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作者:荊州釋出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荊州

鐵水聯運逐綠行

2018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從荊州港碼頭登上輪船,順江而下,穿過荊州長江公鐵大橋,一路前行,為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把脈問診、定向領航。

彼時,荊州長江公鐵大橋初見雛形,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建設剛起步。

6年後,浩吉鐵路之上,重載火車穿行而過;鐵路之下,長江奔流不息、船隻來來往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引下,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做足綠色文章,加快完善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修建防塵網、污水處理系統等設施,不讓一滴污水流進長江。

自2021年一期工程投入試運作以來,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煤炭中轉量連年攀升,2022年完成鐵水聯運中轉量931萬噸,2023年,基地煤炭完成鐵水聯運中轉量近1200萬噸。搶抓機遇,荊州建成了浩吉鐵路最大煤炭轉運中心。

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荊州加快綠色發展步伐,打造多式聯運“硬支撐”,推動發展跑出“加速度”,讓長江生态與經濟發展齊頭并進。

建構綠色現代物流體系

4月18日,長江荊州鹽卡港水域江面上船舶穿行,港口門機橋吊運轉不停,集裝箱卡車往來穿梭,将集裝箱運送到企業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荊州港鹽卡港區生産忙。

一條條鐵軌已延伸至碼頭邊,巨輪裡的鐵礦石,由貨車運至荊沙鐵路專線上的火車車廂。鐵礦石從上海港經長江到鹽卡港,再轉鐵路至河南、陝西等地,這種鐵水聯運方式比全程鐵路運輸,每噸運費降低40元。

相比單一的公、鐵、水、空等運輸方式,多式聯運輸方式更經濟、更環保。近年來,荊州奮起直追補短闆,機場、鐵路、橋梁、高速路網和水運航道多點發力,綜合立體交通格局已基本形成。

打開荊州交通地圖:浩吉鐵路、焦柳鐵路、荊沙鐵路與漢宜鐵路搭建起“三縱一橫”鐵路骨架,國内最長的重載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十字交彙”,“一港十區”發展初具規模,高速公路網“五縱三橫”,荊州沙市機場空中航路通達21個城市……

放眼江河,鼓角聲聲,多式聯運建設在長江荊州段“千帆競發”聯運品牌不斷拓展——依托“兩江”(長江和漢江)、“鐵路雙動脈”(焦柳和浩吉鐵路),荊州加強港口、鐵路合作,加密内外貿航線,打造化工品從西南地區至長江中下遊地區的鐵水聯運線路,糧食海進江鐵水聯運線路,進口鐵礦石海進江再轉鐵路至西南、西北的鐵水聯運線路。

在荊州,外達歐亞、内聯江海的多式聯運網絡初步成形。2023年,荊州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8011.4萬噸、集裝箱21萬标箱,同比增長20.4%、16.3%,集裝箱量增速排名全省第2,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量實作三年翻番;港口鐵水聯運量1740萬噸,實作三年翻兩番。

行業龍頭競相落子布局

4月的荊州生機勃勃、熱潮湧動。在松滋臨港工業園,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以“滿格”狀态奮進“春天裡”,全面沖刺今年6月項目全線投産。

3月9日,該公司的磷複肥生産線已投産,一個月以來,産品供不應求,産值達3000萬元。據介紹,該公司所有項目全面達産後,可實作年均銷售收入約61億元,年均利稅總額約6.9億元。

作為國内大型複合肥生産商之一的史丹利為何會選擇落子荊州?

“為了找到合适的落戶之處,2021年我們花了1年時間做調研。”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闫濤回憶說,通過比較湖北省内外多地,因離港口近的區位優勢和土地資源,松滋臨港工業園脫穎而出。

看好荊州的不隻有史丹利。華魯恒升、湖北華電等一批投資過百億元重大項目選擇落戶江陵——這裡,浩吉鐵路與長江黃金水道十字交叉,有天然鐵水聯運優勢,企業生産的産品在此進入長江黃金水道,輻射沿江城市和華中地區,能縮減近四分之三的運輸時長。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荊州市松滋車陽河港。

随着鐵水公空多式聯運交通體系日益完善,荊州正在從昔日的投資“窪地”變成“熱土”,與此同時,荊州在降低物流成本上持續發力,讓企業“輕裝上陣”。

目前,荊州已有依托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穩定運作的“荊州至重慶—水富、荊州—北海”等12條多式聯運航線,今年新開通“達州-荊州-九江”焦炭等9條大宗商品鐵水聯運通道,平均每噸降低物流成本近60元、縮短運輸時效15天;“荊州—成都”雙向對開翻壩貨運“長江班列”已開通4個月,并呈快速增長态勢。目前,已到發班列103趟,完成鐵水聯運7000多标箱,貨運總量突破20萬噸,貨物周轉效率由10至12天縮至2至3天。

服務功能持續優化。荊州開通中歐班列“長江号”荊州專列,實作“借車出海”,物流時間較水運可縮短50%以上,進一步節約物流成本;積極推廣“一次委托、一次付費、一單到底”全程綜合物流服務模式,已為億鈞耀能、湖北大峪口化工等企業量身定制水水直達、水鐵中轉等“一箱到底”物流服務。

打造内陸開放“新沿海”

塔吊林立、紅旗招展、機器轟鳴,春日裡,武松高速江松段建設馬力強勁。自去年3月開工以來,該項目控制性工程已全部如期完成,路基工程完成98%,橋梁下構完成80%,今年,該項目将完成全部軟基處理以及全部橋梁墩柱、蓋梁施工。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碼頭。

大發展離不開大物流。2022年,荊州鐵水公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入選全國示範,為找準大宗商品鐵水聯運樞紐建設突破點,荊州确立了打造“億噸大港、百萬标箱、千億産業”和現代港口城市的目标定位,科學制定了《荊州市大宗商品鐵水聯運樞紐發展規劃(2022—2027年)》,謀劃公路、鐵路、港口、物流樞紐和智能資訊化5大類重點項目45個、總投資795.5億元,加快打造“三樞紐、多節點”大宗商品鐵水聯運樞紐空間格局。

藍圖繪就,荊州市交通運輸系統加力加勁,圍繞建構“通道+樞紐+網絡”一體化物流體系,深入推進大宗商品鐵水聯運樞紐、全國第四篇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着力将荊州打造成内陸開放“新沿海”——

通道方面,武松高速、荊州李埠長江公鐵大橋全面開工建設,車陽河作業區鐵路專用線、荊沙鐵路沙市南站擴能改造工程開工建設,木沉淵鐵水聯運疏港鐵路即日可取得核準批複;

港口方面,江陵石化碼頭完成4個化工品泊位收尾工作,公安柳梓河鐵水聯運綜合碼頭、鬥湖堤作業區多用途碼頭、江陵港區郝穴作業區通用碼頭等一批港口重點項目加速推進;

樞紐方面,荊州鐵水聯運物流中心、江陵化工産品倉儲交易基地、公安多式聯運綜合物流園等項目開工建設;

……

逐“綠”新賽道,澎湃新動能。荊州市大宗商品鐵水聯運工作專班負責人周耀華介紹,今年将繼續深入推進大宗商品鐵水聯運樞紐建設,推進規劃集約化設施進階化、聯運一體化服務智能化、産城融合化産業叢集化,計劃實施32個重點項目、總投資130億元,争取港口靠泊能力由三千噸級提升為五千噸級,大力推動5G、大資料、人工智能等在鐵路、港口深度應用,推動聯運裝備自動化、專業化、綠色化發展,不斷做優集疏運體系、做大臨港産業、做強港口服務,形成輻射帶動效應,成為經濟發展支點和對外開放門戶。

宜昌

培植綠芯繪勝景

春日的暖陽下,位于枝江市的宜昌船舶工業園内,一派繁忙景象。這裡的長江岸線不到3公裡,卻聚集了9家船舶制造企業。其中,具有湖北省國防科工辦頒發資質的船舶修造一級Ⅲ類企業2家、一級Ⅳ類企業1家、二級Ⅰ類企業2家。目前,該工業園已生産出國内首艘快速雙體集裝箱船、純電力推動遊船、長江三峽系列“豪華夜遊客船”等一系列特色船型。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宜昌鑫彙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生産現場一派繁忙。

工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園區8家船企聯合組建湖北江通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實作抱團發展。宜昌城發集團收購鑫彙船舶公司資産進行重組整合,全面開啟智慧安全工廠建設,目前已初步建立起集船舶研發、設計、建造、營運、管理于一體的綠色智能船舶全産業鍊。2023年,枝江9家船企共建成船舶73艘、在建船舶72艘,同比增長11%;新能源船舶占造船總量近30%。

不遠處的枝江江瑞船務有限公司碼頭,一艘130米長的新型集散兩用船已現雛形。它就是長江航運的新成員——國内首艘甲醇-柴油雙燃料動力船。

“我們的‘綠色使者’将引領長江航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枝江江瑞船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登攀指着正在施工的船體,自豪地介紹起甲醇燃料的優勢:“與傳統柴油相比,甲醇動力成本低,一氧化碳排放量也減少了96%”。

船舶污染治理是長江生态環境保護的重要内容之一。宜昌位于長江中上遊的接合部,擁有232公裡長江幹線,占湖北省長江徑流裡程近四分之一,是湖北省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也是三峽大壩所在地、長江内河航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内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和新能源産業的優勢。

“宜昌還是長江大保護‘立規之地’。我們有責任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推動内河航運的綠色低碳發展。”宜昌市經濟和資訊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朱漢洪表示,宜昌已建立船舶工業園區建設、船型設計、船舶建造全流程的政策獎勵機制,獎勵金額1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

政策激勵下,宜昌綠色智能船舶産業煥發出了新活力。在宜都、枝江、長江、秭歸四大園區,19家規模以上船舶制造企業正積極投身于綠色船舶的制造。他們目标是2024年建造150艘以上各類船舶,其中新能源船舶占比三分之一。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2023年10月11日,大陸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示範船“三峽氫舟1”号在長江三峽起始點宜昌首航。(新華社 發)

除了“量”的擴大,更有“質”的提升。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旅遊船“長江三峽1”号、全國内河首艘氫能源公務船“三峽氫舟1”号等,都是宜昌綠色智能船舶産業的驕傲。

眼下,宜昌又聚焦綠色智能船舶的研發、設計、制造、配套等領域,引進龍頭企業,搭建合作平台,開展核心技術攻關。

在秭歸船用動力電池包一期項目現場,機器人的精密操作和生産線的有序運作,展示着宜昌綠色智能船舶産業的智能化水準。

該項目由宜昌城發集團與中船712研究所、秭歸政府合作開發。一期設計産能10萬千瓦時/年,相當于13艘“長江三峽1”号總電池容量的總和。

“這裡生産的電池包,采用了712研究所自主研發的熱失控阻斷等核心技術,安全性極高。”中船712所電力推進事業部主任周淩輝說,該産品已認證中國船級社認證,并廣泛應用。

手握核心技術,項目投産以來手持訂單激增,已經排到了10月份,成功為多艘遊輪配備了先進的電池組系統。

加速邁進産業鍊中高端,宜昌還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啟動新一代航運系統應用研究,有望實作短距磷礦運輸船舶遠端自主駕駛、碳排放監測等多項內建化功能;出資8500萬元打造西陵峽電動遊輪“和諧”“和悅”号,目前内裝工作已接近尾聲,計劃今年投入營運;155艘公務船電動化更新替代三年行動正在加速推進,今年計劃完成更新47艘……

來自宜昌19家船舶修造許可資質企業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宜昌下水船舶111艘,創造産值40億元,其中新能源船舶11艘。如今,越來越多的“宜昌造”綠色船舶走出湖北、走向全國,加速揚帆“黃金水道”。

站在長江之濱,宜昌綠色智能船舶産業如同一艘巨輪,正乘風破浪,駛向更加廣闊的未來。未來,宜昌将繼續堅持“兩山”理念,不斷優化産業生态,以高品質的生态環境支撐高品質的經濟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宜昌力量。

嶽陽

一路高歌奔江海

湘江北去,出洞庭,接長江,奔藍海,開放浪潮是大勢所趨。随着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嶽陽正進一步打開視野,以更加自信、主動的姿态擁抱世界。

湖南163公裡長江岸線全在嶽陽,這裡是湖南通江達海的“橋頭堡”。

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近年來,嶽陽依托大江大湖優勢,以主動的姿态、優質的環境,深度融入内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主動融入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中,依托“黃金水道”優勢産生“黃金效益”,大力發展港口物流和樞紐經濟,做強中部雙循環大通道,不斷提升開放能級,奏響合作共赢的時代旋律。

依托“黃金水道”,嶽陽躍出洞庭連接配接世界,引導全國物流向嶽陽聚集,産業在沿江落地開花,綠色發展新路子越走越寬。

通江達海 打造内陸樞紐港

4月20日,走進面向長江的城陵矶港,一艘萬噸貨船将一批進口集裝箱運抵碼頭,剛剛卸船便被直接運往海關查驗中心,經嶽陽海關現場查驗合格後迅速通關。

“我們港口和嶽陽海關開展緊密合作,充分發揮數字化賦能,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幫助企業節省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湖南省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尹顯東介紹,城陵矶港優化H986作業流程,加快查驗和通關效率,已實作車船直取,抵港直裝;創新推行“進口轉關貨物内河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舉措,降低進口征稅基數,減輕企業負擔。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嶽陽市城陵矶港口。

2023年,城陵矶港集裝箱吞吐量提前64天達到2022年總量水準,連續兩年突破100萬标箱。中部雙循環大通道在嶽陽港的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2.24萬标箱。

港口是觀察經濟的重要視窗,熱鬧的城陵矶港折射出嶽陽對外開放的活力與潛力。

一直以來,城陵矶港區位優勢明顯,但受腹地輻射範圍限制,貨物吞吐量增幅緩慢。如何拓展貨源?嶽陽不斷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和運輸方式,拓展水運航線,推動關、港、站深度融合;攜手武漢港、宜昌港、荊州港、重慶港等建立“組合港”,圍繞降本增效、通道建設、貨源拓展等差異化發展,開展中轉、拼箱、雙向對流等協同合作,城陵矶港腹地延伸拓展至長江幹線13個港口,涉及港、航、貨企業近100家。

如今的城陵矶港,向東,恢複港澳直航和拓展東盟接力航線,與武漢、九江港關聯締結中三角“組合港”,将沿江港口變成合作夥伴;向南,開辟至深圳鹽田、廣州南沙的中部國内國際雙循環大通道;向西,新開通城陵矶至川渝、宜昌航線;向北,對接“一帶一路”合作國家貨物回流,建構便捷、低成本的物流網絡。

去年12月22日,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在嶽陽揭牌成立,标志着湖南建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邁上新征程。今年1月至3月,城陵矶港開通了包括外高橋、洋山、東盟、澳洲、日韓等地的航線。此外,城陵矶港還有4個直航俄羅斯的航次。

南北貫通、東西互濟、陸海關聯、内外循環,城陵矶港這個内陸港口,早已從過去的喂給港變成了樞紐港。從内陸腹地到開放高地,嶽陽走水路通江達海,在“買全球、賣全球”的繁忙商路上大步邁進,不斷拉近與世界的距離。

連接配接世界 擴大外貿朋友圈

在距離港口不遠的嶽陽觀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勞工正忙着裝運從非洲進口的木材。這批從城陵矶港口上岸的木材是嶽陽觀盛公司落實中非經貿深度合作、開展對非貿易取得的成果之一。

這一幕,嶽陽觀盛公司積極擴大外貿朋友圈的一個縮影。“路選對了就好走。目前,我們已經與30個國家及地區建立進出口貿易往來,涵蓋20多個貿易品類,外貿業務日益做大做強。”嶽陽觀盛公司總經理助理範澤蒙說。

沿着足迹看變化·春風又綠荊江岸③丨連山達海貨暢流

嶽陽觀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辦公樓。

嶽陽觀盛公司,依托城陵矶綜合保稅區成立。起初,業務品類少,合作國家停留在個位數。随着國際形勢變化,嶽陽觀盛公司主動拓展自身業務,逐漸開展糧食、原油、橡膠等國家進口依存度較高的外貿業務。

在東南亞投資建設橡膠加工廠,推進橡膠貿易額擴量倍增;走出國門“直采”,與泰國政府簽訂20萬噸木薯采購協定;緊抓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落戶嶽陽機遇,開拓中非貿易新業務闆塊,進口木材、橡膠、雲母、腰果等産品……

通過嶽陽觀盛公司,馬來西亞的原油、巴西的大豆、澳洲的凍肉、科特迪瓦的橡膠等走進中國,中國的汽車、液晶顯示屏、電子産品走向中亞、非洲。近3年,嶽陽觀盛公司分别完成進出口貿易額255億元、300億元、325億元,一躍成為湖南省開放強省十強外貿企業之一。

觀盛公司是嶽陽立足江湖、連接配接世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市不斷放大“黃金水道”效應,積極推動通道帶動“物流+産業”發展,逐漸成為長江中遊乃至全國的物流集散中心、分撥中心和中轉中心。目前,嶽陽有規上物流企業231家、國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39家,現代物流業年總産值突破1710億元。

此外,嶽陽還積極推動貿易鍊向産業鍊轉變,建成進口木材分撥加工飛地産業園、進口農産品儲運分撥加工産業園、平行進口汽車檢測改裝中心等特色園區,吸引糧食、汽車、木材等貿易商和加工企業落地。

伴随着從原材料、加工、生産到銷售全産業鍊的貫通,嶽陽貿易由生産型向服務型轉變,外貿延伸到歐亞大陸、東盟各國,逐漸形成陸海内外關聯、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朋友圈”不斷擴大,“開放嶽陽”名頭越來越響亮。2023年,該市完成進出口總額693億餘元,總量居全省第二,連續6年上榜“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來源:荊州日報

編輯:魯春雪

責編:解秀桃編審:唐萬全監制: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