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作者: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如果問哪個人物的死對觀衆們的震撼最大,我猜,年羹堯之死肯定是排在前面的。

雖說雍正帝心狠手辣,冷酷無情,一向殺人不眨眼。不僅對敵人如此,對待自己陣營的人同樣如此,不然的話,奪嫡之夜也不會傳回府邸,日後府裡做秘密事情的人也不會死去。

但是,在對待自己的心腹上面,他還是比較護犢子的。比如李衛,比如田文鏡,比如老十三胤祥,甚至為了他們,不惜跟百官為敵。

不過,這些心腹裡面,卻有一個人讓雍正帝如鲠在喉,咽也不是,吐也不是,這個人便是年羹堯。那麼,年羹堯到底幹了啥事,最終被雍正帝所不容,隻能自盡呢?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文章:年羹堯究竟哪裡做錯了,為什麼雍正帝就是不肯饒恕他?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一、

《雍正王朝》這部劇,其實是一悲劇,因為從劇情一開始便是不停的死人。

開篇黃河決堤,不知道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命喪水患。就算是後來結局比較好的李衛、翠兒、喬引娣,也曾是難民,翠兒差點被賣,喬引娣又差點餓死。

像這種大規模死人的情況,劇中還有幾次,比如血洗江夏鎮,富甯安軍隊覆亡,太子謀反被鎮壓等。雖說有些屬于自然災害,有些屬于無妄之災,有些屬于咎由自取,但康熙帝在朝堂上也講了:

“災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災難。”

是以,黃河決堤,那是因為有人貪墨修河工款,有人借空國庫導緻;江夏鎮被屠,那是在償還任伯安和劉八女們欠下的債,誰讓他們讓老四胤禛下馬呢;至于富甯安之死,太子謀反等,那也是多重原因交織在一起,釀成的果。

當然,劇中死人的地方還有很多,魏東亭之死,鄭春華之死,王掞之死,坎兒之死,康熙帝之死,孫嘉誠之死,年秋月之死,老十三胤祥之死,雍正帝之死……等等等等。

而且,每每有重要人物死去,都會配上凄涼的音樂,尤其是那首《牧童》曲,訴盡了這些像牛兒一樣人的命運,尤其是年羹堯:

“牛兒牛兒在坡上喲,田園綠葉好風光喲;一方黃土一方田,山又高來水又長。牛兒牛兒為誰忙喲,忙完春耕忙秋糧喲;風霜雨雪它不怕,搖着鈴兒走四方。”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二、

我們今天就要談一談年羹堯之死,他究竟幹了什麼,為什麼從風光一時的大将軍,落得城門自盡的下場?

曆史上的年羹堯咱就不多說了,人家是正兒八經參加科舉考試,中了進士後當的官。要知道那一年他才21歲,跟大他七八歲的張廷玉是同一屆的,倆人在翰林院是同學。

而且年羹堯的發家也不靠的老四胤禛,全靠康熙帝賞識和器重,一路幹到了川陝總督。因為他自認為是朝廷的人,在四皇子胤禛面前不肯稱奴才,還被老四胤禛寫信痛罵過一次。或許本身跟老四胤禛關系不佳,也導緻雍正帝即位以後,年羹堯隻當了三年零兩個月臣子,便去見了閻王。

雍正帝即位開始的兩年,年羹堯一直在外打仗,打了勝仗後才一年時間,就被幹掉了。這期間,他跟雍正帝主要書信來往,連面都沒見過幾次。

說他飛揚跋扈吧?

人家是科舉出身,文人出道,本身學的就是孔孟那一套,不可能犯那種低級、無腦、魯莽、跋扈的錯。但畢竟是文人,有一種傲氣和風骨在裡面,不願意降低姿态去迎合新貴。

說他功高蓋主吧?

倒也說得過去,畢竟都封一等公了,再封下去,就得給個異姓王了。不過,年羹堯在打了勝仗之後,也懂得這個道理,在西安駐紮的時候,就一直上書說自己渾身不得勁,要求回家養老,可惜雍正帝不許啊。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三、

說白了,年羹堯之是以被雍正帝幹掉,我猜主要還是因為兒皇繼位,清算老臣。

可是,到了《雍正王朝》裡面,年羹堯就成了雍親王府的府邸奴才,一路提升也全靠老四胤禛。可惜到後來當上大将軍王後卻飛揚跋扈的不認主,恃寵而嬌,誰也不放在眼中,最終落得自盡的下場。

那麼,事情的真相,真是如此嗎?

年羹堯這個人,被塑造在劇中的形象,屬于那種能力很強,野心也很大的人。能力強,就能實作自身價值,會成為衆多勢力争搶的對象。野心大,則自我驅動着往前奔,拼盡全力也好,不擇手段也罷,總之想方設法要實作自己的目的。

而年羹堯跟老四胤禛的關系,從一開始就有點不對位,倒是存在一種互相利用,互相算計的意味在裡面。

比如開篇老四胤禛去揚州籌款赈災,作為杭州偏将的年羹堯,善于揣摩主子的心思,早早就等在了碼頭。不僅提前将老四胤禛安排的差事幹的漂亮,救出了邬思道,還特意派妹妹年秋月去照顧。

就連幾個人見面後說的寒暄話,問他在這幹的怎麼樣,人家回答的也非常漂亮:

“在哪兒都不如在主子身邊……”

老四胤禛倒是沒聽出他的弦外音,老十三胤祥卻聽出來了,補上一句:

“好你個奴才,你跟猴一樣,真會順杆兒爬,你是想回北京吧?”

是啊,年羹堯為什麼急着表态,希望能回京任職呢?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四、

人嘛,總是要趨利避害,年羹堯之是以想回北京,主要也是基于這兩點考慮:

一是,老四胤禛在朝中的權勢越來越大了,年羹堯已經預料到,康熙帝派他來南方赈災,肯定能成。回京後也會接到更大,更多的差事,自己跟着回京,也更能接近權力中樞。

二是,老四胤禛來揚州赈災,人人都知道這是得罪人的差事,太子胤礽為此還發脾氣。而杭州也好,揚州也罷,都屬八爺黨的地盤。本身自己在這邊任職,就被排擠了,等老四胤禛一走,自己更待不下去了。

是以,年羹堯趁着這個機會,迅速給妹妹年秋月安排了個差事。隻要年秋月一路伺候邬思道進了王府,那自己跟主子這裡就牽上了線,日後飛黃騰達也不在話下。

隻可惜,年羹堯的這個小算盤,隻打對了一半!

為啥這樣說?

因為老四胤禛剛南方赈災結束,得罪了一大批人後,又馬不停蹄的接下追繳戶部欠款的差事,這下子讓年羹堯難受了。

最後,老四胤禛因為追繳不利,方法欠妥,不僅當庭辱罵老狀元,還逼死了老臣魏東亭。甚至搞得阿哥們去大街上賣家當,丢皇室的臉,被康熙帝訓斥一頓,還差點被撸掉郡王爵位。

再加上最聽話,幹活最起勁的田文鏡,又是被老十胤誐痛打,又是被貶職。年羹堯再繼續跟着老四胤禛幹下去,在他看來,前途一片黑暗啊。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五、

中國有句老話叫有奶就是娘,誰這時候拉年羹堯一把,誰就是他的恩人,日後便要報答。

果然,老八胤禩也看出了這其中的門道兒,在朝堂上舉薦他去當四川提督。而年羹堯,竟然表現的很興奮,并沒有顧及老四胤禛鐵青的臉,一口應了下來。

可以說,從此之後,年羹堯就有了跟主子談判的籌碼,倆人開始了蘿蔔加大棒的互相拉扯,這一扯,就是很多年。

年羹堯在四川越幹越好,剿匪業績突出,老四胤禛就找準時機,給年家擡旗;年羹堯血洗了江夏鎮,老四胤禛不僅默許他霸占了錢财,還将自己的佛珠送給了他;西北戰事再起,康熙帝要派一名皇子當大将軍王,老四胤禛就舉薦年羹堯任川陝總督,還納了年秋月等側福晉……

當然,老四胤禛也沒有忘記對年羹堯的敲打,你血洗了江夏鎮,那就把你關到柏林寺檢討;你又升官回四川,那就設計把李衛派到你身邊,時刻監視行蹤;你回京竟然不來見我,而去見死對頭老八胤禩,那就罰你跪上一天,還得給我洗腳……

隻不過,老四胤禛的這種敲打,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年羹堯的問題。

年羹堯辦事嗎?

辦,而且很用心去辦,少了他老四胤禛很難成事。但,年羹堯辦事都是有前提的,沒好處他可沒那麼好聽話。

這也就導緻,給根蘿蔔,他就動一動,不給蘿蔔,他就裝傻,但蘿蔔總有一天會給完的。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六、

這種狀況直到雍正帝即位之後,他們倆的這種博弈,仍然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年羹堯卡着老十四胤禵的脖子,讓他的十幾萬大軍動不了,保雍正帝即位,那你就得封我當大将軍;我年羹堯鎮守青海,保大清江山,你雍正帝勒緊褲腰帶也得供我糧草,哪怕去抄大臣的家;我年羹堯打了勝仗,成了大清的恩人,那就得按照我提供的名單任命官員……

雍正帝也有苦難言,年羹堯确實幫自己奪得了皇位,自己不能虧待他。可是,等到封他當一等公都不滿意,當庭甩臉子的時候,還能怎麼辦?

不是有句話叫,當賞無可賞,就隻能賜死了嗎?

可是,雍正帝不能這樣幹呀!

要知道,他剛即位後就幹了這麼幾件事,一是鑄造新币,二是追繳欠款,三是開科取士,四是青海戰争。

鑄币,被人家孫嘉誠找上門闡述弊病,自己明知老八胤禩在搞鬼,卻無能為力;追繳府庫欠款,卻發生了山西諾敏案,自己還賜他天下第一巡撫牌匾,讓世人笑掉大牙;開科取士更了不得,自己千算萬算沒算到會發生科場舞弊案,還把張廷玉牽扯進去了,弄得下不了台……

如果年羹堯這裡再出什麼差錯,那自己的皇位坐不坐得穩先不說,至少自己不适合當皇帝的印象,就會在世間傳播,自己的臉面哪裡放?

是以,年羹堯是功臣,這是毋庸置疑的,自己也沒有理由去拿掉他。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七、

即使年羹堯這次回京,在京城内的種種表現,都讓雍正帝像吃了蒼蠅一樣難受。

其實什麼“年選”啊,什麼不滿意封賞啊,亦或者在城門口的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目無君臣,都不重要,雍正帝并不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是,年羹堯竟然把朝廷的軍隊打造成個人,且不懂的收斂。雍正帝在朝堂之上都發話了,讓将士們卸甲,将士們不敢情有可原,可你年羹堯明明在身邊,為什麼不馬上順着雍正帝的話,問将士們,皇上的話你們沒聽到嗎?

反而是搖着蒲扇,閉着眼睛在那裡裝傻,到最後連老十三胤祥都看不下去了。

正是因為這個作死的表現,氣得雍正帝回宮之後,沖年秋月撒氣,一個勁喊她卸甲。是以,這一段實在不了解年羹堯的所作所為,是為了顯示自己帶兵嚴格,還是故意給皇上下馬威,顯示自己對封一等公,不封王的不滿?

“他們隻知道軍令,不知道皇上!”

但就像前面分析的那樣,年羹堯已經是雍正帝最後的臉面了,如果這時候沖他下手,難免留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印象,雍正帝也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即使孫嘉誠跳着腳要彈劾年羹堯,雍正帝也隻能拼盡全力去保,即使後來孫嘉誠求雨應驗,打了自己的臉。

但是,對年羹堯敲打一番,還是得敲的,得讓他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八、

于是,雍正帝特意擺下一桌酒席,也就是火鍋,請年羹堯吃飯,并在席間提出了三個請求。

這時候的雍正帝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在開飯之前,圍繞着年羹堯回西北的事,先提出了第一個請求:

“亮工啊,西北是不是還需要十萬兵,能不能再裁減一些?”

從雍正帝的角度考慮,青海戰事已停,叛軍已經大敗,沒有理由再養這麼多兵。而且,年羹堯在西北大營的奢侈,開銷巨大,也是出了名的。如果還像以前那樣供應糧草,朝廷根本扛不住,況且也沒有那麼多曹寅家可以查抄。

可惜,年羹堯拒絕了,理由是羅布藏丹增和阿拉布坦并未完全失敗。雖然青海一戰,消滅了他們的主力,可是頭目并未抓到,讓他們逃了。此時他們一定在暗中積聚力量,伺機再起,這十萬兵在這麼長的戰線上預防,已經是很吃力了。

緊接着雍正帝提出了第二個請求:

“那這每月一百五十萬兩的軍需開支能不能再縮減一些?”

這個請求就是第一個請求的延伸,說白了,讓你裁減軍隊,一方面是削弱你的武裝力量,畢竟“卸甲風波”成了雍正帝心中的麻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輕朝廷負擔,同時也敲打了一番年羹堯,你的花銷是不是太大了點?

可惜,這個請求也被年羹堯拒絕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這已經是十萬大軍每月的最低開銷了。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九、

得到年羹堯拒絕的答複後,雍正帝又提出了最後一個請求,這也是前兩個請求的延續,那就是:

“那麼這一百五十萬兩能不能在西北四省解決,不要朝廷在另外籌款了?”

當然,毫無疑問,這個請求同樣被年羹堯給拒絕了,依然讓朝廷供應糧草。

那麼,年羹堯的拒絕有道理嗎?

有道理!

确實,叛軍尚未斬草除根,這時候裁減兵員,叛軍極有可能卷土重來,屆時就真成大麻煩了。就像當年崇祯帝沒有對李自成斬草除根一樣,讓他帶着七個騎兵跑了,沒想到短短幾年,就長成了參天大樹:

“自成妻女俱失,從七騎遁去。”

軍費問題同樣如此,大明朝為什麼遼東盡失,一個主要原因便是拖欠軍費。年羹堯在大戰之前,包圍法輪寺的時候說過,每天的軍費就是二十萬兩,一個月就是六百萬。這時候已經把花銷降到了四分之一,隻一百五十萬兩,确實很低了。

至于最後一個請求,讓在西北四省解決軍費問題,更是強人所難。都知道西北戰事剛結束,老百姓急需休養生息,此時你卻增加他們的稅負,豈不是更把他們往叛軍那邊推。

要知道,當初李衛在江蘇籌集糧草供應西北,都被當地的老百姓诟病,說憑什麼拿我們的錢,給西北打仗,西北跟我們有啥關系?

現在你讓西北老百姓,自己拿錢,供軍隊在自己的地盤打仗,除非他們瘋了,不然臣服誰不是服?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十、

隻不過,雍正帝想解決的問題是年羹堯A錢的問題,因為不管怎麼算,軍費開銷都不太對勁。

這個問題其實後來八王議政逼宮時,誠親王就提出來了:

“一個小小的羅布藏丹增,就耗費了朝廷上千萬兩銀子,動用了二十三萬兵馬,還跑了首惡元兇。”

老八胤禩還特意補上一句,說大部分錢都被年羹堯給A錢揮霍了,這句話并不假,畢竟當時老八胤禩就在戶部任職,當時催軍費催的,衆官員都要辭職。

後來整理年羹堯罪證的時候,張廷玉就說了,光A錢一項,年羹堯就有四百六十萬兩之多。也難怪甘肅巡撫範時捷會跑到年羹堯那要軍需,說幾十名士兵擠一個帳篷裡,根本不行。

正因為年羹堯不配合,還想派自己的親信去西北,雍正帝才見機行事,要把孫嘉誠派過去:

“這個孫嘉誠,曾經是戶部的第一理财能手,朕這次派他到西北去,幫你經營軍需财務。”

年羹堯當時臉色就變了,并警告孫嘉誠,讓他改改脾氣,否則軍令不留情面,沒想到孫嘉誠來了一句:

“軍令,孫某是不會犯的,脾氣,也是改不了啦。”

是以,孫嘉誠為什麼被殺啊?

就是因為查了年羹堯的賬啊,這對于已經賞無可賞,一心想在西北當土皇帝的年羹堯來講,是大忌,自然就手下不留情了。

當然,孫嘉誠殺或者不殺,并不是雍正帝幹掉年羹堯的理由。關鍵是,他還願不願意替雍正帝辦事,雍正帝即位後把推行新政看的比命都重,年羹堯但凡表現出一絲全力推行新政的意願,大概也不會死。

雍正王朝:難怪年羹堯最終被幹掉,你看雍正帝曾經求過他什麼事?

可惜,他拒絕了雍正帝,雍正帝派了孫嘉誠去西北推行新政,又被他給宰了,這最終要了他的命。

當然,年羹堯的死還另有隐情,并非一個孫嘉誠的死可以解釋的。事實上,其背後還有邬思道和李衛的推波助瀾,那麼,他們倆為什麼不救,反而把他往深淵推了一把呢?

因為篇幅原因,咱們下回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