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且遊且吟九峰行

作者:品鑒彭州

環彭諸山

龍門一脈

尤以九峰高而上也

其拱衛天彭,護佑蜀原

為地理之屏障

乃曆史之源流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赴九峰須穿行平壩與淺丘之後,迤逦于龍門山間,觀感疊次而上,起伏不定。四顧青山,蒼翠撲面而至,猶不一也;湔江在側,碧流奔騰而下自分九派。一過天彭門,空間頓時被限制起來,視線漸漸由開闊變為深邃,曠極無邊的搜尋變作仰天而上的凝望,目光左右觸及之處,青翠山色被一一扶起,漸成為綠色的屏障,回映在心間的是自然而深沉的思索,在自由原生,物我兩融的心境中,别無旁骛,隻想在這一刻歸然至離我們遙遠而混沌的開初,讓心靈去感受先民休養生息的氣息,在莊嚴的登山之旅中洗滌日漸渾濁離亂的精神家園。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取道而前,抵九峰山腳後,沿途景物,頗不乏勝緻。途中一處須經山澗溪谷;仰視山峰,頓時有向上之心,又有清流激湍奔流左右,石如扶垛,丘岡蓊郁,景色殊幽。整個山道,到處鳥鳴嘤嘤,連綿不絕。

且遊且吟九峰行

繼續小時餘,仿佛有雪嶺逶迤,巍然在望,日熠藍天,光晶耀眼,諸頂作蓮花狀,無異峨眉青城。九峰諸峰之名,見于彭州嘉慶志:“九峰東北曰青龍、朱雀、火焰、天牙,中曰背光,西南曰仙人、黃龍、元武、白虎諸峰,迤逦蜿蜒”。将及親睹其峰姿百态,心中自生暗喜之情。

且遊且吟九峰行

漸行漸高,雲霧缭繞,高入雲天。古蜀人在尚未認識日地關系的時候,還以為高峻挺拔的九峰擋住了日月運作的去路,稱九峰之間的峽谷為“日所入”的蒙谷(太陽休眠之所)。研究《山海經》的人曾說,九峰山就是《大荒西經》中所指的“靈山”。巫彭、巫威、巫即、巫股、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等十個巫師從這裡上天下地。各種各樣的藥物都生長在這裡,他們上天下地的時候,順便采撷一些來為人們治病。是以,此山又有天梯、神仙路、人間仙境之稱。并說此山是登之乃靈、登之乃神、登之能不死、登之能使風雨,産不死之藥之山。拾級而上,連綿絡繹且有尊嚴狀的雪嶺也随之而愈近愈高,直入藍天,漸而奪據整個穹蒼。

且遊且吟九峰行

環顧鄰近諸峰,山勢大多陡峭高峻,色作蒼碧,奇形怪态,不可名狀。有的頂端絕峭,與雪峰連,複作微傾,宛如美人纖指一般,指于晶瑩之所;也有山峰,狀若佛塔,又類教堂穹尖,巉岩峭拔,越雪嶺而上,直接藍天,雪在其腰,極似玉裙一展,别有生态。沿途有森森古木,萋萋碧草。晨觀日出于東域,暮睹霞生于北高。常見遊人上下陸續,偶有原住左右相邀。溪澗曲折,岚藹缭繞。列經山薮之勝,重規泉石之道。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若是雲朵高踞山巅,引領陽光,遙射遠處雪峰,隻見棱鏡虹霓般的麗彩,璀璨缤紛,正戲舞于蒼穹之上,白雲玲珑婀娜,仿佛清水遊魚一般,遊弋飄忽,往來不定。下映近山濃綠,灼灼烈烈之間,多了幾分生機,青山妩媚之态,令人心襟搖動,加之近處的霧氣洗滌,色澤不再過于凝重,淺淡随意,萦繞随心,應接不暇。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行至高處,尋一平地,靜坐而觀,飽覽奇景。路途彩幻之境,來往眼前。作片晌駐留,勞累旋即消逸,山間風雲變幻交融,心間回蕩;或意取五色繁會,輕柔氤氲之晴光,瞬息萬變,或聚或散,無定形定色,随山風或紛至沓來,或留于一隅而定;或耀于雲端而成彩,或舞作霓裳羽衣,不一而足,遊興頓有無窮之妙。俯仰瞻顧,悟山間景物,無窮變幻,原是自然造化,我們于山間之所見,亦為古今之所常見也,雖有小異,亦為大同。山間百物,随即而生,又因種種變化,種種映襯,而變化多方,因是山愈深愈高,所藏納也亦大,種種色澤形狀變化無極,變幻多姿,無不在其理中。無論景物還是觀感,實在無過于自然矣。

且遊且吟九峰行

遙看數千年前的古道,古蜀先民順着山的脈絡,蛇行着。在生存欲望的驅使下,迤逦而來。從龍門之北出發,從岷江之源出發,從男人的肩上出發,從女人的腳間出發,直抵山巅,抵達平原,抵達新的家園。挽起勁烈山風與缭繞霧霭,穿過高原,飛躍雪山,讓漁與獵握手,讓火與刀結緣,直通開化與文明。

且遊且吟九峰行

那些路線,原是升仙之途,羽化之旅。先民逆向而行,迎風而動,披荊斬棘,筚路藍縷,化為通往美好生活的人間坦途。險峻而極的連綿諸峰,承載着古蜀先民與血與淚的喟歎,述說着冰雪烈風中的生死相關。九峰山的古道上,風雨如晦,洗滌着先民們的身心與靈魂,以人為神,以神樹魂,自是息息相連。水囊癟了,灌上雪,用溫度化雪為水,雪水沒了,往空中一兜,灌一壺朔風,鑄就更為堅硬的魂魄。

且遊且吟九峰行

心裡就一個字:生!一如懷裡那縷熱情,燦然而堅韌。長路雖漫漫,若其修遠兮,自有一腔熱血,九死而未悔,夢中的蘭苑芳町,難道不會滋放而放嗎?九峰古道,以太陽的高度,飛鳥的速度,穿越千年積雪,飛向川西原野!碧草如茵,山花爛漫,碧樹幽陰,雪水潺潺……

且遊且吟九峰行

拂去曆史的塵埃,這條古道穿越高聳的海拔,掘向深厚的大地,用堅韌與執着,鑄就了天彭人的精神底色。

且遊且吟九峰行

循先民之足迹,觀山賞雲,看山峰戳破暈染的曆史薄霧;透過時光的隧道,觸及的故道的古往今來,時有斷垣殘壁,倔強述說當年的經曆,抑或頹塌的木質老屋和恣意而生的藤蔓,挽留住歲月的絲縷堅強;沾一滴曆史的風霜,任由筆尖,從消失的驿站、集市、山垭口淌過;聆聽着,一江碧水磨砺着沙礫的前生往事,細數古道在細流中颠簸後重生的輝煌。

且遊且吟九峰行

從遙遠的磨盤山走來,踏着被淹埋的曆史塵埃,将馱負的代代人的夢想,置放于天與雲邊界,舀上一瓢深山清冽的潭水,滲入龍門山的鳥鳴花香,任風雨洗刷,細細地品匝出曆史的靜好背後的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且遊且吟九峰行

頭枕着九峰雪頂,一夜無眠,搜尋着曆史先聲,撿拾着文明碎片;暮然側耳,先民的前赴後繼和伛偻提攜,已在眼前穿梭不停。在兩千多年前古蜀先民留下累累足迹的九峰山極目蒼穹,俯察大地,人類曆史的腳步一刻也不曾停歇,之間或步履蹒跚,或一帆風順,或得意于一時,或追悔于一念,莫不在道中尋求着繼續之途。禮失而求諸野,道隐而求諸自然,古時先民質樸而執著的追求着,他們在體會和追憶之中從物質次元和精神向度思索着我們心靈的家園,用思想的緯線和行動的經線編織出我們精神的世界。

且遊且吟九峰行

在九峰山的叢林中徐行

用竹杖芒鞋,丈量摸索

窺探随後而至的天府故地

古蜀之脈的史脈根源

于是聽得文翁治湔水

開原野之膏腴

見得放翁治丹譜

催山間之芳妍

于是天彭至今仍有山鎮上下

林泉左右

延續天帝會昌

英靈秀出

期數:3050期

文:江波《品鑒彭州》第十四期雜志

圖:劉正剛 孔玲 張勇 喬剛 品鑒彭州 網絡

編輯:劉代萱 責編:鄧茹月 稽核:楊華

★轉載請标明來源,版權保護離不開你我的參與!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且遊且吟九峰行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親愛的小夥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岩

副主編:葉韬 馮豔麗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劉倩

編輯:劉代萱 鄧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個贊和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