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并未慘敗,為何從此一蹶不振?耗光了戰略預備隊

作者:長江大中華

德國軍史學家卡雷爾對蘇德戰争兩大階段的評語是:“德國(可能)的勝利提前結束于斯大林格勒,而德國的失敗始于庫爾斯克”,這是無限接近精準的诠釋。

那麼,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并沒有像斯大林格勒那樣遭到慘敗,也沒有集團軍甚至軍級建制被蘇軍全殲,怎麼就從此一蹶不振進而發展到整個東線戰場崩盤呢?

最專業的軍事術語解答是:德軍戰略預備力量的徹底喪失。

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并未慘敗,為何從此一蹶不振?耗光了戰略預備隊

其實這也是從前線将領曼施坦因、克魯格到後方的德國陸軍總參謀部,都不支援希特勒發起“堡壘行動”的主要原因,這些與蘇軍交手将近兩年的身經百戰之帥,對東線戰場的局勢看得非常清楚:德軍若想重創蘇軍迫其退出戰争或者談和,唯一正确的戰術,是把好不容易積攢出來的戰略預備隊掌握在手中,在某個蘇軍可能發動進攻的戰略方向,以後發制人的方式迎頭痛擊。

而若想了解曼施坦因之流的戰術理論,你必須首先了解庫爾斯克戰前的蘇德戰場形勢,在1943年初結束的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德軍損失慘重,但是曼施坦因用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遏止了蘇軍乘勝前進的步伐。

随着蘇聯大地泥濘期的到來,雙方跟1942年春季一樣,再次形成了戰線對峙。這條縱貫南北的戰線,從列甯格勒延伸到克裡木,兩側是人類曆史上最龐大的交戰軍隊,總數量突破1200萬兵力。

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并未慘敗,為何從此一蹶不振?耗光了戰略預備隊

這一年德國開始進行戰争總動員,再次征召了200萬新兵入伍,是以盡管在斯大林格勒損兵折将,東線德軍仍然達到了330萬人的野戰陸軍兵力峰值,數量甚至超過了1941年“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實施時的人數(320萬),同時由于芬蘭尚未退出戰争,配合德軍作戰的仆從國軍隊還有150萬人。而當面蘇軍經過不斷地動員和補充,在戰場上則已經擁有660萬野戰陸軍。

可以用最簡單最直白的方式,來說明東線戰場當時的軍事形勢,我們知道,在武器和人的結合方面、訓練和意志層面綜合考量的結果,平均下來德軍的品質優勢應該在2比1左右,也就是一個德國兵差不多可以對付兩個蘇軍。如果德軍戰場兵力比大于這個值,則德軍有能力取得戰略主動權,如果小于這個值,那麼德軍将被蘇軍的數量優勢所碾壓,這一點毫無争議。

粗略計算,蘇軍在不得不分出100萬兵力應付素質更差的仆從國軍隊之外,能夠拿出來與德國人對壘的大約是560萬人。

如果是維持戰線的均勢和穩定,按照1比2的品質差距,德軍隻需要在前線保持280萬的野戰陸軍即可,這樣就可以騰出50萬左右的戰略預備隊,尤其是會把大部分快速師(裝甲師、裝甲擲彈兵師和摩托化師)囊括其中,進而成為德軍最精銳的打擊力量。

是以曼施坦因的戰術理論,就是充分利用這50萬精銳部隊,在蘇軍可能的進攻方向上,實施猛烈的反突擊和反包圍,進而在機動作戰中盡量殲滅蘇軍有生力量。遺憾的是(原諒筆者這麼說),希特勒“我們總是先動手”的理念坑殺了德國陸軍,這位陸軍總司令隻要手上有一點點賭本,就一定要先發制人。

而這所謂的“賭本”不是新征幾十萬人、不是生産幾千輛戰車也不是制造幾千架飛機,是可以集結調動起來的這50萬戰略預備隊,東線德軍的核心突擊力量。在他賭徒心理的作祟下,最終否決了前線将領的提案,一意孤行發起了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并未慘敗,為何從此一蹶不振?耗光了戰略預備隊

為什麼在庫爾斯克德軍必敗?還是套回前面的品質和數量問題,由于洩密等種種原因,蘇軍對希特勒試圖削平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戰役構想完全掌握,是以在這一地段預先集中了中央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的250萬大軍,德國人哪怕想打個平手也必須調集125萬以上的兵力。而事實是,對蘇軍嚴陣以待還蒙在鼓裡的希特勒,僅僅能夠集中南方集團軍群大部、中央集團軍群一部共90萬兵力,結果還不清晰嗎?注定會頭破血流。

為什麼德軍從此徹底失去了戰略主動權?因為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損失了50多萬人馬,并且都是最精銳的快速部隊,莫德爾和霍特的十幾個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機械化師)被基本打殘,東線德軍至1943年底被全殲56個師、重創162個師,無可挽回的損失了大量有經驗的官兵,總兵力下降到280餘萬人。而這個損失是德國無論如何不能彌補的,它的動員能力已經到了極限。

按照朱可夫的記錄,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損失了1500輛戰車,其中包括為數不少的虎式和豹式,另外損失了3700架作戰飛機和3000門火炮,不過1943到1944年度德國的軍工生産也逆天地達到了峰值,還是有能力補充這些技術兵器戰損的。

東線國防軍和黨衛軍的精銳裝甲軍,之是以在庫爾斯克戰後難以恢複元氣,所缺少的是能夠熟練掌握武器的士兵和士官,而不是那些新出廠的兵器,大批“戰鬥群”的存在,正是因為德國人在兵力補充上黔驢技窮了。

同時希特勒又抽調了部分東線兵力增援意大利戰場,德軍在東線的野戰陸軍連280萬的規模都不複存在了,而蘇軍盡管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也損失了80萬兵力,但卻很快就完成了補充,至1943年秋仍然恢複到660萬人的規模,并且從将軍、軍官到士兵的作戰經驗和自信心都大幅度提升,遠非1941年可比。看懂了吧?

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德軍的兵力僅僅能夠維持四面漏風的戰線,再也無力組織有效的反突擊,更别提組織大規模進攻了,戰場主動權已經拱手相讓。

現在就輪到蘇軍可以在任一方向上集結機動兵力,實施大規模的進攻戰役了,每每都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合圍當面德軍,而德國人卻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戰場上一個蘿蔔一個坑,再無精銳預備隊可用,隻能被動挨打眼睜睜被蘇軍各個擊破。

從第聶伯河防線被突破開始,德軍已經事實上進入崩潰期,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個别或者局部的戰術小勝,都無法扭轉整個戰争大勢,希特勒唯一能做的就是“挖瘡補肉”,極力拖延蘇軍的推進速度。

在其後蘇軍的“十次打擊”中,随着更多德軍建制部隊被全殲,東線戰場的兵力差距呈幾何式被放大,到這個時候,别說什麼“救火隊長”莫德爾,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德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