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芷》的主線之一是女主花芷如何帶着一家婦孺,在那個對女性極為不公的世道中艱難地活下去,擡頭挺胸地活下去,并逐漸成長的故事。
禦史中丞花屹正以直言敢谏著稱,在皇帝的逼問下因言獲罪,一道诏令,花家被抄,花家男子流放北地,女眷即十歲以下男孩得太後體恤,免罪但淪為庶民。即使被抄家,祖母也教導大家要擡頭挺胸地走出城外。
平日裡過慣了十指不沾陽春水日子的一群女子帶着孩子,隻能擠在郊外一處園子,沒有床被睡覺,食不果腹。認識的人也都避之不及,他們嘗遍人情冷暖。在那個時代,很多事情女子不友善出面,尤其是像他們這樣落了難有一點點錢的婦孺,更是危險。女主說出面租房置田的事情自己也可以,不用靠男子,但家裡人不信她。除了女主,她們開始是希望往家裡招個男人來頂門立戶。屋漏偏逢連夜雨,從家中帶出來的一點錢也被外人騙了。家人的不清醒讓女主心力憔悴。二夫人和母親還耍小聰明在給家裡男丁帶去的衣服裡藏錢,差點釀成大禍,被女主頂了下來,挨了十大闆。
面對帶不動的隊友,女主對于自己要不要繼續管花家這一大家子人是有過動搖的,她隻想和跟自己關系好的四嬸單過,本來她就和各房來往不多,還時不時有沖突,這一大家子人非但沒能幫上忙,還總是拖她後腿,女主覺得這個家裡不講理。然而一家人雖然嘴上不說,但還是關心女主的。早上起來看着床頭大家送來的自己舍不得用的珍貴的物資,花芷觸動了,決定還是帶着花家婦孺一起幹。正如四嬸說的那樣“這家就不是講理的地方。”
這一大家人不是完美的,各有各的缺點,反而更像真正的人,他們有情有義,平時也會有沖突,但關鍵時刻他們還是互相關心和團結的。
在那個時代,一家婦孺互相支撐,經曆了自我覺醒、自我救贖和不斷成長的過程,從賣糖葫蘆開始,到賣各式點心,再到開酒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長處,把日子過起來,努力賺錢希望能贖回家中被流放的男丁。
劇中有很多沖破封建禮教的行為。女主在掌家後反封建的第一槍,就是把下人的賣身契還給大家,讓他們自由決定去留,留下來的人大家也是平等的雇傭關系。女主帶領一家經商、女主身為未出閣的女子進産房說生産從來不是不祥的事、幫助二姑姑和離(休夫)、女主妹妹花靈在學堂中擔任第一位女先生、拂冬成為第一位酒樓女總廚、一些人轉變觀念認為不用嫁人也可以有好歸宿……
很喜歡外祖母和太後的友情線,兩人相識于年少之時,是閨中密友,嫁人後一個一入宮門深似海,一個一朝嫁作他人婦,沒有見面的機會,但一直保持書信往來,隻談閨中風月,隻當沒有嫁人,永遠十七歲。這樣純粹的友誼卻也隻能在私下進行,還被生性多疑的皇帝所猜忌。再次相見卻是天人永隔,太後扶棺落淚“婉妹妹,我來看你了!”
女主不卑不亢,在花家落難後,為避免連累他人,及時與曾和自己定下婚約的男二沈淇解除婚約;在街頭寫對聯掙第一桶金時,面對來看昔日的高門貴女跌落泥潭的顧客,她能從容地說出“他們為無聊,我為掙錢,這不是兩全其美嗎?”她獨立清醒,但不會完全拒絕他人的幫助,并會在自己能力範圍内幫助他人。
男女主都長嘴,有誤會也很快能解開。但是配平文學沒必要加那麼多,有些地方也不合邏輯。
#每日一部影視作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