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思誠:寫《遠大前程》獻給上海

作者:追趕小天才

地圖集

上一次采訪陳思誠是《唐人街探2》票房突破33億,不到一個月,記者第二次見到陳思誠。這一次陳導演變成了陳監事,出現在電視劇《大未來》的背景中。"我不認為電影比電視節目更先進,這就像詩歌和小說之間的差別。很多人說,一個電影導演很難回去拍電視劇,但陳思誠是個特例。

采訪原定于8點.m,當時陳思誠在新聞釋出會後接受了六七家媒體的采訪,看起來有些疲憊。但面對鏡頭,談起"大未來",陳思誠的眼中還是滿懷期待,他說,當《北京愛情故事》創作時決定把下一部作品獻給《上海》,"16歲從沈陽家到上海,那座城市給了我很多感受。"

陳思誠:寫《遠大前程》獻給上海

像上海的老館

上海向往中華民國的《大未來》

《雄心勃勃的未來》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上海背景下"選擇"的故事,陳思誠飾演英雄洪三元從小城市蘇州到上海,一心想着長遠的未來。陳思誠評價,洪三元像雞血的年輕人,在磕磕絆絆地認識到自己的需求時,走上了一條光明的道路,這樣的評價和十多年前陳思誠本人也有類似的地方。

陳思誠出生于遼甯省沈陽市,16歲時來到上海,在那裡生活了三年。陳說,除了家鄉,北京和上海是迄今為止與他關系最密切的兩個城市,而對于北京來說,陳思誠創造了北京的愛情故事,而"偉大的未來"是他送給上海大都市的"禮物"。

"上海城給了我太多的感覺,我喜歡上海的老宅、老房子,向往民國時期的上海,是以在我寫完《北京愛情故事》之後,決定第二部作品應該獻給上海,是以我寫了這樣一個故事,獻給民國時期的上海......"

他也是制片人,編劇和演員

當編劇是做演員最孤獨、最愉快的事情

《大未來》是陳思誠創作的幾部作品,唯一一部劇本在一開始就還沒有完全成熟。當時,白天拍攝,夜寫,陳思誠自己覺得自己推得太緊了,未來不會那樣做。

除了編劇、主演,陳思誠也是制作的"大未來",在這三個身份中,陳思誠承認編劇是創作過程中最難、最孤獨的一個,而演員對他來說是最輕松的,"表演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大未來》真的很難,故事編号至少是四五十人,"如何有機地建構這些任務,還要充分展現每個角色的性格,這是最難的地方。這時,陳思誠的演員陣容派上了用場,"我在寫劇本的時候可以進入角色,當我寫劇本的時候,我會把自己當成劇本裡的每一個角色,即使我寫一個女人的時候。"

《大未來》投入超過3.5億,但陳思誠表示,所有演員的工資都很低,"服裝、化妝、道具、布景......我們把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了制作上,在很多人覺得這個時代粗糙的制作之前,我們希望能改變大家對這部劇固有的不好了解,我們建出了很多場景,很多衣服都是特制的,我追求的是劇的質感,包括800人的團體, 千人,當上海是"東方巴黎"的時候,是一個各方面都非常發達的城市,作為最重要的創作不計代價去看那個時代最真實的故事。"

在陳思誠看來,最好的演員大多是靈活多的,演員會因為工作、角色、制作而降低節目的價格,這次"大未來"要撐起老戲的老戲骨頭給陳思誠面子,"第一是劇本,二是我們團隊的信任, 這兩個人讓我給他們一個邀請,我們都降價開心玩。"說到受邀電影薪水不高的老骨藝人,陳思誠衷心感謝他們。

洪三元是生活在高福帥"草根"中的一根骨頭

拍電視劇比拍電影更難

同樣講述的是民國小人物成長的故事,也發生在上海,《大未來》剛剛起步,有人将其比作《在沙灘上》。這類題材的作品并不算太少,但陳思誠剛剛看過《在沙灘上》之一,《大未來》的創作多少定程度上彌補了這類題材市場理念的稀缺性。

但陳思誠也不介意觀衆會把"大未來"和"在沙灘上"相提并論,他開玩笑說"頭發哥哥(周潤發)那一年多麼帥氣,圍巾、帽子,我們有頭發哥哥徐文強帥氣,完全不同。陳思誠飾演的洪三元是一個"很強"的人物,他笑着說洪三元完全不如許文強"高富帥","他是一個草根形象,但他活在高福帥的心裡,最後走上了光明之路。"

在很多人眼裡,電影導演再也不會回頭做電視劇了,這不僅是大銀幕和小銀幕的差別,還因為電視劇的投入産出比遠沒有與電影相提并論,但是在《唐人街大偵探1》大獲成功之後,陳思誠選擇回歸電視劇《大未來》。"我不認為電影比電視劇更先進,我從不用藝術表達來評價藝術,影視劇的差別就像詩歌、散文、小說,因為叙事的大小不同。電視劇更像是小說,更有野心,更難做好。(楊光/溫)

+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