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疾險+萬能賬戶”混搭風起!新單滑坡五年,能否借勢重振雄風?

作者:A智慧保
“重疾險+萬能賬戶”混搭風起!新單滑坡五年,能否借勢重振雄風?

曾經,作為健康險市場的C位擔當,重疾險撐起了一片天,新單保費規模一度超千億。

然而,随着近年壽險代理人隊伍規模的縮水疊加疫情沖擊、新舊定義切換期炒停售透支客戶需求以及客戶購買力不足等綜合因素影響,重疾險告别了昔日的高光,逐漸被惠民保、百萬醫療等為代表的醫療險反超。

從整個人身險市場次元看,在利率長期下行的大環境下,增額終身壽等儲蓄型保險産品成為業界寵兒,反觀重疾險的存在感則更加黯淡,新單保費已連續五年下滑。

重疾險的拐點何時到來?一切尚不得而知。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已經出現,即在監管力推壽險業防範利差損風險,引導降低利率水準的背景下,重疾險這一高價值、保障屬性強的産品再度得到很多險企的重視。

『A智慧保』注意到,為了更好地推動重疾險銷售,同時提升産品的吸引力,部分險企積極嘗試“重疾險+萬能賬戶”這樣的搭配組合。與此同時,圍繞重疾險,一些險企還額外提供長期護理、重疾康複等增值服務,這折射出行業主體已逐漸提升對重疾險的戰略重視。那麼,重疾險能否重回升勢,還有哪些創新空間?

防範利差損風險下

保障類業務重回戰略視野?

随着利率的長期下行,險企投資收益下滑,防範利差損風險已成為保險業的高頻詞,亦是2024年的重點監管方向。

對于防範利差損風險,一個明顯的動作是,保險産品的利率水準不斷下調,諸如去年普通型人身險産品的預定利率上限從3.5%下調至3%;分紅險預定利率上限從3%降至2.5%,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的上限也從3%降至2%。

進入2024年,降利率的基調仍在延續。今年年初,監管部門就對多家人身險公司進行視窗指導,要求自2024年1月起,萬能險賬戶結算利率不得高于4%,6月後進一步下調至3.8%、3.5%兩個上限檔位,其中部分規模較大及風險處置的機構需要壓降至不超過3.5%。

如此不難看出監管防範利差損的決心,這也倒逼險企開始更加關注資産負債管理,特别是負債端不能再對儲蓄型保險産品“大幹快上”,而是要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強化對保障型産品的創新與補充。

在前不久上市險企召開的業績會上,部分險企管理層也釋放出這樣的信号。“從産品結構變化而言,過去幾年以重疾險為主,根據市場需求,終身壽險占比加大。未來将加大多元化管道建設,進一步提升營銷管道包括團體管道的規模品質,在産品結構方面,進一步挖掘健康險、養老險,産品結構均衡,減少市場波動的風險。”新華保險副總裁龔興峰指出。

中國太保财務負責人、總精算師張遠瀚也曾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大衆對保障的需求,對于資産增值的需求、資産傳承的需求仍然巨大。在這一情況下,公司将會通過降低定價的保證利率,增加産品中可調整收益的成分、增加保障型産品比例等,促使對利率的敏感性下降。

一家大型保險公司市場總監也直言,以百萬醫療、重疾險等為代表的健康保障類産品,在市場上仍然有旺盛的需求,但很多消費者尚未完全認識到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在産品特征和滿足客戶需求方面的差異。如果後續行業能夠不斷地提升專業能力,更好地描述不同健康保障類産品的功能與差異,相信它們将保持應有的市場地位與産品份額。

“重疾+萬能賬戶”風起

應對吸引力不足痛點?

的确,在壽險代理人規模快速擴張的那些年,作為健康保障型産品的“扛把子”,重疾險曾撐起壽險新業務價值的一片天。

熟悉行業發展的人都知道,重疾險的新業務價值率(新業務價值/新單保費收入)高達80%以上,顯著高于其他類型産品,能夠驅動險企新業務價值和内含價值增長。然而,随着近年百萬醫療、惠民保這樣的高成本效益醫療險的興起,傳統重疾險由于杠杆率低、吸引力不足疊加代理人隊伍快速縮水,産品銷售受到較大沖擊。

相關資料顯示,重疾險新單已連續五年下滑,2023年重疾險新單保費體量已不足200億元,較2018年時超千億的新單高峰,已相去甚遠。

一方面是防範利差損下,險企對長期保障型産品的發展訴求加大;而另一方面,重疾險尚未走出下行通道。下一步,如何提升重疾險産品的吸引力、購買力,成為新的市場課題。

『A智慧保』注意到,目前重疾險銷售正悄然發生一些改變,或是為了提升産品看點,多家險企嘗試了“重疾險+萬能賬戶”的組合形式。譬如,泰康人壽日前推出樂享健康(嘉惠成人/嘉惠少兒)重大疾病保險,購買該重疾險就可與泰康福泰2.0終身壽險(萬能型)(福泰2.0萬能險賬戶)構成保險産品計劃,後者能夠以2%的最低保證利率幫助客戶鎖定長期利益。

從産品責任上看,泰康人壽的樂享健康(嘉惠版)涵蓋了輕、中、重三級疾病,能夠多次賠付且有豁免責任,與市面上很多終身重疾險較為類似,但其與“萬能賬戶”的組合,無疑讓産品多了一層“賣點”。畢竟,很多客戶除了有疾病保障需要外,财富管理也是一大剛需。

其實,早在2020年,泰康人壽就于行業内首推“健康險+萬能賬戶”的組合形式。彼時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過去萬能賬戶的收益紅利隻能通過購買年金等産品來實作,而現在健康險也可搭配萬能賬戶了,賬戶門檻的下降,為更多國人打開了資管大門。

試水“重疾險+萬能賬戶”組合的不止泰康,去年3月,中宏保險也曾推出“中宏健康宏星全能版保險産品計劃”,采用“重疾險+萬能險”組合形式,将重疾保障和萬能險的穩健增值特點相結合,既能提供健康保障抵禦重疾風險,又能在風險來臨時不影響财富的持續穩健運作。

還有今年,平安人壽推出了一款名為“平安如意保險産品計劃”的保險産品組合,由定期兩全+定期重疾+萬能險組成,該款産品的生存金可選擇轉入萬能賬戶二次增值,還可按需規劃領取,适配退休補充、旅居等多元需求。

綜合來看,重疾險主險+萬能賬戶的搭配形式兼顧了大衆健康保障與财富管理的雙重需求,同時還能利用賬戶功能進行保費抵繳,支付護理服務等。于保險公司而言,萬能險更多是一種刺激重疾險銷售、深挖存量客戶或服務變現的手段。

新單連續五年下滑後

重疾險能否重回升勢?

從産品數量來看,“重疾險+萬能賬戶”的形式目前隻是零星的出現,尚未形成主流。那麼,未來這樣的搭配組合是否會被更多險企效仿,受到更多客戶群體的認可呢?

對此,『A智慧保』也咨詢了身邊的資深保險營銷員和産品專家,普遍的看法是“重疾險+萬能賬戶”的形式目前看還隻是一個營銷賣點,想要形成增長點稍有難度。因為現在萬能險的保證利率和結算利率都在往下走,不确定性較大,如果客戶的确有财富增值需求,可能更傾向于增額壽或者年金險。未來險企想好更好地利用萬能險的形式,可能還要多一些變化,比如到期轉換等等。

不過,上述專業人士也指出,重疾險接下來可能會成為保險營銷端的發力方向。據觀察,目前市場管道還沒有完全“報行合一”,譬如經代、個險管道等,保險營銷員賣的産品還是比較亂的,但是一部分人已經把方向轉到重疾險了。

尤其是在監管強化“保險姓保”,要發揮保險“穩定器”與“減震器”功能下,像之前那樣大規模賣儲蓄險的情況可能會變少。此外雖然出生人口每年遞減,但是新生代父母對少兒重疾險的補充尚不充分,他們也是未來重疾險的主力軍。

另有行業人士認為,想要複制過去傳統重疾險推高保費與價值的路徑,已經很難實作了,未來重疾險的功能定位将從醫療支出補償逐漸轉移至收入損失補償,定期重疾的概念将得到強化。因為定期重疾件均更低,保障杠杆更高,主要覆寫收入能力最強的人生階段,對中青年投保群體或将是更經濟的選擇,目前市場上的定期重疾險産品也越來越多,客戶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由此可見,重疾險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然過去,并且很難再重制、複制,但這不意味着重疾險的價值全無,如何強化重疾險的“經濟補償”定位,并與财富管理、健康服務深化對接,在滿足客戶保障需求的同時,如何提升産品的成本效益、靈活性,以及如何喚醒老客戶加保、覆寫非标體人群等,皆是未來的創新方向,有待市場主體主動求新、求變,擁抱新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