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創新技術培育紀實影像新質生産力

作者:解讀中國

編者按:

4月23日,“中國共産黨國際形象傳播創新對話會(2024)暨全球政黨媒體事務負責人研修班中外交流主題活動”在京舉辦。在“新技術賦予政黨形象傳播新動能”議題讨論環節,解讀中國工作室負責人陳方分享了以創新技術培育紀實影像新質生産力的實踐經驗和工作思考。全文如下。

以創新技術培育紀實影像新質生産力

△解讀中國工作室負責人陳方發言

尊敬各位嘉賓:

大家好!目前,中國紀實影像産業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産業鍊各環節各要素逐漸成熟,市場多元主體日益活躍,創新技術不斷培育新質生産力。在這裡,我願用三個關鍵詞分享解讀中國工作室運用紀實影像,報道中國共産黨執政理念,加強創新技術應用的一些實踐經驗。

第一個關鍵詞:真實。紀錄片是一個國家的相冊,是一個民族的珍貴記憶,自20世紀誕生以來,日益成長為記錄曆史、傳播文化、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大家常說,真實是紀錄片的生命和本質。創作者需要始終保持記錄真實世界的美學原則,這也是紀錄片創作的基本準則。

以創新技術培育紀實影像新質生産力

△紀錄片《自然之源》拍攝現場

随着創新技術的廣泛運用,記錄即時真實場景的手段和方式都大大拓展了。解讀中國工作室和咪咕視訊、英國知名導演菲爾·阿格蘭正在合作拍攝紀錄片《自然之源》,講述三江源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的故事,傳遞中國共産黨的生态文明建設理念。在節目拍攝中,除了正常錄影機,攝制組還積極采用了紅外檢測相機、衛星定位跟蹤裝置等創新科技手段。我們還驚喜地發現,AI技術也已普遍用于祁連山雪豹保護中,當地政府機構對雪豹個體進行AI識别并實作追蹤保護。這些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真實生動記錄雪豹故事提供了極大助力。

以創新技術培育紀實影像新質生産力

△紀錄片《自然之源》從業人員檢查紅外線相機

第二個關鍵詞:立體。拍攝對象的立體塑造,是一部紀錄片創作最終成功的關鍵所在。解讀中國工作室正在和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京企中軸線保護公益基金會、騰訊SSV聯合攝制系列紀錄片《跨越時空的北京中軸線》,立體講述北京中軸線背後的文化、曆史和當代價值,深入闡釋中國共産黨的文化建設理念。

以創新技術培育紀實影像新質生産力

△動圖來自“數字中軸·小宇宙”先導片

在紀錄片中,有一個“數字中軸·小宇宙”的創新技術故事。這個技術綜合運用高清照掃、遊戲引擎技術、雲遊戲等前沿技術,在數字世界裡生動再現了北京中軸線。通過高清數字照掃并結合多種遊戲技術,“數字中軸·小宇宙”不僅将對7.8公裡的核心遺産區進行模組化,同時精細再現先農壇、鐘鼓樓、萬甯橋等遺産點,讓觀衆更加立體地感受北京中軸線的文化底蘊。

第三個關鍵詞:合作。目前,科技創新日益成為推動全球紀實影像行業複蘇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中外紀實影像合作不斷深化,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大潮已經形成,在交流中激發創新火花,在合作中實作技術突破,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搭建了有效橋梁。

由解讀中國工作室和加拿大IMAX公司、新加坡海灘别墅影業有限公司出品,外文出版社、雲南金彩視界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象行記》目前正在中國雲南省緊張拍攝中。影片以2021年雲南野生亞洲象“北移南歸”事件為故事切入點和線索,采用IMAX攝影機拍攝,首次将中國雲南亞洲象的故事搬上全球院線銀幕,生動展示人與亞洲象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圖景,立體呈現中國野生動物保護顯著成效,為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培育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增強發展新動能。解讀中國工作室将不斷加強對外開放合作,加快數字技術運用,以科技創新引領業态創新,為發展紀實影像新質生産力作出積極努力。

謝謝大家!祝願參會外國朋友們擁有一個充實、愉快、難忘的中國之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