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飛彈院士”今天90歲,生日快樂!

作者:中國科學報

文 | 《中國科學報》 記者 韓揚眉

他為大陸一至三代防空飛彈的研制嘔心瀝血;他主導研究的“近快戰法”指揮大陸“空天神盾”屢屢擊落侵犯大陸領空的外國偵察機;他的學生陸續成長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領軍者、頂梁柱。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防空飛彈專家——于本水。

今年5月1日,是于本水90周歲生日,2024年也是于本水從事航天事業的第65個年頭。

“從來沒有想過我能得到什麼,一直想的都是還能為國家做些什麼。”每談及于此,鲐背之年的于本水眼中閃爍着光芒。

這位“飛彈院士”今天90歲,生日快樂!

于本水(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供圖)

“從無到有”開新局

“飛彈行業裡,防空飛彈研制的确很複雜,但能保衛祖國的領空,護衛國家安全,我願意為此奮鬥一生。”于本水說。

1960年,于本水以優異的成績從世界航空航天界一流學府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學成歸國,被配置設定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從此投身到大陸防空飛彈事業的建立工作。

當時中央決定,大陸第一代防空飛彈從仿制“543”飛彈開始,走一條從仿制到自主設計的道路。

該型飛彈從蘇聯引進,技術水準很高,“但那時新中國成立才10多年,大陸的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都很落後,仿制出尖端的防空飛彈非常困難。又遇上自然災害,生活上也面臨很大難題”。于本水說。

于本水知道,無論是仿制“543”,還是研制新型号,“吃透”二字是關鍵。1961年,被任命為飛彈總體組副組長的他帶領幾位同僚,來到外地的防空飛彈總裝廠。

接下來的一年裡,他和同僚深入生産一線。到工廠中的房間觀看重要工藝操作的方法和流程,處理飛彈生産過程中的有關技術問題,這讓于本水受益匪淺。

在曆經無數次的演算、試驗、分析後,1964年,“543”多發實彈打靶成功,完成生産定型;1965年,大陸“紅旗一号”防空飛彈仿制成功,次年完成生産定型,實作了大陸地空飛彈從無到有的突破。

在此之前,于本水所在的總體組已開始了“543”改進方案的論證,提出了“紅旗二号”小改方案和“紅旗三号”大改方案,兩套方案同時進行,于本水主要負責“紅旗三号”飛彈的總體方案。

“紅旗三号”模型遙測彈飛行試驗于1965年取得圓滿成功;1967年5月,獨立回路遙測彈飛行試驗成功。20世紀70年代末,“紅旗三号”定型,成為大陸第一型具有攔截SR-71高空偵察機能力的防空飛彈。

“近快戰法”打U-2

于本水家中珍藏着一本《英華大辭典》,說起它的來曆,于本水頗感自豪。

1962年1月,敵對勢力企圖擷取我戰略情報,當年9月,大陸空軍飛彈部隊在華東地區上空首次用防空飛彈成功擊落了U-2高空偵察機。但是很快,U-2學會了機動逃逸。制導雷達一開機,它便逃出地空飛彈殺傷區。

空軍司令部要求國防部五院幫助解決這一難題,這項艱巨任務落到了國防部五院二分院。于是,以于本水為課題負責人的研究小組開始了晝夜攻關。

要想再次擊落U-2,關鍵是精準計算殺傷區和發射區。當時,全國僅有2台電子管計算機,而人工計算一條彈道最長用時21天。

“于總對我們說,外國人可以嚼着口香糖對着計算機做,我們就用腦子和心血!”于本水的同僚、原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科技委主任張志鴻回憶說,大家日夜沉浸在數字與幾何圖形中,齊心協力完成了仿真計算。

最終,于本水攻關團隊拿出了一套有效方案。這套方案被空軍指戰員概括為近快戰法。1963年11月1日,地空飛彈二營首次采用近快戰法擊落一架敵U-2飛機。此後,近快戰法開始向地空飛彈部隊推廣,敵U-2飛機再也不敢輕易對大陸進行偵察、騷擾了。

于本水榮立個人三等功,獎勵的正是這本《英華大辭典》。60多年過去了,于本水對這本辭典視若珍寶。在他看來,這是捍衛國家領空的最佳見證。

“我們必須學會自己養雞、下雞蛋”

“防空是永恒的課題,有矛必有盾。絕不能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高枕無憂,鬥争永無休止。”于本水說。

上世紀80年代初,超低空突防成為戰争新樣态,防空飛彈的主戰場從“九天之上”變成“一樹之高”,于本水擔負起第二代防空飛彈總體設計的重任。

超低空防空飛彈的研制技術難度大、要求高。

論證會上,有人提出,技術跨度太大、基礎太弱,不如進口國外飛彈。一貫溫潤如玉的于本水突然嚴肅地說:“中國是大國,不能隻買外國的‘雞蛋’,我們必須學會自己養雞、下雞蛋,自主研發能力是買不來的。”

是以,于本水建議研制機動性能好、反應時間快、機動過載大、抗幹擾能力強的低空、超低空防空飛彈。最終這項建議被采納,并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

于本水始終重視自主創新,還被同僚和後輩稱為“會變帽子戲法”的大設計師。

1982年,低空、超低空型号在某試驗基地開始飛彈飛行試驗。在一次測試試驗中,飛彈發生了異常振動,于本水憑借豐富的經驗,推斷故障源于飛彈發射筒蓋形變導緻的共振。他建議換一換“帽子”。果然,換了“帽子”之後的飛彈發射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基地總工程師豎起大拇指說:“老于,神了!”

“對于飛彈武器系統設計師來說,基礎創新非常重要。”于本水說,武器研制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系統設計師的大腦就像一個創新加工廠,要善于抓住要害,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于本水熱愛、執着于他的“創新加工廠”。

伴随着中國低空、超低空反反艦飛彈研制序幕拉開,現代防空飛彈的作戰目标也從以前反飛機為主改變為反精确制導武器為主。于是,于本水又相繼承擔了大陸新一代飛彈武器系統研制工作。在年屆六旬之際,他先後擔任艦空飛彈系統副總師和野戰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

“陸轉海”“黃牛下水”是富有挑戰性和開創性的工作,涉及的領域之多之廣、戰術技術名額之高前所未有。用于本水的話說,“研制艦空飛彈武器系統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客觀上要求總體與各分系統協同一緻,形成集智攻關的合力” 。

為了攻克飛彈的重大關鍵技術,小到彈上零部件的生産品質控制,大到全彈的試驗,于本水都全程參與。他“嚴慎細實”的作風深深影響到研制團隊的每個人。

經過多年艱辛努力,于本水帶領艦空飛彈研制團隊終于攻克了數項重大關鍵技術,圓滿完成了定型試驗,将産品如期傳遞使用者。這一項目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防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面對鮮花和掌聲,于本水說:“航天事業是系統工程,研究所這一級參加機關有十幾家,二級協作機關更是有幾百家。事業的完成靠大家、靠團隊,我頂多是個帶頭的、領班的。”

“想盡力幫幫年輕人”

時至今日,于本水依然孜孜不倦地心系航天事業的建設,思考中國防空飛彈未來的發展方向,多次牽頭就科研管理、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向上級提出建議,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遠望、救急、把關、育人。”這是于本水當下最關心的事情。

他依然喜歡去飛彈試驗第一線。2004年5月1日,他70歲生日當天去了試驗基地,幫助年輕科學家分析處理問題。基地裡的年輕人買了一個蛋糕,共同慶祝他的70歲生日。

“想盡力幫幫年輕人,也想確定當時的試驗成功。”回憶起這些場景,于本水笑得很溫暖,“那個生日過得很有意義。”

于本水曾就“當代航天青年與老一輩航天人相比多了什麼、少了什麼”“建設航天強國還需要什麼”談到了當代青年有“三長一短”。

“一長”是當代航天青年能熟練利用計算機等科研手段,大大縮減了科研時間;“二長”是當代航天青年相比老一輩航天人,具備更高的外語水準,能更好地學習掌握世界範圍内各領域的先進技術;“三長”是當代航天青年的整體精神面貌更為朝氣蓬勃、思維更加發散。這“一短”,指的是當代航天青年相比老一輩航天人,少了些許艱苦奮鬥和樸素求學的精神。

未來,于本水希望中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防禦技術的發展道路。他囑托年輕一代航天人牢記“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的神聖使命,傳承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為大陸實作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早日建設成為航天強國而不懈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