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

作者:原鄉書院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

王安石說李白的詩“詞語迅快”,可以說非常準确地描述了人們讀李白詩的感受,但這也産生了一個審美方面的問題,即“迅快”必然會破壞讀者對畫面的重組能力。……由于它的“迅快”,你不可能把它每句詩和每句詩中出現的每一個物象都留在自己的腦際。待到全詩讀完,你産生了一種整體的印象,但在這個整體的印象裡,是否還有“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标,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的具體意象,是否還有“飛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的具體畫面,也就很難說了。事實上,該詩的畫面轉換猶如現代電影中迅速閃過的一個個鏡頭,并不是每一個鏡頭都一定清晰地保留在觀衆的頭腦中的。它的效果更在一個個鏡頭的整體印象以及彼此連接配接的方式(速度、節奏、色彩的變換、近景與遠景的交替等等)上表現出來。……李白的詩則是将一個個畫面推過來又拉回去,及至最後,個個形象都既在又非在,整體的印象并非是由一個個小的畫面組成的,而是由它們渾融交合産生的。我認為,每個《蜀道難》的讀者都會感到,他讀後的整體印象并不是十分明晰的,它既非形象,又似形象,既非具體的畫面,又搖曳着一些詩中描述過的畫面形象。這種審美效果是怎樣造成的呢?李白的《蜀道難》的情緒則是從它的語勢中傳達出來的。……李白的詩非讀不能出味,要高聲讀,忘情讀,不必斤斤于個别詞句,也不必停下來默記個别的形象。……我們更常談到的是它的文氣的通暢,是它的音調的铿锵有力,音韻的和諧流利。但這種評析,還帶有極為籠統的性質,還不能說明這首詩的具體特征。這首詩的語勢到底有什麼特點呢?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

從這種書寫形式中,我們分明能看到,李白的這首詩本身就象是一幅連綿不絕,山阜相屬、崗巒錯雜、陡岩壁立、奇崛雄偉的山景圖,不過這個山景圖不是用直接的形象表現出來的,是從閱讀的語感之中表現出來的。語句的連綿同山勢的連綿的感覺在讀者的感受中是相通的,全詩的長度則與山嶺的長度感相應和,其中句勢的突兀變化、長短句的交相錯雜,則與山勢的奇崛、崗巒的錯雜感在情緒上交相呼應。

在這裡,我們應當注意到“語象”的問題。在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到特定的形象。……同樣,在詩歌的語言節奏中,我們也會感到一種形象感,李自的《蜀道難》這首詩便是用語象傳達物象特征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物象和語象是怎樣統一起來的呢?它統一在作者主體的情緒感受中。李白在想象中(或在實際上)面對巴蜀之地那連綿不絕的陡山峻嶺,産生一種情緒上的激動,這種情緒要用特定的語言形式來表達。語言形式是以情緒波動起伏的特征被構造出來的,這就使語言形式與特定的物體形象有了互相對應的特點,即語象和物象有了内在的統一性。

所謂語象,我指的是在朗讀詩歌作品時從聲音的抑揚頓挫、波動起伏中感到的一種不很明晰的形象感,它更象我們平時所說的音樂形象。所謂物象,我指的是詩人具體描繪的客觀對象的形象,這種形象是詩人通過語言描述出來的……在詩歌作品中,語象和物象有時是統一的,有時則并不是統一的,但不論是統一還是不統一,二者都發生着一定的關系,而在這種關系中則孕育着詩歌作品的審美特疋和審美新義。不難看出,在物象和語象中,語象更是作者内心情緒的直接表現,物象則更遠離主觀,有自己獨立的存在形式,正象在日常的語言(言語)中可以用同一種語調述說各種不同的客觀對象,這種語調傳達着說話人的情緒和情感,而對象則自有其本身的特征。這種語調可以産生一種形象感,或曰産生一種形象聯想,有的如行雲流水,有的如龍吟虎咆,有的迅快如脫兔,有的透迤如蛇行,但被述說的對象的形象卻未必如此。這樣,語象和物象之間的關系也就從一個側面展現了詩人的主體與描寫的客體之間的關系。語象和物象的不同,說明詩人的主體情緒與情感并不是由客觀讨象決定的,至少不是由它完全左右的。詩人在更大的範圍内形成了自己的情感和情緒,在他與特定描寫對象相遇時,不是對象驅散并左右了他的現在的情感與情緒,而是把對象納入到自己已有的情感與情緒中來了。李白的《蜀道難》這種語象和物象相統一的情況,則展現了另一種主客關系,即客體完全吸引了詩人,使詩人暫時忘卻了自我的存在,其情緒完全是由現時面對的客觀物象所決定的。在《蜀道難》中,李白大力渲染的是“蜀道之難”、蜀道之險。他的勸人之辭也是退縮的、畏避的:“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讓人知難而退、逃避艱險、明哲保身、安于家居。但誰也不能否認,該詩的整體風格卻毫無庸人氣息,絕不是畏葸不前、膽小如鼠、苟且敷衍的,而是充滿毫邁的氣魄、充沛的生命力量的。這種沖突在詩中是怎樣解決的呢?我認為它是由語象與物象的統一來解決的。如前所述,《蜀道難》的語象與物象的統一統一在詩人的主體情緒中,詩人的情緒這時是完全由蜀地山川的壯麗、雄偉、峭拔、奇崛、峻峨所決定的。也就是說,這時詩人的情緒是昂揚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便不能把詩中的勸人之辭視為李白自身畏避險阻、畏葸不前的直接表現,而應視之為對一般遊客的規勸,其目的仍是為了表現蜀地山川的險峻,猶言沒有超人的勇氣、破千難過萬險的冒險精神,是難以越過這險峻的崇山峻嶺的。錦城雖樂,但道途險峻,“遠道之人”如若僅為尋求錦城之樂,實不如知難而退,早返故裡。我們絕對不能把這裡的規勸之詞視為李白主觀思想感情的表現,不能由此得出李白也視此為畏途、不敢攀援。如若如此,它與全詩的整體情調便很難協調一緻了。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
王富仁:語象、文象與物象——《蜀道難》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