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軍過後盡開顔——紅軍長征過哈達鋪

作者:李老師的視界

褚銀

摘要:1935年9月,中共中央率紅軍陝甘支隊(紅一方面軍主力)進入甘肅南部哈達鋪,其間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團以上幹部會議,明确提出到陝北去,作出了把長征落腳點放在陝北的重大決策。同時,部隊進行了整編,壯大了隊伍,統一了思想,極大地提高了戰鬥力,為北上抗日作了全面準備。哈達鋪不僅成為了物質上的“加油站”、兵源上的“加油站”,而且也成為政治上的“加油站”、精神上的“加油站”。

1935年9月12日,黨中央在甘肅南部疊部縣達拉鄉的高吉村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俄界會議。這次會議批判了張國焘逃跑主義和分裂紅軍的錯誤行為,通過《中央關于張國焘同志的錯誤的決定》,保證了黨中央北上方針的貫徹實施。會議決定将紅一、三軍、中央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決定成立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五人團,進行軍事上司。為及早脫離險地,會議決定立即按原計劃繼續北上。

俄界會議後尋找新的落腳點

1935年9月13日,陝甘支隊冒着雨雪交加的嚴寒天氣,沿白龍江東岸,爬山穿林,于15日逼近岷山腳下的臘子口。臘子口位于甘肅省疊部縣境,是四川通往甘肅的重要隘口。16日,紅一軍第四團奉命迅速奪取臘子口。由于地形不利,紅軍正面進攻未能奏效。當晚,紅軍以兩個連攀登懸崖峭壁,迂回敵人側後,協同正面進攻部隊向守敵發起猛攻。17日清晨,紅四團突破了魯大昌部精心設定的兩道防線,勝利奪取了長征路上的最後一道天險,打開北上通路,使蔣介石企圖把紅軍困死、餓死在雪山草地的計劃徹底破産。

國民黨新編第十四師魯大昌部倉皇向岷縣城逃竄,紅四團乘勝猛追。敵人退至達拉山(又稱岷山),依托山峰,用炮火封鎖路口,掩護主力逃跑。紅四團分兵兩路,從兩側向敵迂回,敵遂放棄山頭潰逃。傍晚,敵後衛逃至大草灘,正準備做飯,紅四團先頭營又追了上來,一陣短兵相接後,敵人被全殲。接着,紅一軍直屬偵察連攻占岷縣哈達鋪。

三軍過後盡開顔——紅軍長征過哈達鋪

18日拂曉,在紅四團緊追殘敵的同時,黨中央率領陝甘支隊亦通過臘子口,順朱立溝過達拉山,到達漩窩。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嚴明紀律,軍委及時制定了《回民地區守則》。《守則》規定:進入回民區域,應先派代表同阿訇接洽,說明紅軍北上抗日的意義,得到回民的同意後,才準進入回民村莊宿營,否則露營;保護回民信教自由,部隊不得擅自進入清真寺,不得毀壞回民經典文字;不準借用回民器皿用具,在回民地區不準吃豬肉、豬油。這一系列規定,為紅軍進入回民地區作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19日,紅二師主力進占哈達鋪。20日,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率陝甘支隊翻越岷山,進入甘肅南部哈達鋪。哈達鋪原名哈塔川,位于甘肅岷縣南部,自古是甘川道上的一個商貿重鎮和軍事要沖。三國時為“陰平古道”(即今宕昌、武都、文縣沿岷江、白龍江、白水江一線),魏将鄧艾當年即從此入川滅蜀。當地盛産當歸(又稱岷歸),由于物價和勞動力都很便宜,來自上海、陝西、山西、廣州、河北、四川等地的商人都願意在這裡做生意。也是以,該地商貿繁榮,交通便利,郵政事業發達,設有郵政代辦所。

抵達哈達鋪後,毛澤東住在鎮上“義和昌”藥店後院的平房裡,司令部則設在離毛澤東住地50多米遠的“同善社”,周恩來等中央上司同志住在司令部内。

紅軍長征到陝甘,并非最初設定的戰略轉移的落腳點,開始并沒有打算走很遠。長征的路線和落腳點是根據軍事形勢和作戰情況而不斷變化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時是到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合;黎平會議決定在川黔邊地區建立根據地;遵義會議決定渡過長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區建立根據地;兩河口會議決定,繼續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俄界會議決定到與蘇聯接近的地方建立根據地。紅軍長征雖然有“北上抗日”的大方向,但落腳點一直處在變化之中。

三軍過後盡開顔——紅軍長征過哈達鋪

到陝北去

到了哈達鋪,毛澤東從當地找到的國民黨報紙上了解到陝北有相當大的一片蘇區和相當數量的紅軍。國民黨的報紙主要是七、八月份的《大公報》《民國日報》《中央日報》《西安報》《山西日報》等,通過對報紙中披露的各種消息進行了綜合分析和研究,得知紅二十五、二十六軍在陝西的活動和中共在陝甘儲存、發展了大片革命根據地的情況。這一發現,使中央上司同志極為振奮,遂放棄了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計劃,決定率領紅軍向陝甘根據地進發。

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在哈達鋪召開。會議由張聞天主持,毛澤東、博古出席會議,王稼祥、羅邁、彭德懷、楊尚昆列席會議(會議記錄所列為:“洛、博、澤,參加,稼、邁、德懷、尚昆”)。在讨論組織部工作問題時,張聞天在發言中強調要愛護幹部,有的老同志有能力,但人拖瘦了;現在有馬的,不必取消。毛澤東發言說:組織部應該調查了解幹部,要了解連以上幹部。我們現在隻了解進階幹部,對中下級幹部還不了解。為了鞏固部隊,需要了解幹部;為了擴大幹部,需要支配幹部;為了與反革命作鬥争,需要了解幹部的一些傾向問題。組織部需要了解下層情形,這是組織部的主要工作,要把教育工作包括在組織工作之内。此外,對地方工作,組織部也應該給予幫助。關于編制問題,毛澤東說:“編餘”二字不大好。對于一些工作上需要的,就是編制上沒有,也應該寫上。我們應該認,過去對幹部的優待不夠。現在的幹部是精華,應該注意保護。會議同意張聞天的提議,決定派謝覺哉、毛澤民去新疆建立交通站,設法打通國際關系。

22日上午,在關帝廟前的院子裡,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作了行動方針與任務的報告。指出:民族危機在一天天加深,我們必須繼續行動,完成北上抗日的原定計劃。首先要到陝北去,那裡有劉志丹的紅軍。從現地到劉志丹建立的陝北革命根據地不過七八百裡的路程。大家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對此,楊成武曾回憶道:毛澤東說感謝國民黨的報紙給我們提供了陝北紅軍的比較詳細的消息,那裡不但有劉志丹的紅軍,還有徐海東的紅軍,還有根據地!聽到這裡,同志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動,熱烈地鼓起掌來。

同日,張聞天在哈達鋪作讀報筆記《發展着的陝甘蘇維埃革命運動》。筆記對天津《大公報》上所披露的紅軍在陝甘活動和陝北革命根據地的情況詳細摘錄并進行分析,透露了中央率領陝甘支隊落腳陝北的意向:“同二十五、二十六軍及通南巴遊擊區取得配合,協同動作及彙合,并給在這個地區中開展着的遊擊運動以幫助、組織、上司”,完成8月20日的中央《關于目前戰略方針之補充決定》中提出的“聯系存在于陝甘邊之蘇維埃遊擊區域成為一片的蘇區”的任務。筆記還針對國民黨對陝甘革命勢力的攻擊,指出:“陝甘蘇維埃革命運動是建築在深刻的社會的、經濟的與政治的沖突之上的。反動統治無法解決這些沖突,因而也無法消滅甚至防止蘇維埃革命運動的發展。”這篇讀報筆記後來編入《張聞天文集》(一)中。博古也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陝西蘇維埃運動的發展與我們支隊的任務》。這兩篇文章都刊登在1935年9月28日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前敵委員會和政治部出版的《前進報》第三期上。

三軍過後盡開顔——紅軍長征過哈達鋪

團以上幹部會議結束後,部隊立即進行了傳達讨論,開展了遵守群衆紀律、堅持黨的政策的教育活動。紅一師宣傳科科長彭加倫還連夜創作了歌曲《到陝北去》:“陝北的革命運動大發展,創造了十幾縣廣大的紅區。迅速北進,會合紅二十五、紅二十六軍,消滅敵人,争取群衆,鞏固發展陝北紅區,建立根據地。”鼓勵指戰員的鬥志,宣傳黨中央的主張。

哈達鋪:紅軍長征路上的加油站

按中央政治局俄界會議決定,紅一方面軍主力改編為陝甘支隊後,彭德懷離開了自己親自建立的紅三軍團。對當時的情景,時任紅三軍團第十一團政治委員的王平回憶道:“彭德懷在離開紅三軍團時,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他說:紅三軍團從第一次反‘圍剿’時的幾萬人,至今天長征到甘南,隻剩下兩千多人,讓錯誤路線快折騰光了。今天剩下這點人,都是精華,是中國革命的骨幹和希望。他要求大家再接再厲,争取全國革命的勝利。他在會上作了自我批評。他講,我的脾氣不好,罵過許多人,請同志們批評和諒解。他還說,我過去對你們這些團以上幹部要求很嚴格,有時甚至苛刻一點,這都是對你們的愛護;否則,有的同志可能活不到今天,這也可以是“罵”出來的吧!彭德懷的講話,使大家對他更加敬重。”

三軍過後盡開顔——紅軍長征過哈達鋪

為了盡快恢複指戰員們的身體,黨中央決定在哈達鋪進行休整:全軍上下每人發一塊大洋改善夥食,總政治部還特别提出了“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當時哈達鋪人口稠密,繁榮富庶,物産豐富,物價便宜,一頭百十斤重的肥豬,5塊大洋便能買到,一隻肥羊,隻值兩塊大洋。同時,魯大昌殘部敗逃時,丢下了幾百擔大米、白面和2000多斤食鹽,物質十分充足。各機關殺豬宰羊,買雞買蛋,大辦夥食,并把駐地周圍的群衆請來一起會餐。指戰員們洗澡理發,縫補軍裝,沉浸在無比歡樂的氛圍之中。經過休整補給,紅軍的體力得到恢複,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大大提高了紅軍的戰鬥力。哈達鋪整編意義非凡,正如楊成武在《憶長征,哈達鋪整編》中寫到的:“哈達鋪整編在整個一年多的征途中,隻是那麼短暫的幾天,可它給我們的印象卻非常強烈。确實,毛澤東在關帝廟前那鼓舞人心的講話,給我們增添了戰鬥的活力,哈達鋪也就是以而成了我們長征途中名副其實的加油站了。”可以看出,哈達鋪整編的重要意義就在于統一思想,增強鬥志,明确方向,提高戰鬥力,堅定了把長征的落腳點和北上抗日的大學營放在陝北的決心和信心,從思想上、組織上、軍事上,為中央紅軍和陝北紅軍在吳起鎮的勝利會師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哈達鋪整編雖然時間很短,但整編的内容十分豐富,既有改善生活、恢複體力、補充給養的休整,也有優化建制、強化上司、擴充兵員的部隊整編,更有分析形勢、統一認識、鼓舞鬥志的思想動員。特别是黨中央在哈達鋪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陝北去”,初步作出了把長征的落腳點放在陝北的戰略決策。這對決定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命運,對“北上抗日”的早日實作,都産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9月27日在榜羅鎮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改變俄界會議關于接近蘇聯建立根據地的決定,确定把中共中央和陝甘支隊的落腳點放在陝北,在“陝北保衛和擴大蘇區”。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吳起鎮召開會議,準許了榜羅鎮會議關于落腳陝甘,建立革命大學營的決策,宣告紅一方面軍長征的結束。

紅軍主力過了岷山,長征即将取得勝利,毛澤東心情豁然開朗,作《七律·長征》。同月,毛澤東還作了《念奴嬌·昆侖》和《清平樂·六盤山》兩首詞。事實上,“兩河口會議”雖然一緻同意毛澤東、周恩來等多數同志關于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的意見,但隻是一個“大的方向”。而哈達鋪整編後,正如毛澤東詩中所寫的“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