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鍋的英文

作者:文彙
火鍋的英文

2024年3月6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刊發了一則深度報道,主标題是“全球辣菜20佳”(World’s best spicy foods: 20 dishes to try),副标題“從四川火鍋到牙買加烤雞,全球最辣的美食清單在此,這辣你扛得住嗎?”(From Sichuan hot pot to jerk chicken, here’s a list of the spiciest foods in the world. Can you take the heat?)。副标題開門見山,直接點名了四川火鍋(内文又稱重慶火鍋Chongqing hot pot),把它置于舞台正中的聚光燈下。在全球的美食版圖裡,川渝火鍋以其獨特的麻辣,獲評為最佳的辣菜之一,當之無愧。

火鍋的英文CNN用的是hot pot(字面義“熱鍋”),這個說法現在俨然成了标準。早些時日在我高中時代,英文課本裡的火鍋是chafing dish(字面義“加熱盤”),至今我仍印象深刻。多年後我到美國留學,攻讀語言學博士,研究英語詞典,探讨詞語奧秘,有了英語世界的生活經驗,才知道答案沒有想象中的簡單。

chafing dish和火鍋雖然外形上有些近似,但飲食文化不同,内涵明顯有别,不好輕易劃上等号。綜合各家詞典以及百科全書的說法,chafing dish是一種便攜式的炊具,上有金屬鍋盤用來承裝食物,下有酒精燈或其他燃燒劑作為熱源,置于餐桌上做簡易的烹調(或譯“加熱鍋”),或放在自助餐餐台上給食物保溫(或譯“保溫鍋”)。chafing dish不是菜肴,而是烹饪用具。

知名品牌的國文詞典,是我們認識詞語的可靠工具。基于職業本能,我不免查閱了幾本大型權威的漢英詞典,看看火鍋的英文它們是怎麼說的:

(1) hotpot; fondue 《牛津·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 chafing dish; fondue; hotpot 《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3) chafing dish; hotpot 《漢英詞典》第三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 hotpot; chafing dish; instant-boiled dish 《新時代漢英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

(5) huoguo dish; chafing dish; hot pot; fondue; instant boiled dish 《世紀漢英大辭典》,上海譯文出版社

(6) chafing dish; hotpot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複旦大學出版社

這些漢英詞典全都收錄了當今的标準答案hot pot,不過絕大多數都把它連寫為hotpot,兩種寫法有着一個空格之差,這個細微的差別值得我們留意。傳統上,連寫的hotpot(或譯“熱鍋”)是一道英國知名的熱菜,在砂鍋中放入肉品、洋蔥、洋芋等食材,注入湯水,密封鍋蓋,放進烤箱,經長時間文火烤制而成,以Lancashire hotpot(蘭開夏熱鍋)最有名。

英文詞語的聖經《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收錄了中國特色飲食的hot pot(火鍋),并在詞條裡明載,hot pot仿造自中文的“火鍋”(after Chinese huǒguō),分寫的hot pot是現在常用的拼法(Now usually in form hot pot)。OED給火鍋下的定義是:東亞烹饪的一道菜,就餐者在餐桌上把薄切的肉片和蔬菜等食材放到沸騰的湯底涮一下;也指吃火鍋用的金屬鍋(In East Asian cookery: a dish consisting of thinly sliced meat, vegetables, etc., dipped in boiling stock by the diner at the table; a metal pot used for cooking or serving such a dish.)。

OED做了英語詞彙的彙總分析,有助于我們宏觀地了解語情現狀。然而語言是活的,連寫的hotpot和分寫的hot pot之間的差別沒有那麼絕對,混用的情況比較普遍,甚至帶連字元的hot-pot也偶有所見,可兼指英國的熱鍋和中國的火鍋。這些拼寫的流動都有足夠的證據,在各種權威的語料庫中均能找到許多相應的展現。

火鍋的英文

根據OED的書證,1921年迎來了中國火鍋在英文裡的首秀,主角是東北酸菜火鍋(Manchurian hot-pot),刊載于英國老牌的《潘趣》雜志(Punch),文中的火鍋拼成帶連字元的hot-pot:在這場中國宴席上,他連吃了40道菜,包括知名的東北酸菜火鍋(At the Chinese banquet, he went through the forty courses—including the famous Manchurian hot-pot.)。

美籍華裔廚師作家黃頤銘(Eddie Huang)的成名作《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或譯《菜鳥新移民》)也給OED貢獻了一條hot pot的書證:我吃火鍋的時候,總要把沙茶醬和芝麻醬、大蒜油、一顆生雞蛋和一茶匙的醬油拌在一起(When I ate hot pot, I always mixed sa cha sauce with sesame paste, garlic oil, a raw egg, and a teaspoon of soy.)。沙茶醬是大陸台灣、福建、廣東常見的調味品,源自南洋的沙爹醬(satay sauce),這個火鍋蘸醬是典型的台灣配方,對照他台灣移民第二代的背景,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我關注英語裡的“漢源詞”(源自中文、直接借用的詞語)多年,特别留意英語詞典在這方面的收錄。2018年年底我針對OED做了嚴謹的普查,發現OED收錄了500個左右的漢源詞,有的借音(即音譯詞),比如漢語拼音的baozi(包子),有的借義(即意譯詞),比如直譯的tea egg(茶葉蛋)。我搜集的資料裡除了hot pot(火鍋)之外,居然還有一個近似但更直接的firepot(火鍋)。

一開始我以為firepot是中式英語,但進入詞條細讀才發現不是,OED并沒有把它标注為洋泾浜英語(Chinese Pidgin English)。OED的詞源解釋道,firepot仿造自中文的“火鍋”,可兼指炊具和菜肴(after Chinese huǒguō, denoting both the utensil and the dish cooked in it)。

那麼hot pot和firepot有何不同?OED是如此定義firepot的:用于東亞烹饪,是個金屬鍋具,碗形,中央有煙囪,下置熱源,在餐桌上用來烹煮湯菜或加熱保溫。也指用火鍋烹煮的菜肴。常用于“蒙古火鍋”(In East Asian cookery: a metal cooking pot consisting of a bowl surrounding a central chimney beneath which a source of heat is placed, used for cooking or warming broth-based dishes at the table; a dish cooked or served in such a pot. Frequently in Mongolian firepot.)。

很明顯的,這個firepot指的是涮羊肉用的銅鍋,也指用銅鍋涮着吃的菜肴,常見于中國北方。這種吃法據說原本盛行于蒙古族,是以才有Mongolian firepot(蒙古火鍋)的說法。

根據OED所載,firepot用來指銅鍋涮羊肉是新近才有的用法,第一筆相關的文獻記錄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出現。其實firepot在英語裡已有500年的曆史,比如古代投擲武器的火罐、化學實驗用的坩埚或蒸餾器、火爐或爐具用的燃料,這些都是傳統的用法。

我們再回過頭來,繼續看各家漢英詞典對“火鍋”的英譯。

有一半的漢英詞典也收了fondue(瑞士火鍋),不過瑞士火鍋和中國火鍋大異其趣。單詞fondue(字面義“融化了的”)源自法語,原指用融成液态的芝士做鍋底。瑞士火鍋的傳統做法是在鍋中把芝士加白葡萄酒煮融,再用火鍋叉(fondue fork)叉着面包蘸芝士醬吃。瑞士火鍋的品種日趨多元,是以基本款的芝士火鍋隻能畫蛇添足,加上定語,用cheese fondue強調(語言學稱之為返璞詞),才能明确所指。巧克力火鍋也很常見,英文是chocolate fondue。瑞士火鍋的炊具叫fondue pot。

兩本漢英詞典也收了instant-boiled dish(字面義“速燙菜”),也就是涮菜,把食材放到沸騰的湯水裡燙一下就取出來食用。單詞instant-boiled(速燙的)常用于instant-boiled mutton(涮羊肉,指食物),但英語詞典均未收錄instant-boiled或其原形動詞instant-boil,若要表達“速燙”或“涮”,英語裡有個現成的動詞blanch(過去分詞blanched做形容詞)或可考慮使用。

漢英詞典收錄的“火鍋”還出現了音譯的huoguo,僅此一例,讓我眼睛一亮。火鍋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特色之一,文化特色詞的英譯通過語音表達,此乃語言的常态,舉世皆然。

《不列颠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又稱《大英百科全書》)有200多年的曆史,是英語世界傳統的知識寶庫,它的線上版收錄了重慶作為詞條,介紹了重慶美食,特别提到了特色的火鍋,文中就以音譯的huoguo為主,以意譯的hotpot為輔作為注釋,這樣的思路和做法值得重視。

日本火鍋的例子讓人深思。日式火鍋“涮涮鍋”風行世界,英譯直接挪用了日語羅馬字的shabu-shabu,大型權威的英語詞典均收。近些年來,涮涮鍋在國内也頗為普及,連鎖品牌“呷哺呷哺”(讀如“蝦補蝦補”)如雨後春筍,呷哺呷哺就音譯自涮涮鍋的日語しゃぶしゃぶ(模拟湯水沸騰的聲音)。

日本學者石毛直道的研究表明,日本涮涮鍋脫胎自中國火鍋,也就是北京涮羊肉。上個世紀日本侵華時,日本人将涮羊肉的烹調法帶回日本,簡化而得今日之涮涮鍋。

子孫輩的日本涮涮鍋,英文用的是日語音譯的shabu-shabu,祖輩的中國火鍋,英文除了仿造、直譯的hot pot和firepot之外,能否也音譯為幹淨利落、原汁原味的huoguo?答案應該很清楚,端看我們是否願意這樣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