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作者:合車社

沒有傳言說的戰略放棄中國市場,最近本田在華開啟了新的電動化序列。

在北京車展上,本田一舉拿出了烨P7、烨S7、烨GT CONCEPT三款車型,雖然比之前簡化了不少,但依然繞口,真的很難了解日本人的邏輯。從人氣來看,雖然本田展台70%的車型已經挂上綠牌,但吸引力似乎依舊不大。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之前本田宣布要做電動化轉型,第一時間就選擇“獻祭”了讴歌,讓社長這個讴歌車主一下子成為無根之萍。看了本田這兩天推出的一系列電動化産品,最大的感受就是讴歌死得太TM“冤”了。

(1)放棄讴歌,為電動化讓路?

最早傳出“斷舍離”,要放棄讴歌的時候,本田給出的理由就是要為電動化讓路。一來是本田看中了讴歌的管道,覺得讓這個不溫不火的牌子“挪位置”給電動車正合适;二來是在這個轉型的關鍵時期,本田也确實沒有精力繼續給讴歌輸送子彈。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讴歌的結局其實是可以預料到的,畢竟這個日系豪華品牌入華以來就一直處于邊緣的狀态,基本沒有什麼品牌浮盈度。雖然在北美市場如日中天,但國内沒有多少人認這個品牌。

最初,很多人把原因歸為讴歌沒有國産。甚至在2012年時,還有近四分之一的讴歌經銷商“聯合逼宮”,表示讴歌再不國産,它們就要集體退網了。這就有了2013年的上海車展,本田宣布要對讴歌品牌進行國産,降低購買門檻。

再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16的北京車展,首款國産讴歌CDX亮相,25萬-30萬元的價格在當時也不算誇張,但很可惜,依舊沒有得到認可。再之後讴歌就陷入了某種魔咒,新的車型不斷遇冷,直到退出國内市場。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但要說讴歌的失利跟本田一點關系都沒有嗎?難道不是從頭到尾都沒引進幾款重磅車型,價格上又完全不靈活,絲毫沒把消費者當回事,這些占的因素更大?

其實本田的電動化的操作思路也大差不差,前年搞出來一個e:NP1 極湃1,誰看到這個名字不得愣一下,除了買火車票輸驗證碼的時候,誰會把大寫字母、小寫字母、數字還有特殊符号放得這麼全?一款缤智油改電的小SUV就敢賣17.5萬起,好家夥你是真的隻管擡頭看天,不管低頭看路呀。

這次的烨品牌卻是要強不少了,外觀有進步,用了新的設計語言,也有了新的純電平台。但是智能化呢?用的什麼車機晶片?用的什麼智駕晶片?您是閉口不提呀!

華為、小米、魏牌、極氪這幾家都要打起來了,您老人家是絲毫不看呀。

(2)本土化是殺招,讴歌卻不用?

社長是讴歌車主,對這個品牌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愛它不錯的操控,以及紮實的品質,哪怕退出國内市場了,最大的影響不過是以前五星級的保養環境,立馬變成了三星,車本身的品質還是值得認可的。

恨的是本田實在是太“犟”了,自始至終都沒有對讴歌做有效的改變,生生把自己玩死了。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為什麼本田以前在國内賣得好?除了本身的底子好之外,還是因為以前确實有那麼一撥人在做實事,他們真的在思考市場。

在那個合資車企改個螺絲都要向“總部”彙報的年代,本田就推出了傑德這樣的“特供”車型。基于飛度底盤打造,卻做成了6座,配的是1.5L自然吸氣地球夢發動機,主打的就是實用。結果就是,傑德在國内大火,甚至還被日本本土“反向”引進。

再比如冠道,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也是一款“特供車”。因為飛行家引進太費勁了,3.0T V6實在不适合國内的環境,于是本田就針對國内市場打造了冠道,一經推出就成為大五座SUV标杆。

還有CR-V這樣的神車遭遇“機油門”的時候,本田也完全沒有抱怨是國内油品導緻,相反迅速拿出了适應性的解決方案,迅速平息危機。美版思域主打的是2.0L自吸,國内卻堅持用1.5T+CVT,主打的就是既能運動,又能足夠省油,這些都是本田“變通”的表現。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如今的烨品牌,除了外觀确實用到了國内喜歡的元素之外,依舊是很典型的本田電車風格。看下大衆、奔馳、寶馬這些車企的努力吧,它們的電動化不能說多成功,起碼是真的沖着賣車去的。而本田,似乎依舊享受着歲月獨好。

讴歌以前也是一樣,除了價格漲漲跌跌外,完全沒有為國内市場改變過。就像很多人為CDX喊冤,覺得相比BBA同級SUV,它的價格壓根不貴,但品質卻有超出。問題是BBA的品牌影響力在哪裡呀,這可不是一個小透明的日系豪華品牌能媲美的。既然想在國内市場覓食,最起碼的就是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對标。

本田電動化繼續堅持這一套,無非就是下一個讴歌。

(3)端着金飯碗要飯?

前幾年,社長其實一直覺得本田是最适合玩電動化的車型,但它所表現出來的執行力,确實令人失望。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首先,電動化帶給我們最大的改變是什麼?個人覺得應該是更大的空間,更好地操控,以及更加節能的表現。而這幾點,幾乎都是本田的優勢點。

1983年,本田就提出了MM理念,希望能夠實作“乘員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不論是三廂轎車、SUV,還是兩門掀背車、旅行車,本田總能在空間上給出驚喜,也被稱為“空間魔術師”。

從這個角度來說,本田的基礎其實是不錯的。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至于操控和節能,也算是本田的看家本領。畢竟本田的“EARTH DREAMS TECHNOLOGY”家族,最大的目标就是實作駕駛樂趣和燃油經濟性的高度融合。把地球夢技術的2.0T K20C紅頭機塞到思域裡面去,這樣的事在所有的國際巨頭中也就本田能幹出來。這也說明一點,曾經的本田絕對是有追求的。

現如今新能源車們想做到的事,本田已經做了幾十年。甚至本田還是“電混”的開創者,如今的做混動的車企有一個算一個,大多數用的都是類似本田i-MMD的串并聯混聯。但遺憾的是,本田自己做的卻并不怎麼樣,雅閣PHEV這樣的車,定價直接幹到22.58萬起,本田打算賣給誰,你家買的甯德的電池特别貴?

本田電動化,需要吸取讴歌教訓

玩了十多年的電驅動,按理說對于電機的特性應該了如指掌。做了這麼多年的空間優化、操控調校,按理說也應該是駕輕就熟。結果卻産出了一系列的電子工業垃圾,确實令人惋惜。

當看到“驗證碼”繼續在北京車展上線時,社長真的覺得内心五味雜陳。

寫在最後

原諒社長的私心,雖然對于本田的電動化是恨其不争。但多少也是因為自己讴歌車主的身份,憤憤不平自己保養待遇的降級。這裡咱也放句話,除非本田把讴歌五星級的保養環境還回來,要不然咱會一直拿這事臭它。

本田還想在新時代有所作為的話,還是盡量拿點新東西出來。那個架起幾門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