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看似不該在溫哥華、在加拿大出現的事,卻屢屢上演:搶車位、占車位。
關于搶車位互相辱罵,甚至大大出手的新聞,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重災區”就是列治文,而屢屢因為車位事件鬧的不愉快的,正是華人群體。因為區區一個車位,同胞之間時常劍拔弩張。
除了搶車位外,還有一種狀況在列治文也是屢屢見到:占車位。輕則用車停在兩個車位中間,等朋友車到了之後挪開;重則……直接“人肉占車位”,比如站在車位裡,不讓其他車來停。
就在昨天,發生在列治文的一起“人肉占車位”事件,讓人看了直搖頭,當事人 —— 一位華裔中年婦女,已經被全網抨擊。
一位目擊的華人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為大家介紹了事情的經過:
地點是Richmond Centre列治文中心停車場,當時屬于購物高峰期,車來車往,地面停車場一車位難求。
結果一名華裔婦女泰然自若地直接在車位上“打坐”,全然不顧旁邊經過的車和行人,而她身邊有兩輛特斯拉打算使用這個車庫,司機鳴笛示意她讓開,但這位婦女依舊“巋然不動”。
連路過的群衆都看不下去了,大聲對她說“請不要擋住車位”,還有人善意地提醒“這很危險”。據釋出視訊的這位華人網友表示,汽車至少對她鳴笛了10次,但她還是毫不在意。
其他網友感歎:“這得是多大的心理承受力,或者說的難聽點,得是多厚的臉皮才能繼續在鬧市區停車場‘打坐’,等朋友?”就算家人朋友真來了,看到這個場景,他們好意思把車停進去嗎?
安全問題也不得不談 —— 以這種半坐半躺的姿勢來占停車位,萬一碰到一個眼神不好的司機,或者底盤高的皮卡司機,搞不好直接就看不到她,然後倒車入庫時出現意外,後果就不敢想了。
還有網友言辭激烈:“雖然作為華人不太好這麼說,但請問溫哥華、列治文的人口占車位行為,除了華裔,還有哪個族裔做過?反正我沒聽說過!”
有一名網友的發言讓人寒心:“我在列治文不隻看過中年華人自己占車位,還看過他們讓自己的子女人肉占車位,三觀太不正了!”
華人“人肉占車位”,已經名揚海外
其實改革開放以來,華人的總體素質已經提高了不少,移民到海外的華人更被認為是以精英群體為主。可總有一些普遍出現的情況,讓華人“名揚海外”,人肉占車位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在網上搜尋“華人人肉占車位”,會發現在各個國家都屢屢出現過,比如加拿大、美國、澳洲、紐西蘭。
比如在紐約,有個華人占車位的時候宛若飛人博爾特附體:
身後的司機剛準備停一個車位,卻見一個華人女子飛也似地跑到車位那裡站着不同,示意其他司機離開。當發現争不過司機時,這名華裔女子的母親也趕來為她助威;
在紐西蘭奧克蘭,也是華人中年婦女,在市中心車位上站着不走,揮手示意過往的車輛離開,并一個勁表示“我們的車已經到這裡了、已經到這裡了,你們不能停”;
在上個月的悉尼,身穿紅色短褲的中年華人婦女在Costco停車位前人肉占車位,阻止别的車聽進去,還大聲辱罵司機,顯得自己很有理。
其實黑車司機已經很憤怒了,差點就撞到她,但這名華人婦女非但沒感受到危險臨近,還不依不饒。
占車位,并不是“列治文華裔專利”
再說回大溫:占車位隻發生在列治文,而且都是華人占?在論壇上有網友表示:那可不見得!因為我在Costco不止一次看到人肉占車位,而且有的面孔也不像是華裔。
在評論區有網友哭笑不得地表示:“還好這是在加拿大,人們普遍溫柔,要是在美國敢這麼人肉占車位,碰到一個暴躁的司機,真的要被教做人了……”
還有網友給出了另一個例子:2022年8月,大溫某著名海灘公園,一個面容姣好、穿着清涼的長發女子(族裔不詳),也是泰然自若地站在車位上等朋友來,紋絲不動。
碰到這種行為該怎麼辦?有網友表示“我見過有個老外直接往裡倒,把占車位的人擠出了這位,總之不能服軟,要強硬一些,因為是占車位的人無理在先。”
其實無論是占車位還是搶車位,突出的一個字就是:急 —— 既然移民到了節奏相對緩慢的加拿大,為什麼連這樣簡單的入鄉随俗都做不到?
找不到車位,無非就是停遠點或者多繞幾圈,沒必要強占車位,讓自己成為衆矢之的。别忘了現在可是社交媒體時代,一旦因為耍小聰明遭到圍攻,那“社死”的滋味可不好受!
關于車位的耍小聰明,可謂是五花八門,除了搶車位占車位外,典型的還包括:停在殘障人士位、停在消防栓位、在15分鐘限時停車區長期停放……
這些做法,無非就是為了停的離想去的地方近一些,卻一而再而三地拉低自己的素質,何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