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法建交親曆者汪華:每次看到五星紅旗飄揚都無比激動

中法建交親曆者汪華:每次看到五星紅旗飄揚都無比激動
汪華在法國

1964年初的一天,在北京大學教法語的汪華突然迎來了兩名特殊的客人。來人是兩位外交部的官員,因為汪華在法國出生長大,他們要向這位“法國通”請教一個重要檔案中的法語文法問題。

汪華的父親是大陸著名的實體學家、中科院院士汪德昭。汪德昭在法進修期間,1937年4月25日,汪華就出生在巴黎。直到1956年随父母回國,汪華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都在法國度過。

從“法國通”口中得到滿意的答複後,到訪北大的外交部官員悄悄告訴汪華:就在昨天,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已經在瑞士簽署協定,即将正式建交,三個月内就要互派大使。而他們詢問汪華法語文法的那份重要檔案,正是中法建交聯合公報。

當時,新中國長期被美國等西方國家孤立,中蘇關系也已逐漸惡化,與法國建交無疑是新中國外交的一項重大突破。當面聽到這一消息,對法國有着特殊感情的汪華興奮異常。沒想到接下來,對方的一番話更令汪華驚喜。

“你在法國出生長大,法語這麼好,願不願意跟我們一塊到法國建館去?”

中法建交親曆者汪華:每次看到五星紅旗飄揚都無比激動
中法建交60周年,汪華在中國駐法使館的春節招待會上與駐法大使盧沙野合影。

汪華很爽快地就答應下來。他說道:“我願意接受組織的安排,讓我繼續在學校教書也可以,去法國工作也可以,都沒問題。”

就這樣,因為一個法語文法的疑問,年輕的汪華從北京大學調入了外交部,成為中法建交後第一批駐法外交官中的一員。

中法建交親曆者汪華:每次看到五星紅旗飄揚都無比激動
年輕時的汪華在中國駐法國大使官邸前。

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2月23日,宋之光率領的中國駐法使館建館小組從瑞士日内瓦乘火車抵達巴黎裡昂車站。一下車,汪華便被眼前的人山人海所震驚,站台上歡迎的人群足有三四百人,大家都想來看看新中國外交官的樣子。時隔60年,那熱烈的景象仍然讓汪華難以忘懷。

抵達巴黎後,建館小組需要為中國首任駐法國大使黃鎮標明大使官邸。這項有些緊迫的任務很自然地落在了汪華身上。那時候可沒有線上看房軟體,汪華和同僚快馬加鞭,每天要看兩三棟房子,最多時每天看六棟房子,花了将近兩個月的時間,看到第101棟的時候,終于在巴黎西北郊諾伊地區找到一棟合适的建築,成為迄今為止共12任中國駐法國大使的官邸。

那段時間,國内派出的一支藝術團正在法國演出。建館小組和藝術團商定,要為法國各界友好人士舉辦專場演出。由于是建交後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彙總後的嘉賓名單有2000多人。當時的電話必須先打到總機再轉給通話對象,汪華和同僚足足打了三天三夜的電話,每天隻睡兩三個小時,終于順利完成了嘉賓邀請工作。這次演出獲得巨大成功,成為中法建交後,駐法使館舉辦的首場重要活動。

當年10月1日,黃鎮大使在使館主持中法建交後第一次國慶招待會,場面十分隆重。招待會開始前嘉賓進場時,一位老華僑引起了正在迎賓的黃鎮和其他中國外交官的注意。步入使館院内,這位老華僑突然在五星紅旗的旗杆下停下了腳步。隻見他先是向五星紅旗敬禮,随後又三鞠躬。看到此情此景,汪華和同僚上前詢問。

“你們不知道,你們來之前,我們華人走在外面,法國人看不起我們,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人。”老華僑說,“現在你們在這兒,我們終于可以把頭擡起來了。”說着說着,老華僑就流淚了。

汪華說,這一幕他一直記在心中,即使離開外交戰線多年,每次看到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畫面,他的心情都難以抑制地激動。

中法建交親曆者汪華:每次看到五星紅旗飄揚都無比激動
汪華在中國駐法國大使官邸前。

幾十年來,汪華始終活躍在推動中法友好的一線。2004年,為表彰汪華為中法關系所作貢獻,時任法國總統希拉克授予他榮譽軍團騎士勳章。2019年,法國政府又将這一榮譽更新為榮譽軍團軍官。

今年1月中法建交60周年紀念日前夕,汪華再次踏上法蘭西之旅,參加貫穿全年的系列慶祝活動。北京日報用戶端記者采訪當天是4月25日,也是這位中法建交親曆者的87歲生日。采訪前,他專門提醒記者稍晚聯系,因為他要在巴黎的住處收看當天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船發射的直播。

“看到火箭起飛、上升的畫面,我的心情無法形容,沒有一個字能夠描述我的感覺。”汪華說,當時他用平闆電腦發了一個文章,隻有四個字:祖國萬歲。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記者 白波

流程編輯:U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