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是項目唯一“3+1”選手!李家洋院士:傑青對我幫助很大

作者:中國科學報

文 | 《中國科學報》 記者 馮麗妃

他曾是項目唯一“3+1”選手!李家洋院士:傑青對我幫助很大

李家洋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本報記者丁典/攝

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身着一件細格紋棉質短袖襯衫,背靠窗戶,坐在辦公桌前,聚精會神地伏案工作。

過去一年多,擔任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主任的李家洋非常忙碌。他一邊馬不停蹄地“招兵買馬”,組建人才隊伍,建立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這個國家級種子科學技術研究與種業創新平台盡快建設;另一邊仍在堅持開展早粳稻分子育種研究。

李家洋是植物分子遺傳學家,在大陸率先提出“分子設計育種”的概念,并與合作者培育出一系列高産、抗病、優質的國審水稻新品種,引領了大陸農業育種的新方向。

今年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傑青項目)設立30周年。李家洋在其設立當年就提出申請,也曾先後10年擔任傑青項目評審會專家組長。他近日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表示:“傑青項目支援的探索性研究已經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

“傑青項目對我的幫助非常大”

1994年10月,剛從美國歸來不久的李家洋來到北京香山腳下的一家飯店。此行的目的是參加傑青項目答辯,這是他實作科研夢想道路上的關鍵一步。

李家洋出生在安徽省肥西縣一個農民家庭。高中畢業時,他在建築工地當學徒,白天搬磚、挖地基、擡水泥,晚上就在燈光昏暗、人聲嘈雜的集體宿舍看書。這股“鑽”勁兒讓他在1977年搭上中國恢複聯考後的首班列車,進入安徽農學院(安徽農業大學前身)。

大學期間,學習林學專業的他對處于生命科學前沿的分子遺傳學産生了興趣,于是發奮自學,1981年底如願考入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的前身,以下簡稱遺傳發育所)攻讀碩士學位。此後他一鼓作氣,1985年留學美國,在布蘭迪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1年到康奈爾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中國是農業大國,也是人口大國,中國人一定要自己養活自己。”帶着這個信念,李家洋回到科研條件相對落後的祖國,夢想為祖國培育高産且優質的作物。

當時,中國科研經費整體緊張。在遺傳發育所30多平方米的舊實驗室裡,李家洋白手起家,利用大量别人淘汰的舊試驗台與儀器裝置,建起了自己的實驗室。

李家洋實驗室的啟動經費加在一起不到30萬元,而購買先進的儀器裝置動辄需要數十萬或數百萬元。有限的經費使他無法購買大儀器,甚至在置辦離心機、移液槍等小型儀器上也捉襟見肘。

“當時一支移液槍2000多元,實驗室的幾個人配齊了就要花1萬多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李家洋說。但他覺得工作中這些工具如果共用,就像打仗時幾個人共用一把槍,肯定幹不好,于是咬牙給實驗室每個研究所學生人手配備了一套。

那時,剛剛誕生的傑青項目最長可以5年資助100萬元,豐厚的經費有望為李家洋穩定團隊運作提供重要支撐。但遺憾的是,首次答辯結束後,李家洋“落選”了。

他剛從美國學成歸來,課題組的實驗條件尚不完善,專家認為“需要再等等”。次年,李家洋做了充分準備,終于順利通過答辯。

“拿到傑青項目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基本解決了當時的科研經費問題,使我的團隊能夠穩步組建起來。”李家洋對《中國科學報》說。

談起如何寫出一份好的傑青項目申請書,李家洋表示:“關鍵要讓專家看得懂、了解你、支援你。”

李家洋表示,這需要梳理大量國際最新文獻,凝練出真正的科學問題,根據問題找出自己的創新點,并思考用新的方法或技術路線來解決問題。“沒有原創性不行,不考慮研究條件也不行。”他說,“如果光提出一個科學前沿的問題,但以現有技術達不到,那就是空想,肯定得不到支援。”

頂層設計要有“遠中近”目标

李家洋的傑青項目研究的是植物激素對生長發育的調控,這是植物分子遺傳學領域的經典基礎科學問題。他帶領團隊探究了植物生長素吲哚乙酸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生物合成起始點,率先在國内建立了基因微陣列(或基因晶片cDNA)技術,在1萬多個拟南芥微基因中克隆鑒定出53個植物生長調節激素油菜素内酯應答基因,深入研究了拟南芥細胞分裂的調控機制。這些研究對了解和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李家洋獲得傑青項目資助并非一帆風順。當時,傑青項目采用“3+2”的資助形式,3年資助期滿後獲評優秀,才能繼續獲得兩年資助。

盡管專家組認為,李家洋課題組在前三年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工作進展,但結果尚未發表,是以無緣“+2”。

其實,李家洋的研究可以發表一些“小文章”,但他覺得不合适,隻有堅持把研究做完,建立一整套技術方法,找到重要基因并揭示其作用機制,才能發表。

直到研究的第五年,李家洋的研究成果才付諸論文,在國際上産生了重要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找到李家洋,決定“補發”一年資助。當時,傑青項目的資助或是3年60萬元,或是“3+2”5年100萬元,這段經曆讓李家洋成為唯一 一個獲得“3+1”80萬元資助的科學家。

回顧那段經曆,李家洋表示,傑青項目評審不能缺少論文這把“尺子”。“這就像研究所學生招生,如果沒有相對客觀的入學考試,而是隻看學校出身、老師評價,就很難做到公平公正。”

李家洋建議青年科學家在研究中做好“頂層設計”,建立短期、中期、長期科研目标。開展短期就可以出成果的研究,讓課題組“活下去”;通過中期研究,在一個領域赢得一定的聲譽;最重要的是,瞄準遠期目标,開展具有重大原創性、突破性的科研攻關。

特别在今天,在傑青項目資助經費數倍增長的情況下,李家洋表示,隻有開展重大原創性研究,才能脫穎而出,做出真正有利于國家長遠發展的科研成果。

從2024年起,傑青項目除了首期5年的400萬元(數學和管理科學每項為280萬元)經費外,還對資助期滿的項目開展分級評價,擇優遴選不超過20%的優秀項目給予第二個5年滾動支援,資助強度加倍達到800萬元;資助期滿後,再擇優遴選不超過50%的優秀項目給予第三個5年1600萬元的資助。

在李家洋看來,這樣的“滾動支援”是一個很好的舉措。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支援科學家個人的最大項目,傑青項目20%的嚴格遴選比例将有助于“選拔一批最優秀、最拔尖的基礎研究科學家”,繼續深入開展高水準基礎研究。

他同時鼓勵青年科學家要有自信,敢于觸碰并最終攻克最具挑戰性的難題,做出别人做不出的工作,創造屬于自己、屬于這個時代的曆史。

公平公正是人才項目“含金量”的最大保障

李家洋認為,傑青項目對個人的幫助展現在許多方面,包括給科學家創造了踏實、認真做事的機會。隻要持之以恒,總能做出成績,獲得同行的認可和更多的合作機會。

“坦白地說,獲得傑青項目資助的科學家在申請其他研究項目時,往往具有一定的優勢。”李家洋說。他認為,這與30年來傑青項目始終堅持公正合理的嚴格評審分不開,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科學家隊伍的素質。

李家洋在選擇回國工作時,身邊有人擔心,沒背景、沒人脈的人可能很難申請到科研項目經費。

而在傑青項目評審過程中,李家洋看到專家當面鑼、對面鼓,打完分後立馬現場公布評審結果,“不看别的東西,就看你這個人才好不好”,不留任何暗箱操作的空間。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按照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優支援、公正合理的‘十六字’評審原則遴選資助項目,傑青項目執行得非常好。”他說。

李家洋表示,未來,傑青項目隻有繼續堅持公平公正,才能為沒有任何背景卻有志于科研的優秀人才提供成長通道,才能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選拔出具有“含金量”的科研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4年起,女性科研人員申請傑青項目的年齡限制從45周歲放寬到48周歲。李家洋認為,這充分考慮到了妊娠、哺育孩子等社會現實因素對女性的影響,更有利于高水準人才梯隊中女性科學家的湧現。

采訪最後,李家洋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30年來,傑青項目支援的探索性研究已經為中國基礎科學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期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繼續精準把握基礎研究發展規律和趨勢,為加強大陸基礎研究作出更大貢獻。