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始終占據重要位置

作者:甘肅文物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推動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理論指南。本文旨在探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體系,分析其形成的社會背景和曆史背景,論述構成和支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四個基本組成部分。同時,重點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以及“第二個結合”,着重論證文化在習近平治國理政實踐中始終占據重要位置這一論點。

文化始終占據重要位置

施若傑 (José Medeiros da Silva) 作者/供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背景

2017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一次具有曆史性重大意義的事件。這次會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确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莊嚴地寫入黨章。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雖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直到2017年才正式确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但實際上,這一思想自習近平總書記于2012年在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就已經在中國的治理中得到建構和應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理論體系,引領着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推動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指導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改革開放初期,國家治理的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這是推進“四個現代化”、滿足人民基本需求、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條件。在經曆了40多年生産力迅猛發展之後,中國式現代化面臨的主要挑戰不再是滞後的生産基礎和社會狀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的主要沖突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沖突。此外,由于生産力的迅猛發展以及經濟、技術和社會方面的深刻變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具有新的時代特點,呈現出新的複雜性。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當今中國城市化程度更高,科學技術進步顯著,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這種聯系不僅展現在跨國投資、全球産業鍊上,而且展現在企業、人員和思想的流動方面。與此同時,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表現為地區間的差異,另一方面展現在經濟和環境等領域的典型問題層面。在建設“數字中國”的過程中,由于消費習慣和社互動動的不斷變化,與文化直接關聯的“産品”及其“消費”日益受到更強烈的社會關注。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中國社會主要沖突的變化有着深刻的認識,敏銳察覺到中國治理面臨着全新的理論挑戰和實踐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無論是從治國理政全局出發,還是着眼于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論斷和新要求。這是從整體或局部出發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産生的客觀基礎的前提。

随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整體架構日益清晰,中國共産黨開始系統總結并明确其組成部分。具體而言,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習近平強軍思想對于新時代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來說至關重要;習近平經濟思想保障實作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推動經濟繁榮與提升民生福祉相協調;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的要義在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複興、促進人類進步、保護世界和平,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文化思想則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個基石

為了更好地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必要明确習近平總書記首先是一位馬克思主義思想家。換言之,在方法論上,習近平總書記遵循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其理論和實踐是不可分割的。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的理論闡釋和治理原則并非基于對現實的理想揣度或零碎猜測,而是根植于曆史發展程序和具體社會需求所呈現的客觀現實。

除了方法論的思考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還将四個基本組成部分聯系在一起: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的福祉、中國和中華文明、全人類文明的繁榮。形象地說,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個基石,即黨、人民、中國和全人類,就像是一個方形鼎的四足基座,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是該方形鼎的上半部分。四足基座既用于支撐鼎,也與鼎本身融為一體,構成了鼎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方形鼎将不複存在。是以,這個基座既以宏觀的形式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也以更微觀的形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得以展現。

這個鼎的第一個支柱是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不僅是現代中國的脊梁,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繼承者和發展者。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産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成功地上司中國人民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作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懈奮鬥,改善了億萬中國人的生活品質,曆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當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應用也吸收了創新觀點,使其煥發新生,更讓其理論體系得到充分發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理論成果。值得注意的是,通過中國共産黨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和應用,馬克思主義豐富了中國悠久的政治、哲學和文化傳統。同樣地,中國悠久的政治、哲學和文化傳統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增添了新的内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使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實作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曆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确的,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确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這個鼎的第二個支柱是中國人民的福祉。這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旨向。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一位村民問他:“怎麼稱呼您?”習近平總書記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務員。”中國人民的力量源自對社會現實的觀察以及應對各種人為和自然災害的智慧。作為中華文明的真正創造者和物質文化财富的生産者,中國人民通過實踐明白了團結、和諧、和平對社會繁榮和民生福祉的重要性。事實上,能展現中國人民創造精神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觀察自然的變化及其周期的能力;創造、使用、完善和發展獨特文字系統的能力;改造自然和建造宏偉工程的能力;以謀求共同利益為目标治理國家的藝術;對生活和人際關系進行深刻的哲學思考;重視對自然事件和曆史事件進行記錄和記載;在石頭、骨頭、竹子和紙上記錄思想的藝術;把文字轉化為藝術品,通過繪畫代代傳遞抱負、成就和獨特世界觀的能力;以及對國家的熱愛,對民族文化的自豪,對知識和勞動的重視,對學習、友誼和一系列倫理道德的倡導等。同時,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和創作結晶還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這個鼎的第三個支柱是中國和中華文明。中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在5000多年不間斷的文明演進中形成了其突出特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且以國家形态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這充分證明了中華文明具有自我發展、回應挑戰、開創新局的文化主體性與旺盛生命力。”這一悠久的文明曆程在中國的各個角落都得以展現:無論是于其巍峨的山脈之間、流淌的主要江河上,還是在豐富多彩的考古遺址中,又或者是春節等傳統節日中——這些節日所使用的曆法可以追溯至夏朝。這一悠久綿長的文明曆程貫穿于飲食習慣的形成與中醫的發展之中,以及水利技術和糧食種植技術的掌握之中,正如浙江省的良渚遺址所展現的那樣。

這個鼎的第四個支柱是存在于不同國家和不同文明之中的全人類文明。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全人類”的重要性通過一系列提法和倡議得到了充分展現,由此也構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這些新提法、新理念和倡議主要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文明對話、互利共赢合作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内容。它們實際上都追求同一個目标,即確定和平、繁榮和友好的國際環境,讓各國人民能夠互相尊重了解、和諧共處。為了更好地了解人類文明的多樣性,有必要回顧習近平主席于2014年3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的重要演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次演講凸顯了其思想的廣度和深度。

總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個基石凝聚了對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深刻了解。二者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其養分滋養着中國共産黨,更離不開中華文明的優秀基因。與上述同樣重要的是,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認識到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直接與其他國家和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反之亦然。

文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靈魂

無論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哲學思考中,還是在其治國理政實踐中,文化始終占據着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是以,無論是物質文化遺産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都必須得到繼承、保護、研究、振興,使之為各族群衆所共享,為子孫後代所傳承。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是實作國家統一、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倡不同文明互鑒對話的基本條件。

我們甚至可以說,文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靈魂,這既指文化滋養整個思想體系,也指文化滋養該思想體系的具體組成部分。換言之,一棵樹的樹葉翠綠、花朵豔麗、果實香甜多汁,就表明這棵樹的枝幹和根系充滿了營養豐富的漿液。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漿液指的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所形成的文化基礎。

2005年,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文化是靈魂》一文中寫道:“一位哲學家曾做過這樣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經濟是血肉,文化是靈魂。”“從根本上說,文化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力量為文化力量提供發揮效能的物質平台。”“文化力量對政治制度、政治體制的導向和引領作用十分明顯。一定社會的文化環境,對生活其中的人們産生着同化作用,進而化作維系社會、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在文章中,習近平同志對“先進文化”“生産力”“勞動力”和“勞動對象的廣度和深度”間關系的思考具有寶貴的理論價值,與高品質發展的深刻内涵不謀而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具體實踐中高度重視文化。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習近平同志為浙江省在環境保護、經濟繁榮、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成為國内和國際标杆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此期間,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保護文物古迹、守護文化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多次調研并作出重要訓示,有效推動了西湖申遺及綜合保護工程、良渚古城遺址申遺、大運河申遺及綜合保護利用、“紅船精神”傳播等。2002年,習近平同志考察杭州的第一站,就來到西湖,此後多次視察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強調“不能把保護和發展對立起來,要堅持與時俱進,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意識,把保護與開發、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不斷開拓保護與發展‘雙赢’的新路子,最終實作生态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辯證統一”。2003年,習近平同志在良渚遺址調研時強調:“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财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2006年,習近平同志登上杭州水上巴士,仔細詢問大運河的保護和建設情況。2005年6月21日,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闡釋了“紅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時代意義。一年後,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奠基。由此可見,習近平同志一直十分重視保護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遺産和中國共産黨的曆史記憶。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并以實際行動證明了文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性。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加強文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由此,全黨和全社會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性的普遍認識達到了更高水準,迸發出澎湃動力。

盡管習近平總書記工作非常繁忙,但仍然會抽出時間會見學者和學生,考察博物館、考古遺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曆史文獻保護機關等,并多次在具有象征意義的場所發表重要講話,從曆史文化中汲取經驗啟迪智慧,闡明赓續中華文脈的重要性。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強調,中華民族有着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堅持曆史唯物主義立場,堅持古為今用,去粗取精,去僞存真,因勢利導,深化研究。2022年10月,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剛剛結束,習近平總書記就瞻仰了延安革命紀念地,考察了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博物館。他把延安革命舊址比作“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殷墟遺址時表示:“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

必須始終明确的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并不是照搬照抄、不加批判地完全回歸傳統文化,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要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将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适應新時代的要求,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考察和重要論述表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早已是文化領域中共中央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大法寶。這一階段文化工作的重要成果就是2023年10月7—8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創新是“第二個結合”,其精髓在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連續性——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曆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了解未來中國;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統一性——團結統一是福,分裂動蕩是禍,是中國人用血的代價換來的寶貴經驗教訓;包容性——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和平性——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根本在于實作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在于同世界各國人民和各種文明一道開創屬于全人類的共同未來。

(作者:施若傑 浙江外國語學院巴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