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泥濘片片

泥濘片片

泥濘片片

蔡內建/文

我很早就想寫寫羅進羅盟長。

近來讀松柏的文史專著《泥濘》,文中有個細節使我産生了興趣。松柏說他小時候經常住在羅府,一個星期怕有兩三回。我便追問此事,松柏說,那時他身上已有兩個哥哥,而羅家隻有一個女兒。兩家商量,本打算把他送給羅家的。聽了他的述說,我的想法有些動搖;因為此類文章似乎應由松柏來寫,這是他的優勢所在。

而契诃夫有言:大狗叫,小狗也得汪注。于是我便拾松柏的牙慧,寫下了上面的題目;泥濘片片者,曆曆往事也。

泥濘片片

我上中學後,和羅盟長的女兒同班,是以知道了盟長的大名。不久就見識了他的廬山真面目,場面卻很尴尬,在盟體育場的批鬥大會上。瘦小的身軀,戴塊碩大的牌子,白紙黑字打着紅叉;低垂着頭,看不清五官,這是我僅見過羅盟長的一回。

張乃仁老師寫過一文《陌生的友誼》,十分感人,被我收在文史中。文中有一段寫道,在那個年代,羅盟長一天最多接受四場批鬥。一次批鬥結束後,他背着牌子進了肉店,人們紛紛讓道,讓他先買,他卻友好地點點頭,排到了後邊。賣肉的喊了聲,那個走資派上前面來!先賣給你,給你挑塊肥的,吃完了好接受革命群衆的批判。這件事是真實的,坊間有各種演繹的版本,我覺得這是真正的黑色幽默。

赤峰中醫院有個李子珠大夫,他出生于中醫世家。文親李宗福是位名中醫,五十年代曾任老赤峰市政協常委。子珠從小拜李景新學武,十幾歲就參加了工作;再加上李家戶門大,人脈廣,子珠世事洞明,博聞強記,積攢了一肚子老哈達街的人文掌故。舉個例子,一次飯局上,他指着鍋包肉對我說,這個菜是陳永慶先生從沈陽帶回來的。東北人的鍋包肉是甜口的,陳先生研制加工,把它變成鹹口的,一晃八十多年了,這道菜成了赤峰人的最愛,有婦女兒童的飯桌,它幾乎成了标配。我看中了子珠的滿腹經綸,把他拉入了“紅山文史研究會”,那時我也雄心勃勃,準備有所作為,誰知時運不濟,壯心蒿萊,後來聽說研究會又另起爐竈,我輩自然被拍在沙灘上,此為後話。

泥濘片片

書歸正傳。且說李大夫和羅盟長是鄰居,他們同屬鐵匠營胡同居委會管轄。兩家還有點轉折親——他的弟媳是羅夫人丁新光的侄女。有一次在子珠家吃飯,酒酣之際,話題扯到羅盟長,子珠說,我弟弟結婚時,羅盟長是送親的。那時辦婚禮都在家裡。等擺上了酒席,我們就讓盟長上炕裡,坐正座。誰知他不幹,就說,嗨,小李子——我認識他時他就這樣稱呼我——給我弄個小闆凳來,我盤不上腿,夠不着菜。我一聽就笑了,打趣道,你倒是當官的,到哪兒都高高在上,到炕頭上還要高人一等,将就點呗!他也笑了,說,你小子放尊重點,咱們是實在親戚了,我是你長輩,講點禮貌好不?他就是這樣的實在人。

子珠又講了羅盟長的一些趣事。那還是他在赤峰市當市長時,買了輛自行車,飛鴿的。早上推着女兒去幼稚園。群衆有不滿意的了,認為他搞特殊化,意見反映給他,他倒挺虛心,從此再也沒見到他用車子帶孩子。還有一回事情弄大了。他的老父親從河北老家來探親,帶了點新出土的花生。後來沒保管好,捂了,夫人丁新光也沒當回事,随手倒進陽溝裡,這下子把群衆氣壞了。我們居委會主任史蘭英,這個女人很厲害的,當年也是模範人物,她直接找到羅盟長查證此事。晚上,整個街道全體居民召開大會,羅盟長在會上作了深刻的檢讨,才平息了民憤。

泥濘片片

同座的國權也給我講了一件羅盟長的事。

國權和子珠是發小,他們是1962年畢業于一完小的同學,還有我的表哥張爾安。國權和我也不屬外,我們論過閥閱,他戲稱我倆為“三友”:赤峰二中的校友,造反大隊的戰友,紅衛煤礦的工友。國權在礦山時創造過奇迹,他曾同時擔任采煤隊、機電隊、保安隊三個隊的隊長。

國權說,我還在皮革廠工作時,有一回羅盟長來找我,他說女兒談了個朋友,是個當兵的,現在複員了,問能不能安排到我們廠。我自然是同意了,老盟長從未求過我,然後我就說,你看安排到什麼部門呢?他一聽笑了,還啥部門?一沒文化,二沒技術,把個大門當個收發随便都行。我聽了心裡是一陣感動,要知道,那時候他還是大權在握的。

羅盟長在人們心目中,始終是平易近人的,沒什麼架子,可也有人說他像個老好人,有點“面”。

我的同僚侯延赓——他曾是赤峰三中優秀的國文教師——在《老幹部生活報》上發表了懷念他父親的文章,我覺得極有文史價值,就想收入紅山文史中,于是約見了延赓。聊天中提到了羅盟長,延赓說,羅盟長負責農業工作時,常常到我家和我父親商量工作的事,時間一長我們很熟悉了。有一次我連攪帶鬧地跟他開玩笑,我說,羅大爺,你們天天使喚我家老爺子,不近不離的,給我們老爺子往上提一提呗?誰知他把眼一瞪,嘿!好小子,給你老子要官來了?我告訴你,你老子現在的位置最能發揮他的長處,最能展現他的價值,你懂個屁?小兔崽子!我是第一次領教這小老頭的威勢,吓得我不敢吭聲了。我得承認,正是在他們的努力下, 我們地區玉米畝産超過了千斤大關,還出現了大量的“噸糧田”,為我地區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說起羅盟長,我始終有愧疚之感。小時候看大字報,說他利用職權,幫助演員吸毒。我義憤填膺,心懷耿耿。直到去年從松柏處得知,當年準許給孟幼冬大師嗎啡是盟常委會通過的,可我淺陋無知,竟讓羅盟長當了多年的“背鍋俠”。

泥濘片片

我問過子珠,套用現在流行的話說,羅盟長是一個不忘初心,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幹部,你同意嗎?子珠肯定地點點頭,他說,完全正确,現在這樣的好幹部太少了。

聽了子珠的話,突然想起了《哈姆雷特》裡的一段台詞。就讓我以這段台詞結束本文,并借此表達我對這位曆史老人的緬懷之情。

“他是一個堂堂的人,整個地來說,我再也見不到像他那樣的人了。”

泥濘片片

作者簡介:

蔡內建,1953年出生,紅山區人。赤峰四中國文教師,2013年退休。

泥濘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