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60年十二月,赤狄攻打衛國,衛懿公禦駕親征,準備一鼓作氣将赤狄趕回北方,然而關鍵時刻,衛懿公的兵不聽話了,他們說:“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
衛懿公在位期間有一大愛好,就是喜歡鶴,喜歡到什麼程度呢?他将鶴放在很高的位置上,給它們加官進爵,還給地位高的鶴專門配備出行的車子,是以很多鶴地位很高,至少比臣子們高不少,這也導緻衛國人對衛懿公很不滿。
這種不滿在平時還沒有什麼,但遇到敵襲就是個大問題,不管是臣子還是将士,都讓衛懿公派鶴去迎擊赤狄。
仗還沒開始打,衛國自己就亂了,再加上衛國本身實力就很一般,單靠衛國根本阻擋不住赤狄的進攻。
很快衛國慘敗,衛懿公因為在戰場上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幟,直接被赤狄殺死,衛國就這樣被赤狄滅了。
當然,被赤狄所滅還有複國的可能,當時衛國人所剩不多,衛國的遺民包括男女共計730人,再加上共地、滕地的百姓共5000人,他們擁立衛懿公的堂弟公子申為衛國國君,是為衛戴公。
衛戴公是衛昭伯和宣姜的孩子,衛懿公之是以不被衛國人認可有一部分原因就在宣姜,宣姜是齊僖公的女兒,原本嫁的應該是衛國太子伋,結果宣姜的送嫁隊伍在黃河邊被太子伋的父親衛宣公攔截在了一座新落成的宮殿裡,然後衛宣公強娶了準兒媳宣姜。
宣姜為衛宣公生下兩子:公子壽和公子朔。後來公子朔想要做太子,就撺掇宣姜在衛宣公面前說太子伋的壞話,讓衛宣公對太子伋起了殺心,結果連帶着公子壽也被殺,第二年,承受不住的衛宣公就去世了,公子朔如願做了衛國國君,是為衛惠公。
衛惠公一度被趕出了衛國,還是衛惠公的舅舅齊襄公幫助衛惠公回到了衛國,重新做了衛國國君,同時,齊襄公讓妹妹宣姜嫁給衛宣公的兒子、太子伋的弟弟衛昭伯,兩人婚後生下三子二女:齊子、衛戴公、衛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衛惠公去世後,其子繼位,是為衛懿公。衛懿公做了不到十年國君就被赤狄給殺死了,因着衛宣公其餘的兒子都已經去世,衛惠公的後代也都已經去世,于是衛昭伯的次子就挑起了大梁,成為衛國國君。
衛戴公帶着衛人搭建草庵暫住在曹地,準備以此為據點複國。
但複國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至少光靠衛國根本不行,必須獲得别的諸侯國尤其是諸侯大國的支援,但如何獲得它們的支援同樣是一件難事,衛戴公剛即位就面臨這樣一個局面,這是對衛戴公的考驗。
就在衛戴公一籌莫展的時候,衛戴公的妹妹(也可能是姐姐)許穆夫人知道了衛國被滅的消息。
許穆夫人自小就展現出了她的與衆不同,先不說她的美貌和才華,就說她的愛國之心,是當時很多人所沒有的,這或許也和衛國的地理位置有關系。
衛國地處中原,周圍諸侯林立,更有大的諸侯國虎視眈眈,在諸侯大國舉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争王稱霸時,像衛國這樣的小國往往被卷入各種各樣的戰争中,誰強依附誰,一不小心就被打,還可能面臨滅國的危險。
許穆夫人很早就看清楚了衛國的處境,是以她希望自己能嫁到齊國去,齊國“大而近”,背靠大樹好乘涼,一旦遭遇諸如戎狄侵邊之事,衛國可以得到齊國的支援,但衛國國君非得讓許穆夫人嫁去“小而遠”的許國。
許穆夫人抗争過,也試圖給衛國國君講道理,但她最後還是嫁給了許國國君許穆公,這也是許穆夫人這個名字的來曆。
許穆夫人嫁去許國後,依舊關心祖國的安危,時刻懷念着故鄉,也是在這個時候,許穆夫人留下了《竹竿》、《泉水》等詩篇。
等到衛國被滅,許穆夫人第一時間就找到許穆公,想要許穆公出兵幫助衛國複國,但許穆公拒絕了。
實際上,許穆公自己也是經曆過複國的,當初鄭莊公攻下了許國的都城,然後奉許叔居許東偏,直到公元前697年,鄭國内亂,許穆公趁機奪回許國都城,趕走了鄭軍,複國成功。
許穆公自己經曆過複國,但說到底許國比衛國還弱小,尚自顧不暇,怎麼可能會出兵幫助衛國,這很容易引火燒身。
許穆公不願意幫助衛國,許穆夫人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決定自己快馬加鞭趕赴曹地與衛戴公會面,一到曹地,她就将車上的物品分發給衛人,然後與衛戴公商議複國之策。
他們一邊在曹地安家謀生,一邊整軍訓練,為複國做準備,同時許穆夫人還向齊桓公求援,希望齊國能幫助衛國複國。
有意思的是,就在許穆夫人千裡奔赴曹地的時候,許穆公不僅不幫忙,還讓臣子阻攔許穆夫人,試圖阻攔許穆夫人插手衛國事務,畢竟許穆夫人已經是許國國君的夫人,但被許穆夫人嚴詞拒絕了,她直接作了一首《載馳》答複許國的臣子:
載馳載驅,歸唁衛侯;驅馬悠悠,言至于漕。
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
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
視爾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衆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于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不管遇到什麼困難,許穆夫人一定要親自參與複國,這個信念很堅定,誰也不能阻止。
許穆夫人向齊桓公求助很快得到了齊桓公的回應,《左傳》記載:
“齊侯使公子無虧帥車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歸公乘馬,祭服五稱,牛羊豕雞狗皆三百,與門材。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
齊桓公派公子無虧率三百乘戰車和三千甲士戍守曹地,贈送給衛戴公駕車的馬匹和祭服五套,牛、羊、豬、雞、狗各三百頭,以及做門戶的木材,齊桓公還特意贈送給許穆夫人用魚皮裝飾的車子和上等的綢緞等等。
有了齊國的幫助,衛國的複國大計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然,這其中還發生了一件事,即衛戴公的去世,就在公元前660年,他當上衛國國君不久就去世了,其弟公子辟疆繼位,是為衛文公。
衛文公繼位不久後,齊桓公就率領諸侯聯軍讨伐赤狄,公元前658年,齊桓公率領諸侯在在楚丘築城,然後由周天子将其封給衛國做都城,衛國複國成功。
此次複國後,衛國又存在了450年,直到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胡亥廢為庶人,衛國才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