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作者:小拉談古論今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谷雨”已過,蟬鳴漸起。不知不覺間,“五一”假期又要來了。

自從調休出現,“五一”年年都會引發人們熱議。放五天就要搭進去兩個周末,假是放了,但後續工作反倒更讓人疲憊。調休不僅打亂了正常的工作周期,更加導緻工作效率下降,可謂是“兩敗俱傷”。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然而,與現在被人瘋狂吐槽,的“小長假”不同。曾經的“五一,曾是無數人的美好回憶。

在十年前,“五一”與國慶假期一起,并稱中國的兩大“黃金周”,是無數人心目中的美好回憶。而讓“黃金周”消失的“罪魁禍首”,便是清華教授蔡繼明。

“黃金周”變“小長假”

實際上,被不少人懷念的“五一”黃金周,其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90”後。

此前,大陸的公共假期一共隻有七天,即國慶三天,春節三天,勞動節一天。1997年,“金融風暴”肆虐亞洲,對中國經濟産生了重大影響。

面對這一挑戰,1999年國務院對假日制度進行了調整,國務院修訂了《放假辦法》,将公共假期總數7天提高到10天,并首次提出将春節、國慶節和勞動節與相鄰的雙休日結合起來,進而創造出連續的長假。這便是我們熟知的“7天黃金周”。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由此可見,“七天黃金周”的創制,為了提振信心、促進消費,其天生便帶有促進行業發展,增加居民消費的使命與任務。

在那個年代,“黃金周”的出現,無疑為旅遊消費、經濟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它給予了當時苦于假期較少的人們一個集中休息的機會,通過人為創造一個旅遊的“黃金視窗期”,提振了當時受“金融風暴”影響的國内旅遊業的發展。

然而,随着經濟的持續發展,“黃金周”假期制度也面臨了新的挑戰。由于假期集中,衆多群眾選擇在此期間出行,導緻國内衆多旅遊景點出現人流高峰,擁擠不堪,給旅遊行業的服務協調帶來極大壓力。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當時,蔡繼明是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組長。經過分析、考察後,蔡教授敏銳地發現,“黃金周”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被誇大了。

愈發“臃腫”的“黃金周”不但不能刺激消費,還會擾亂正常社會運轉。而在長假後,打勞工還會得“假期綜合症”,進一步影響工作效率。

是以,蔡教授強烈建議砍掉“黃金周”,增加其他傳統節日的假期。每個假期,前後調休一到兩天,就能湊出小長假,讓人們分散休息。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不得不說,蔡教授的建議深入淺出,鞭辟入裡,提的那是相當好,好到什麼程度呢?06年提的建議,07年就被國務院接納實行,08年全國人民就過上了“小長假”。

建議提的那是相當好,是以他被罵的也是相當慘。好不容易有個長假,卻被蔡教授一紙建議拆得亂七八糟。

吐槽與謾罵雪花般飛來,網友還建了貼吧來罵他,禁言之後,又轉戰五一吧、十一吧接着罵,到最後甚至人肉搜尋,打電話罵他。最後,無奈的蔡教授,隻好以侵害隐私為由,将百度告上了法院。

自此一役,蔡繼明便成為了人們心中“調休”制度的幕後黑手,每到五一假期,都會有人吐槽,祝他五一期間天天堵車。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不完整的“建議”

對于網友的吐槽,蔡教授既好笑,又無奈。原因很簡單——很多人知道他是拆散“黃金周”的罪魁禍首,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同時也是帶薪休假制度的堅定支援者。

早在06年送出那封“臭名昭著”的調休建議書時,蔡教授便一并表示,希望國家能夠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2014年,蔡教授又在《人文雜志》上發表題為《關于進一步調整完善大陸節假日制度的建議》的文章,再次提出,要進一步落實、發展好帶薪休假制度。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在文中,蔡教授指出,從維護勞動者休息權的角度來看,若要完善目前的方式,就要進一步帶薪休假制度。

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有利于人們根據自身需求自由“拼配”假期,不僅解決假期集中所帶來的運力緊張,資源排程不均等一系列問題,還能更好滿足人民對于“長假”的迫切需求。可見,群衆對長假的渴望,蔡教授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從這點來看,蔡教授提出的“小長假”方案出發點并不是為了讓大家“掃興”,而是為了讓大家有更多、更自由的放假時間。

而帶薪年假,則能夠銜接法定假日或周末,錯峰出遊,減輕交通、景點的承載壓力,更好發揮經濟活力。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在蔡教授看來,實施“小長假”重要前提是全面推行完善帶薪休假制度。帶薪休假多了,打勞工的帶薪假與小長假湊一湊,在家放松幾天确實不難。可就連蔡教授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哪怕過了近20年,“帶薪假期”依舊是國内的老大難問題。

根據現行有關制度的規定,大陸的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為11天,帶薪休假則為5-15天,在世界範圍内處于中等偏上的水準。

然而,雖然11天的公共假期水準不低,但與其他國家——尤其是歐美相比,我們在帶薪休假水準差距就比較大了。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甚至連同樣以“卷”文明的日、韓兩國,其帶薪假期時間都普遍隻在30—50天,這是國内打勞工遠遠不敢想的。

此外,在周假的落實方面,國外也是“遙遙領先”,像日、法、意、美等發達國家,他們的周假都有法律去落實保障。

而到了國内,“996”是福報,“大小周”是常态,007也不是不可能。而這些,都不會出現在統計的數字裡面。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到了這裡,我們也就不難了解,為何人們對“黃金周”如此重視,而提出“小長假的蔡教授會被吐槽了——因為在國内公司、企業不能克扣的法定長假真的不多:而蔡教授所提出的“小長假”設想,有沒有可靠的帶薪休假制度保障,一來一往,打勞工們自然對蔡教授的提議意見頗深。

放長假,放好假,是無數打勞工的樸素心願,更是促進社會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必然要求。而帶薪休假,不僅能夠補足目前不完整的“小長假”,更能充分發揮假期促進消費,推動産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那麼,既然“帶薪休假”好處多多,為何國内遲遲無法推行呢?

“帶薪休假”,上下而求索

其實,早在2008年,大陸便出台了與帶薪休假相關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然而,《條例》并未對落實帶薪休假做出強制規定,隻規定經職工本人同意,企業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天數,應當支付三倍工資。

而這,便給帶薪休假的落實留下了“議價”空間。而在較為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産業中,“既沒有年假也沒錢”更是家常便飯。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除了企業“不給休”,很多打勞工自己也“不敢休”。随着社會内卷不斷加劇,不斷提升社會競争壓力讓打勞工不敢輕易休息。

在不少年輕人看來,大家都做一樣的工作,就沒法在競争中脫穎而出,隻有利用休息時間額外多做一點,才能在競争中取得優勢。

而“降本增效”、“35歲優化”的寒風,又讓打勞工瑟瑟發抖,生怕一不小心便慘遭公司“優化。”

企業“不願放”、員工“不敢放”、法律“難作為”,各種各樣的緣由,造成了“帶薪休假”

難以落實的尴尬局面。沒有“帶薪休假”作為支撐,蔡教授設想中的“調休小長假”便成了缺胳膊少腿的四不像。而這,也是蔡教授被頻繁吐槽的根本原因。

究其本質,調休制度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實際需求,更好地調配資源和提高生産效率。

目前的”調休“缺乏配套制度支撐,難以反映社會發展的根本需要,不像是放假,而像是“假放”。

才知道:此前五一都是放7天,因清華教授蔡繼明建議,最終改放5天

而要更好地解決調休帶來的問題,就應該讓調休落到“休”上,在調休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使其更加符合人民群衆的實際需求和生活方式。

隻有這樣,讓假期真正成為人們群衆的放松時光,才能真正發揮假期促進消費,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的關鍵作用。而在這條路上,我們還有許多喲路要走。

結語:

一紙報告,一場“調休”,讓清華教授蔡繼明,登上了每年五一的“風口浪尖”,成為曆屆網友口誅筆伐的 “調休黑手”。

然而,在吐槽背後,我們也應當看到,蔡教授之是以每年都能“罵”上熱搜。背後是網民對假期不足的不滿,是企業部門對“帶薪休假”的不屑與怠惰。

面對争議不斷的調休制度,有關部門該做的不該是閉門造車,論證目前制度的“亮點”、“優勢”,而是應當把握社會生産發展脈絡,完善相關制度,創制出人民群衆真正想要的,喜聞樂見的假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