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入城進京前,他給自己,給核心成員和各級幹部定規矩!

作者:斐斐曆史說

革命勝利前的預警

1948年底,中國革命即将取得全國勝利。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共産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會議制定了奪取全國勝利後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好了充分準備。

然而,毛澤東對即将到來的勝利卻心存戒懼。他深知,一旦革命取得徹底勝利,執政地位随之而來,權力和名利的誘惑也将接踵而至。如果不加以防範,很容易導緻驕傲自滿、脫離群衆的危險傾向。

毛澤東對此早有顧慮。早在1944年,周揚為《馬克思主義與文藝》一書寫了編者序言,請毛澤東審閱。毛澤東看後,寫道"此篇看了,寫得很好,對我也上了一課。隻是把我那篇講話配在馬、恩、列、斯之林,覺得不稱,我的話是不能這樣配的。"

1948年8月,時任華北大學校長的吳玉章給周恩來發電報,表示想在校慶上提出"主要的要學毛澤東主義"。毛澤東看後十分不安,認為這是"無益有害"的做法。他在複電中嚴詞厲色地批評了這種将自己與馬克思并列的做法,強調我們隻是馬克思主義的"分店",應當謙虛學習。

次年春,毛澤東再次強調:"如果并列起來一提,就似乎我們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請馬恩列斯來作陪客。我們請他們來不是作陪客的,是作先生的,我們作學生。"他警告說,如果硬要比較,那馬克思的祖國德國當時還沒有革命成功,又當如何看待?

可見,在革命勝利的關鍵時刻,毛澤東對于保持謙遜謹慎的作風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他深知,一旦驕傲自滿、目空一切,必将釀成嚴重後果。是以,他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根據自己的提議,專門為全黨特别是各級上司幹部制定了著名的"六條規定"。

這六條規定雖然簡單通俗,但卻蘊含着深刻的戰略考慮。它們正視了革命勝利後可能出現的驕傲自滿、脫離群衆等危險傾向,是對即将走向執政地位的共産黨人的深切期望和嚴格要求。毛澤東之是以如此重視,正是出于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态度,他希望全黨同志永葆謙遜謹慎的優良作風,決不能在革命勝利的時候自滿放松。

"六條規定"的來龍去脈

毛澤東提出的"六條規定"雖然簡單明了,但卻凝聚了他多年來對革命同志的深切觀察和戰略考量。

第一條"不作壽"、第二條"不送禮"、第三條"少敬酒",都是針對一些上司幹部中存在的鋪張浪費、講排場、祭祀等陋習而制定的。在那個環境艱苦的年代,一些上司幹部卻過着奢侈糜爛的生活,與人民群衆格格不入。更有甚者,一些人還搞權力尋租,大搞特權主義。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也影響了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

第四條"少拍掌"的提出,則是為了糾正一些場合拍手造勢、嘩衆取寵的做法。有些人熱衷于在會場上拍手叫好,以此擷取上司的贊許和提拔重用。這不僅影響會議的正常秩序,也助長了一些人追名逐利、勾心鬥角的習氣。

第五條"不以人名作地名"的規定,是為了避免出現個人崇拜。在革命年代,一些地方就以上司人的名字命名,如"毛澤東村"、"朱德縣"等。這種做法無疑會滋生個人崇拜的風氣,與共産黨人的謙遜作風格格不入。

而第六條"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則是毛澤東反複強調的一個重點。他認為,将自己與馬克思并列是一種"無益有害"的做法,這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亵渎,也暴露出一些人已經驕傲自滿、自我陶醉的危險傾向。

可見,毛澤東提出"六條規定"的用意,是要從根本上杜絕一切鋪張浪費、個人崇拜、特權思想等陋習,徹底肅清黨記憶體在的一切違背黨的紀律和作風的現象。這不僅是對即将走向執政地位的共産黨人的嚴格要求,也是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展現。

警鐘長鳴、永葆戒懼

雖然"六條規定"簡單明了,但它們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們凝聚了毛澤東多年來對革命同志們的深切觀察和戰略考量。

在此之前,毛澤東就曾多次批評過一些同志将自己與馬克思并列的做法。1944年,他就曾指出,将自己的講話"配在馬、恩、列、斯之林,覺得不稱"。1948年,他又嚴厲批評了吳玉章将"毛澤東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并列的想法,認為這是"無益有害"的。

進京趕考前夕,毛澤東再次重申這一觀點,警示同志們保持清醒和學習态度,決不能沖昏頭腦、自滿自足。他說:"如果并列起來一提,就似乎我們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請馬恩列斯來作陪客。我們請他們來不是作陪客的,是作先生的,我們作學生。"

毛澤東還引用了馬克思的祖國德國當時尚未革命成功這一事實,用以警示那些将自己與馬克思并列的人。他指出,如果硬要比較,那馬克思的祖國又當如何看待?這無疑是對那些已經驕傲自滿的同志的一記當頭棒喝。

1949年入城進京前,他給自己,給核心成員和各級幹部定規矩!

除了重申這一觀點,毛澤東還向黨的進階幹部推薦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列甯的《共産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前者揭示了李自成進京後驕橫跋扈、離群衆而亡的教訓;後者則直指"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

可見,毛澤東之是以在"六條規定"中如此重視"不要把中國同志同馬恩列斯平列"這一條,是出于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的态度。他希望全黨同志永葆謙遜謹慎的優良作風,決不能在革命勝利的時候自滿放松、驕傲自大。

事實上,毛澤東的這一憂慮并非是多慮。建國後的确出現了一些人嘗到權力的滋味後就開始驕傲自滿、目空一切。一些原本很出色的革命幹部,在新的形勢面前竟然吃了大敗仗,使黨和國家的事業遭受了嚴重挫折。這些沉痛的教訓,正說明了毛澤東當年提出"六條規定"的英明遠見和戰略意義。

規矩的生命力

"六條規定"雖隻是簡單的幾句話,但它們卻凝聚着共産黨人最基本的思想修養和作風操守。它們的生命力并未因時代變遷而消失,反而愈加彰顯其深刻意蘊。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就是遵循這些規矩,堅持謙遜謹慎、戒驕戒躁的優良傳統,才能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永葆黨的肌體健康。那個年代,一些人曾對"六條規定"的必要性存有疑慮,認為它已經過時。但是,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卻堅持貫徹這些規矩,并以身作則,為全黨樹立了光輝典範。

進入新時期,面對改革開放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黨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秉承"六條規定"的精神。從黨的十六大确立的"三個代表"重大理論,到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無不展現了對"六條規定"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特别是在反腐敗鬥争中,"六條規定"的生命力愈加彰顯。一些上司幹部鋪張浪費、追求特權、個人崇拜等現象,正是"六條規定"要杜絕的那些陋習。我們黨從嚴治黨、反腐懲惡,就是要堅決肅清這些違背黨的紀律和作風的現象,永葆黨的肌體健康。

時至今日,當我們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時,不難發現"六條規定"的智慧啟示貫穿其中。一代又一代共産黨人,都是秉承這些規矩,堅持謙遜謹慎、戒驕戒躁,才能在艱難曲折的革命征程中矢志不渝、永不停歇。

結尾

毛澤東當年為什麼要提出這些規矩?它們蘊含着怎樣的戰略考量?我們需要從中汲取哪些智慧和啟示?這些規矩雖簡單明了,但它們卻是中國共産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幟。隻要我們始終堅持這些規矩,就一定能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