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已達72高齡的盛海琳,穿着樸素而溫馨的居家服,手中緊握一本厚重的相冊,雙眼深情地注視着其中兩張女兒的照片。每當目光落在那些笑靥如花的臉龐上,她的眼眸中都會泛起閃爍不定的晶瑩淚珠,回憶起那在十二年前猶如晴天霹靂般徹底改變了自己人生軌迹的決定。
遙想當年,盛海琳是一名榮譽滿載的軍醫,其職業形象深受同行們的敬重。然而,命運似乎在其步入花甲之年之際,為她策劃了一場令人無限惋惜的惡作劇。那是在2009年的春節假期,原本應是這個和睦之家歡聚一堂共度佳節的時刻,但是兩位至親的女兒婷婷與女婿卻在新婚燕爾的蜜月旅途中,因瓦斯中毒而不幸離世。
"僅僅三天之後,我便隻能懷抱着女兒的骨灰盒,默默地傳回那個曾經充滿歡聲笑語的家中。"盛海琳的聲音顫抖得幾乎無法成聲,淚水如同斷線的珍珠般滑落。她開始頻繁地夢到女兒的音容笑貌,甚至一度産生了自殺的沖動,隻是因為深愛的丈夫以及親朋好友的耐心勸導與陪伴,才使她暫時放棄了這個絕望的念頭。
失去了唯一的女兒,盛海琳陷入了長達兩個月的黑暗深淵之中。她開始對周圍的世界充耳不聞,對外界的關心與慰問視若無睹,甚至連"父親"、"母親"這樣曾經無比親切的稱呼都無法喚回她的心神。
盛海琳夫婦每日相對無言,淚水浸透了衣衫,靜靜地等待着痛苦逐漸消退。
"為了生存下去,我們曾試圖領養孤兒。"盛海琳感慨道,他們親自前往汶川地震災區及合肥各大福利院,但卻紛紛遭到了拒絕。所有人都認為,兩位年事已高的長者,實在難以承擔撫養孩子的重任。
正當所有的希望都變得渺茫之際,盛海琳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她決定嘗試試管嬰兒技術!盡管家人朋友們紛紛表示反對,甚至連丈夫起初也是堅決反對,但盛海琳在堅定信念之後,表現出了無比的毅力。
"如果你不能同意,那麼我們就離婚吧!"在妻子這句震撼人心的話語的壓力之下,丈夫最終選擇妥協。
在夫妻二人達成共識之後,盛海琳便踏上了一條充滿艱辛的求子之路。她從安徽出發,輾轉南京、上海,最後抵達北京,但每一次都被醫院無情地拒之門外。
當獲悉這位年近花甲的婦人懷揣希望去尋求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手術時,衆多醫院紛紛以各種理由婉言謝絕了她的預約申請。雖然有一部分開明的醫學專家對這位失去孩子的母親深表同情,但是面對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風險,他們仍然不敢輕易冒險嘗試。
盛海琳淚如雨下,苦苦哀求,但專家們卻隻能無奈地搖頭拒絕。眼見無路可走,她隻好再度向遠在安徽的昔日戰友求助,把最後的一絲希望寄托在解放軍105醫院。
憑着她那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對風險的清晰認識,她最終赢得了手術的機會。"那時我已經向醫院和醫生明确表示,無論任何潛在的風險,我都願意承擔。"盛海琳回憶道,"作為曾經的一名醫生,我有着豐富的生育經驗,我會全力以赴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
然而,盛海琳和醫生都明白,這份期待背後隐藏着巨大的風險。"我願意為科學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哪怕面臨死亡也毫不畏懼。"她坦誠地說道,"不過,對于我來說,死亡或許反而是一種解脫。"
為了恢複正常的生殖能力,從2009年7月起,盛海琳開始接受大量的雌性激素注射以及藥物治療,每天都要承受針紮之痛和并發症帶來的折磨。經過三個月的不懈努力,她終于恢複了月經周期,并順利進入了下一階段。
2009年10月13日,醫生們小心翼翼地将三個胚胎植入盛海琳的子宮内。
面對這個"奇迹",醫生們隻能默默地搖頭歎息。考慮到盛海琳的年齡因素,他們對這三個胚胎的成活率并不抱太大的信心。
當盛海琳興奮地告訴醫生這個喜訊時,對方沉默良久,難以相信眼前發生的事實。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并不輕松。随着孕期的推進,盛海琳遭遇了高血壓、低蛋白血症、嚴重水腫等諸多并發症的困擾,她的體重迅速飙升到了160斤。"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是煉獄般的煎熬,痛苦得讓人想放棄生命。"盛海琳低聲呢喃,眼神空洞而迷茫。
然而,每當她思及即将迎接兩位美好新生命的那份熱望時,内心頓時湧現出無窮無盡的能量,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在丈夫給予的全力支援和無微不至的照顧下,盛海琳堅定地一步一腳印地朝着生産的終點線邁進。
2010年5月25日,盛海琳孕期僅僅七個月,便奇迹般地分娩出了兩個弱小嬰兒。由于出現極為嚴重的早産現象,她們出生時的體重已然處于生死攸關的邊緣:姐姐智智僅有3.7斤重,妹妹慧慧更是僅有2.9斤。
命運的無情捉弄使姐姐在保溫箱中度過了漫長的37個日夜,妹妹則需要在那裡待上整整47天。
目睹着兩個嬌嫩的生命在保溫箱中承受着難以言喻的痛苦,盛海琳心中充滿了深深的自責。每日高昂的住院費用高達約六千元,這無疑給這對已經退休的夫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壓力。
正是從那時起,他們真切地體會到了“缺錢”所帶來的嚴峻挑戰。
盡管女兒們平安降臨人間,但盛海琳所面臨的挑戰才剛剛拉開序幕。兩個早産兒在醫院的住院費用已經是一筆巨額開銷,然而随着她們逐漸長大,更多的支出等待着這對退休夫妻去承擔。
為了賺取生活所需,盛海琳不得不在女兒尚不足百天之時就踏上了四處奔波的旅程。她曾經是一位資深的軍醫,具備豐富的醫學知識,是以在各地開設課程、傳播健康養生之道并非難事。
然而,這也意味着她将與家人長期分居兩地,并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辛勞。
為了讓妻子能夠安心投入工作,丈夫在附近找了一份工作,同時雇用了兩名保姆。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盛海琳開始在全國各地奔走,每月授課高達20餘節,在家停留的時間最長也不過四五天而已。
“在旁人看來,我當時似乎充滿活力、精神煥發。”盛海琳回憶道,“但實際上,我們夫妻二人仍在為女兒們的生活而忙碌奔波,根本無法像其他退休人士那般悠然自得地享受晚年時光。”
當智智和慧慧步入學齡階段時,更多的挑戰紛至沓來。一方面,2016年,年近古稀的丈夫不幸中風癱瘓,沉重的護理責任全部落在了盛海琳一個人的肩頭。
另一方面,兩個女兒在學校裡也遭受到來自同齡人的歧視和嘲笑。
"衆多人紛紛議論,聲稱您們是無父無母的試管嬰兒,且是經由非正常手段孕育而出。"每次遭受如此言論攻擊,智智和慧慧都會淚水漣漣,痛苦難當。
盡管年紀輕輕就已經展現出堅韌不拔、獨立自主的風範,然而在她們内心深處,仍然隻是兩個懵懂無知的孩子。
面對這般困境,盛海琳亦無法尋求他人援助,唯有親自引導女兒建立起堅定的自信心。"在她們尚處于稚嫩年華之際,我便傾盡全力培育她們獨立自主的品質。"她深知,相較于年輕父母,她與丈夫之間确實存在着一定的代際鴻溝。
多年來的拼搏奮鬥使盛海琳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019年,時值72歲高齡的她與19歲的慧慧雙雙身患嚴重疾病,性命堪憂,那一刻她深深體會到了生命的短暫與寶貴,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人的陪伴之中。
辭去工作之後,盛海琳全神貫注地陪伴着家人度過每一天。盡管曆經數十年的辛勤勞作,但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她與丈夫共同為女兒們積攢了近千萬元的殷實家産,以確定她們未來的生活和學業無憂無慮。
然而,即使如此,盛海琳依然擔憂自己的身體狀況日益惡化,恐怕無法長久陪伴女兒們成長。"我最基本的願望,就是能夠親眼見證智智和慧慧身披學士袍的那一刻。"盛海琳深情地說道,她甚至期盼自己能夠壽至百歲,見證她們組建屬于自己的溫馨家庭。
然而,撫養子女并非易事,僅僅滿足其物質需求遠遠不夠。"我不能讓她們感受到自卑。我期待家族的第三代降臨,但更為重要的是,我希望她們能夠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盛海琳深知,失去婷婷給自己帶來了多麼沉重的打擊,是以她竭盡所能地避免智智和慧慧遭受同樣的心靈創傷。
她從未避諱向女兒們講述姐姐婷婷的故事。每當談及婷婷,盛海琳的聲音中總是充滿了悲痛與驕傲交織的情感。她仿佛能看見婷婷身着法式束腰大衣的身影,那是她們最後一次相見的場景。
“我想,我們讓母親為您梳理一下頭發如何?”盛海琳的眼眸黯淡下來,仿佛又回到了那個隻剩下她與丈夫以靜默相依,淚眼婆娑的那段無助夜晚。失去獨生子女的那個時刻,帶給他們的是何等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
正是有過那份深切的體驗,盛海琳方才更為珍視現在的團聚時光。她輕輕地将每個女兒都攬入懷中,緊緊地擁抱,深情地親吻她們光潔的額頭,仿佛要将女兒們完全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
“母親深愛着你們,願你們能夠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盛海琳低聲呢喃道,輕柔地撫摸着女兒們的秀發,眼中充滿了無盡的眷念與離别的不舍。
智智和慧慧的降臨,使得這個曾經支離破碎的家庭重新找回了昔日的溫暖。然而,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艱辛,遠遠超過了盛海琳最初的預料。
她在女兒們還很小的年紀時,便開始着手培養她們自信獨立的人格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