遺産、旅遊推廣等多個領域。

僑連中法,60載友誼寫新篇

當地時間5月3日拍攝的巴黎埃菲爾鐵塔與參觀的群眾。(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普瓦提埃大學國際移民研究所研究員李志鵬表示,中法文化都是包容開放的。早在文藝複興和啟蒙運動時期,包括伏爾泰在内的很多法國思想家就對中華文化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法國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爾賽宮的裝飾中都能找到中華文化元素。

一直以來,兩國人文交流腳步不停歇。今年4月1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凡爾賽宮殿、博物館及國家園林公共機構聯合主辦的“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在故宮文華殿開幕。

4月1日,“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開幕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行。(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今年年初,一場充滿黔地風情的“中國文化周”在法國裡昂舉辦,中法家庭聯合會主席、法國小熊貓學校校長羅堅說,這是她第七次參與舉辦中國文化周,希望能架起一座文化橋梁,帶法國朋友領略多彩貴州、感覺美麗中國。

跨越百年一戰華工書寫共同記憶

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西方大國,中法關系長期走在中西方關系前列。早在百餘年前,中法兩國群眾便書寫下友好故事。一戰爆發後,北洋政府創造性提出“以工代兵”計劃,以民間的形式先後向法國、英國共輸送14萬華工。香港大學曆史系教授徐國琦接受小僑采訪時曾表示,華工身強力壯,在一戰西線戰場負責挖道地、排雷、運輸物資等工作,為一戰結束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100周年紀念活動上,一戰華工的故事出現在巴黎凱旋門前。在70多名國家元首的見證下,一名華裔女孩用國語朗讀了華工顧杏卿百年前的日記。幾乎被遺忘的華人勞工終于得到跨越百年的慰藉。如今,每逢清明前後,旅法華僑華人都前往墓園紀念無名英雄。今年參加舉辦紀念活動的法國外籍兵團退伍華人協會會長徐大玉表示,華工中有2萬人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目前隻有1589人有記錄被分别安葬在24個陵園,其中大部分人的遺骸被埋葬在諾萊特華工墓園,還有很多先輩的遺體不知道被安葬何處。

僑連中法,60載友誼寫新篇

當地時間4月7日,百餘人齊聚法國北部的諾萊特華工墓園,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遇難的華工。(徐大玉 供圖)“我們的先輩曾經為法國這片土地流血犧牲,為維護世界和平奉獻生命,他們不但在戰後為重建法國作出了貢獻,還留下來組建巴黎唐人街。”徐大玉表示,這是中國與法國的共同曆史及記憶。從安身立命到融入主流

經貿合作日益密切

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内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2024年,法國是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和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賓國。60年間,中法兩國保持持續良好關系,不僅促進了華僑華人經濟活動的多元化發展,還促進了法國城市商業活動空間的整體發展。餐飲業的菜刀、服裝加工業的剪刀、皮革加工業的皮刀是法國華僑華人的“三把刀”,也是他們的主要謀生方式。

僑連中法,60載友誼寫新篇

當地時間5月4日,法國巴黎街道挂起中法兩國國旗。(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時至今日,除傳統的餐飲、服裝、百貨和進出口貿易外,很多華僑華人進入新興行業,實作了從“三把刀”安身立命到融入社會的轉變。法國華商王雲儒從事葡萄酒行業多年。他表示,中國的葡萄酒市場與全球貿易發展息息相關,過去一段時間,中國葡萄酒市場的蛋糕有所縮小,中國不斷釋放擴大開放的信号,法國酒水集團也紛紛加緊在中國的布局。如今,王雲儒頻繁往返于兩國之間,并參與進博會、消博會等大型展會。在他看來,兩國友好給他的生意與生活帶來巨大機遇,華商應發揮其獨特的跨國資源,為兩國在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編輯:王琴

責編:馬海燕

僑連中法,60載友誼寫新篇

超800萬人次出入境!國家移民管理局資料公布→

“五一”出境遊,聽聽他們怎麼說→

僑胞冒雨迎接!“金喜”和“茱萸”到西班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