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鹹陽》訊:彬州市緊扣農業高品質發展主線,聚焦良田良法良種良機,搶抓農時開展春耕生産,在穩面積、提單産的同時,結合試驗示範效果,不斷創新糧食種植新模式,全面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眼下,正是渭北旱塬春玉米種植的最佳時期。近日,在彬州市義門鎮的高标準農田裡,一台台旋耕機、播種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整地、播種、施肥、覆膜,不一會兒,一大片田塊的春播玉米就完成。放眼望去,田塊裡的一片片白色地膜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孕育着豐收的新希望。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耕生産是決定一年豐産豐收的重中之重,為了確定春播玉米高效推進,彬州市農技中心技術人員也及時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戶講解播種技術要點,確定播種品質,為玉米豐産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糧食生産根本在于耕地。有了好耕地才能多打糧、打好糧。近年來,彬州市按照全域整體規劃、統籌整合、資源連片、綜合治理、适度規模經營的原則,建成高标準農田9.26萬畝。高标準農田為集中連片、規模化、機械化耕作創造了條件。
建好良田,才能高産增收。看到新修的高标準農田既利于機械耕作,又能規模化高标準種植,彬州新鋤禾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就瞅準了種糧的好商機,及時從群衆手裡把土地流轉了過來,按照高标準種植春玉米。
良田建好了,如何把良田變為高産高效的“糧”田,彬州市早謀劃早動手全力做好春耕生産,指導群衆通過增施有機肥、複合肥等,改良土壤,讓土壤有機質含量穩步提高,地力逐漸恢複,同時,大力推廣适合本地生長的新優良種,提高畝産,進一步提高土地效益。
在泾河灘地一片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現場,農技人員圍繞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的播種密度、栽培方式、合理施肥等關鍵環節為種植戶進行現場講解,讓種植戶進一步明白玉米與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既保證了玉米産量不會減少,大豆每畝還可以增産300斤左右,實行了一季雙收的好處。
在春耕一線,彬州市農技中心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技術服務小組,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教育訓練,指導春耕春播,引導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選用良種,适時适商播種,提高播種品質,開展玉米骨幹品種展示,品種篩選密度試驗,配方施肥等試驗,為全年的春播工作打好基礎。
彬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趙小年:“抓好這個示範方建設,采用良機良法,良種配套,在全市建設40個春玉米百畝示範方,16個千畝示範方,讓更多的群衆感受到示範方帶來的示範效應,看到先進種植技術。”
目前,彬州市春播玉米種植已超過10萬畝,春播大豆過萬畝,春播油菜7320畝,為全年糧食豐産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鹹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楊西盈 趙旭 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