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作者:智先生

今年年初,各國GDP資料相繼出爐。

在五花八門的統計表中,大部分人最關心的一點是,中美的差距縮小了嗎?

如果按照國家統計部的資料,2023年大陸GDP是126萬億人民币,按照當期市場匯率折算後是17.8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2%。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美國這邊的增長率雖然隻有2.2%,但GDP達到曆史新高的27.37萬億美元,是以中美的差距達到9.48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兩國的差距又拉大了,都快趕得上2021年的兩倍,非常誇張。

光看資料的話,2021年中美GDP的差距是5.3萬億美元,是近三年來最小的。

當時大陸GDP等于美國的77%,接着在2022年下降到70%,2023年更是跌到65%。

是以粗略一看還挺吓人,網上的一些唱衰論和悲觀論也冒了出來。

但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

很多人都留意到了一個問題,明明去年大陸GDP比2022年要多6萬億人民币,為什麼兌換成美元後,會比22年要少1000億美元?

如果要用來論證中美的差距,從邏輯上怎麼也說不通。

主要原因還是,匯率波動。

過去兩年裡,美聯儲加息的勢頭有多兇猛,大家已經有目共睹。稍微弱一點的經濟體,例如奈及利亞、埃及等直接就被美元潮汐沖垮,本國紙币幾乎淪為廢紙。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哪怕是相當穩固的歐盟經濟圈,也被美國的激進加息埋下好幾道大雷,金融市場壓力非常大。

為了穩住匯率,歐洲央行持續跟進加息,但老實說,效果很一般,歐元對美元的匯率跌勢根本止不住。

如今歐洲各國的通脹不斷飙升,還出現了大量資本外流,許多歐洲企業都把生産線搬到美國吃紅利去了。

這也是美聯儲加息的其中一個目的。

諸多因素疊加下,人民币匯率同樣受到了影響,從2022年3月的6.3,持續降到如今7.3左右,有一部分數值受匯率影響蒸發了。

是以才會出現在美元匯率下,2023年GDP不如2022年的情況。

在西方國家普遍加息的大環境下,大陸能以降息的逆周期姿态,勉強穩住外流貨币,已經說明了中國的經濟韌性,沒有像外面傳得那麼糟糕。

另外,要分析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不能光拿GDP數字說事。

要知道各國在進行GDP總量核算時,會把實際增長率和通貨膨脹率加在一起測算,然後再根據本國貨币,得出一個名義GDP。

無論是大陸的5.2%,還是美國的2.2%,雖然都是實際增長率,但最終出來的GDP數字裡,可都包含着通脹數值。

比如從2022年起,美國的通脹就十分嚴重了,全年通脹率高達8%,原因是房屋價格和汽油價格漲幅驚人。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以去年8月份為例,美國房屋價格漲幅為7.3%,汽油價格環比上漲10.6%,兩者占據CPI上漲幅度的一大半。

石油價格居高不下,通脹就很難降下來。

2023年,美國好不容易通過激進加息,把失控的通脹率給打了下來,但全年平均通脹仍然在3%以上,而且實際通脹比這個數字還要高。

對美國而言,可能高通脹的唯一好處,就是讓GDP資料憑空多出一大截,這也是2022年和2023年美國GDP飙升的主要因素。

反觀國内,在過去兩年裡,物價整體保持穩定,是以算扣掉通脹百分比,以2020的基準年來計算的話,實際GDP也不會相差太遠。

不過在排除匯率和通脹因素後,中國和美國在實際GDP上,确實存在着不少差距。

可能有人會問,在2023年,大陸無論是工業産出、發電量還是糧食産出都勝于美國,就算是手機、汽車等實物消費的資料,也遠遠比美國的表現要好。

最終出來的GDP不能說持平,兩者也不至于差那麼遠吧?

這裡涉及到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和美國上演的統計魔法有關。

國際通用的GDP統計方法主要有三種:支出法,收入法和生産法。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中國主要采用生産法加收入法,通過互相驗證進行核算,而美國主要是支出法,是以在算法側重點上會有不同。

大陸主要着重于各行業、經濟部門的産出總額,是多少就多少。

甚至有些資料是沒算進去的,比如擺攤經濟,農村自耕農等等,這些小經濟龐大且零散,統計起來難度很大,能不算就不算。

美國是單一地計算社會購買産品的總支出,GDP主要依靠居民消費和投資來拉動。

美國各大零售商公布的财報,都顯示23年度表現不佳。結合全美盛行的零元購風潮,倒也很正常。

可是在官方統計報告中,消費資料這一項完全不受影響,依然是那麼搶眼。

這就有些奇怪了。

有個資料值得大家留意,在美國GDP構成中,醫療支出所占的比例達到20%,為曆年最高。

因為特殊時期的緣故。

美國的醫療費用是出了名昂貴,尤其針對這種病毒的治療,平均費用一般在7到8萬美元左右。

美國雖然推行免費醫療,但國家頂多承擔一半,剩下的老百姓自行搞定,是以大部分人會買好一點的商業醫療保險。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牛馬不分國度,不少美國老百姓辛苦攢下來的積蓄,大部分都用在醫療上了。

不管老百姓是怎麼想的,反正對美國政府來說,這就是GDP。

除了特殊的醫療GDP,美國還自創了一些「虛拟經濟」。

比如赫赫有名的「虛拟租金」,就算是自有房産,也要按市價計算租金,相當于自己租房給自己。

這種統計算法,已經可以和印度的窩棚經濟旗鼓相當了。

這還不算完。

美國專家認為,房子既然住了人,必然會有消費行為發生,由此誕生了虛拟租金的衍生物,「家庭生産」。

在家做飯、搞衛生、洗衣服,就等于給自己提供家政服務,是以也要按市價算作GDP。

虛拟經濟确實能讓美國的表面GDP好看很多。

問題是,這種空轉GDP是可以讓賬面資料好看,卻沒法産生多少稅收,是以美國政府的财政赤字也越來越嚴重了。

赤字見紅倒也不怕,多發點美債就搞定了。

據美國财政部統計,截止今年1月,美國的債務規模已經突破34萬億,目測今年5月突破35萬億毫無壓力。

美聯儲碰到真正的兩難境地了。

目前美國GDP的水分很大,美聯儲隻能通過不斷加息拉長時間差,好讓通脹慢慢回落,讓美國經濟軟着陸,是以不能輕易降息,我對今年降息的預期已經無限接近于零了。

另一方面,長期加息又會導緻美債收益率降低,引起各國的抛售浪潮,誰也不想為美國的信用作擔保。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保美債,還是保美元,是個大難題。

在全球範圍内,不斷制造地緣沖突,把危機甩出去,或許是個辦法。但前提是,在甩出去之前,高壓鍋别先炸在自己手裡了。

美國存在的問題不小,隻是知己知彼,對中美之間的實力差距我們也要保持清醒。

2023年,美國《财富》雜志釋出了該年度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美入圍500強的企業數量不相伯仲。

但有一點,美國上榜公司的利潤總和超過1萬億美元,幾乎是大陸上榜企業的兩倍。

以網際網路企業為例,雖然中美各有4家入榜,可在盈利方面,阿裡巴巴、京東和騰訊等國内大廠,與微軟、亞馬遜、谷歌等禦四家的差距非常誇張。

差距之是以如此巨大,簡單點來說,是因為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聯手壟斷了全球市場。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也不用說什麼市場占有率、使用者支援度,光從這些企業的海量科研支出就可見一斑了。

在研發支出占比這一塊,目前國内隻有華為能和他們相媲美,這也是華為利潤占比不高的原因,畢竟大頭都拿出搞研發了。

在西方半導體聯盟的全方位封鎖下,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是華為的唯一出路了,不然以國内落後2-3代工藝的半導體制造技術,是沒辦法手搓高精度晶片的。

正如中國的工業之路一樣,從一開始的舉步維艱,到後來熬過了巴統委員會,可沒等松一口氣,就迎來了更嚴苛的「瓦森納協定」。

整整70年時間,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始終對大陸保持封鎖常态,幾乎紋絲不動。

這就是為什麼在過去二十多年來,國内總是盛行造不如買的風氣,因為在當時最前沿的科技端确實看不到希望,西方壁壘堵死了我們工業強國的道路。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的援助起到了關鍵作用。

不僅通過156工程幫助大陸建立了初級的工業體系,更樹立了一種崇尚實用主義的科研體系。

既然懂的人不多,那就不管什麼基礎教學了,組織團隊先幹起來再說,邊幹邊學,勤下苦功總是會有成績的。

兩彈一星就是這樣來的。

到現在,大陸已經建立了一條全球最完整的全産業鍊,并在14億人口市場的反哺下,創新搗鼓,拿下不少西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比如電池領域,這項原本屬于歐洲人的驕傲,現在卻成為中國領先歐洲的巨大的優勢。

中美GDP差距為何變大了?

歐洲車企想要提升電池産能,就必須要和大陸合作。

美國有馬斯克坐鎮,按道理來說,在新能源闆塊一般不會存在什麼劣勢,但高昂的人力和生産成本,恰好是他們的緻命弱點。

如今,美國雖然在科研創新方面仍然有很深的護城河,隻是要像過去一樣,快速把想法變成産品,然後鋪上貨架,就不是那麼容易辦到了。

已經持續了四五十年的去工業化程序,不可能說随便出一些限制法案、補貼政策就能逆轉。

有些事,還是要遵循實體定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