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壽命長短取決于遺傳?浙大新研究:做好4點,可抵消62%基因影響!

作者:李藥師談健康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争論,一個人是否長壽,到底是具有強大的健康長壽基因更重要,還是在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重要?實際上,目前普遍的科學共識是:人的壽命是由遺傳因素(長壽基因)和非遺傳因素(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等)共同調節的。

那決定人的壽命長短的,到底是強大的遺傳基因更重要呢?還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更重要呢?一項來自浙江大學研究團隊,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BMJ循證醫學雜志上的新研究發現,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抵消60%的短壽基因影響。

壽命長短取決于遺傳?浙大新研究:做好4點,可抵消62%基因影響!

雖然目前關于長壽基因,健康生活方式影響壽命的相關研究已經有很多,但目前還不清楚的是,如果一個人不具備長壽基因,但他(她)能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這種健康生活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抵消短壽基因的影響,此次發表的研究,是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的首次觀察性研究。

這是一項縱向的隊列研究,共納入了353742名來自英國生物樣本庫中的成年人,招募時間從2006年到2010年,一直随訪至2021年,中位數随訪時間為12.86年,共追蹤到了24359例死亡。

壽命長短取決于遺傳?浙大新研究:做好4點,可抵消62%基因影響!

研究的參與者根據遺傳基因情況被分為三組,分别是長壽基因(占20.1%),中壽命基因(占60.1%)以及短壽基因(占19.8%),而健康生活方式評分則基于多個常見的生活因素,包括不吸煙、控制飲酒,定期體育鍛煉,保持健康體型(體重和腰圍達标),充足的睡眠以及健康飲食,依據生活方式評分同樣分為三組,分别是有利于長壽的生活方式,占比23.1%,中等健康生活的生活方式,占比55.6%以及不利于長壽的生活方式,占比21.3%。

研究結果顯示,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相比,不論遺傳因素如何,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的過早死亡風險(低于75歲)都增加了78%!

如果單獨從遺傳基因角度,具有短壽遺傳基因的人群,比長壽異常基因的人群的過早死亡風險增加了21%。如果是本身就有短壽基因,而又屬于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其過早死亡風險增加了2.04倍!

研究人員在經過綜合分析基因與生活方式對壽命的綜合影響後,得出的結論是,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抵消62%的過早死亡的遺傳風險,同時研究人員還指出,堅持健康生活方式,能夠達到減少具有短壽基因的參與者的壽命損失。

在被納入的6個可能影響壽命的6個生活因素中,研究者最終發現,其中有四個因素構成了促進人健康長壽的最佳生活方式組合,這四個因素包括不吸煙、定期進行體育鍛煉,充足的睡眠,以及健康飲食。

實際上得出這樣的結論也并不意外,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持健康飲食和定期的體育鍛煉,同時還能夠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體型,避免肥胖的幾率就會很高,而控制飲酒,本身也屬于健康飲食的一部分,能夠做到上述4個方面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的人,控制飲酒相信也不會是什麼難事。

壽命長短取決于遺傳?浙大新研究:做好4點,可抵消62%基因影響!

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也與之前相關研究的結論保持了一緻。之前的幾項研究發現,中國人30歲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能夠使預期壽命男性延長8.8歲,女性延長8.1歲,而美國人50歲時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男性的預期壽命延長了12.2歲,女性則高達14.0歲,德國人40歲後堅持健康生活方式,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分别延長了17歲和14.9歲。在另外一項研究中,50歲時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對于沒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人群,女性預期壽命增加了34.4歲,男性增加了31.1歲。來自因英國生物銀行的另一項研究發現,不良生活方式導緻了更高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而與遺傳風險評分無關。

結合上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建議,不管是具有短壽基因的人群,還是其他人群,都應該從40歲時堅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規律的飲食習慣,全面為身體補充營養,有節制的攝入減少肥胖和代謝異常風險,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品質,睡眠時長,睡眠節律,都應該保持健康,堅持規律的體育運動鍛煉,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相結合,保持不吸煙的良好習慣或者戒煙,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都能夠減少遺傳因素帶來的短壽風險。

總而言之,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顯著減輕遺傳風險對壽命縮短的影響。如果照此次的研究資料來分析,上述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能夠使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将近5.5年,而且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起到的不隻是延壽的作用,對于晚年的健康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态,也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提升。

參考文獻:

[1] Bian Z, Wang L, Fan R, et al Genetic predisposition, modifiable lifestyles, and their joint effects on human lifespan: evidence from multiple cohort studies. 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First: 29 Apri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